根據最新黑龍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黑龍江考生上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68至306分,位次為89249至3041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黑龍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68至306區間才能上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一、黑龍江考多少分能上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254名;
2、2021年黑龍江考生上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5360名;
3、2020年黑龍江考生上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249名;
4、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411名;
5、2021年黑龍江考生上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393名;
二、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308 | 84254 | 省政府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專科 | 345 | 30411 | 省政府 |
2、2021年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268 | 85360 | 省政府 |
2021 | 黑龍江 | 文科 | 專科 | 306 | 36393 | 省政府 |
3、2020年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306 | 89249 | 省政府 |
全國計算機專業大學排名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專業 |
1 | 北京大學 | A+ | 計算機 |
2 | 清華大學 | A+ | 計算機 |
3 | 浙江大學 | A+ | 計算機 |
4 | 國防科技大學 | A+ | 計算機 |
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計算機 |
6 | 北京郵電大學 | A | 計算機 |
7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計算機 |
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計算機 |
9 | 南京大學 | A | 計算機 |
10 | 華中科技大學 | A | 計算機 |
11 | 電子科技大學 | A | 計算機 |
12 | 北京交通大學 | A- | 計算機 |
13 | 北京理工大學 | A- | 計算機 |
14 | 東北大學 | A- | 計算機 |
15 | 吉林大學 | A- | 計算機 |
16 | 同濟大學 | A- | 計算機 |
17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A- | 計算機 |
18 | 武漢大學 | A- | 計算機 |
19 | 中南大學 | A- | 計算機 |
20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計算機 |
21 | 西北工業大學 | A- | 計算機 |
22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A- | 計算機 |
23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A- | 計算機 |
24 | 中國人民大學 | B+ | 計算機 |
25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計算機 |
26 | 北京科技大學 | B+ | 計算機 |
27 | 南開大學 | B+ | 計算機 |
28 | 天津大學 | B+ | 計算機 |
29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計算機 |
30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B+ | 計算機 |
31 | 復旦大學 | B+ | 計算機 |
32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計算機 |
33 | 東南大學 | B+ | 計算機 |
3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計算機 |
35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計算機 |
36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B+ | 計算機 |
37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計算機 |
38 | 廈門大學 | B+ | 計算機 |
39 | 山東大學 | B+ | 計算機 |
40 | 湖南大學 | B+ | 計算機 |
41 | 中山大學 | B+ | 計算機 |
42 | 華南理工大學 | B+ | 計算機 |
43 | 四川大學 | B+ | 計算機 |
44 | 重慶大學 | B+ | 計算機 |
45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計算機 |
46 | 重慶郵電大學 | B+ | 計算機 |
47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B+ | 計算機 |
48 | 北京師范大學 | B | 計算機 |
49 | 天津理工大學 | B | 計算機 |
50 | 山西大學 | B | 計算機 |
51 | 河北工業大學 | C+ | 計算機 |
52 | 沈陽建筑大學 | C+ | 計算機 |
53 | 遼寧師范大學 | C+ | 計算機 |
54 | 上海理工大學 | C+ | 計算機 |
55 | 上海海洋大學 | C+ | 計算機 |
56 | 常州大學 | C+ | 計算機 |
57 | 浙江理工大學 | C+ | 計算機 |
58 | 浙江師范大學 | C+ | 計算機 |
59 | 溫州大學 | C+ | 計算機 |
60 | 福建師范大學 | C+ | 計算機 |
61 | 南昌大學 | C+ | 計算機 |
62 | 鄭州大學 | C+ | 計算機 |
63 | 武漢科技大學 | C+ | 計算機 |
64 | 湖南科技大學 | C+ | 計算機 |
65 | 廣西師范大學 | C+ | 計算機 |
66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C+ | 計算機 |
67 | 貴州大學 | C+ | 計算機 |
68 | 昆明理工大學 | C+ | 計算機 |
69 | 長安大學 | C+ | 計算機 |
70 | 青島大學 | C+ | 計算機 |
71 | 西安郵電大學 | C+ | 計算機 |
72 | 北京工商大學 | C | 計算機 |
73 | 河北工程大學 | C | 計算機 |
74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C | 計算機 |
75 | 中北大學 | C | 計算機 |
76 | 東北電力大學 | C | 計算機 |
77 | 長春工業大學 | C | 計算機 |
78 | 上海師范大學 | C | 計算機 |
79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計算機 |
80 | 江西師范大學 | C | 計算機 |
81 | 山東財經大學 | C | 計算機 |
82 | 河南理工大學 | C | 計算機 |
83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C | 計算機 |
84 | 湘潭大學 | C | 計算機 |
85 | 華南農業大學 | C | 計算機 |
86 | 西安理工大學 | C | 計算機 |
87 | 西安工業大學 | C | 計算機 |
88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C | 計算機 |
89 | 三峽大學 | C | 計算機 |
90 | 揚州大學 | C | 計算機 |
91 | 大連大學 | C | 計算機 |
92 | 廣東工業大學 | C | 計算機 |
93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計算機 |
94 | 沈陽理工大學 | C- | 計算機 |
95 | 黑龍江大學 | C- | 計算機 |
96 | 上海海事大學 | C- | 計算機 |
97 | 江蘇科技大學 | C- | 計算機 |
98 | 華僑大學 | C- | 計算機 |
99 | 東華理工大學 | C- | 計算機 |
100 | 江西理工大學 | C- | 計算機 |
101 | 大連海事大學 | B | 計算機 |
102 | 長春理工大學 | B | 計算機 |
103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B | 計算機 |
104 | 燕山大學 | B | 計算機 |
105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計算機 |
106 | 上海大學 | B | 計算機 |
107 | 蘇州大學 | B | 計算機 |
108 | 中國礦業大學 | B | 計算機 |
109 | 河海大學 | B | 計算機 |
110 | 江蘇大學 | B | 計算機 |
11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B | 計算機 |
112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計算機 |
113 | 安徽大學 | B | 計算機 |
114 | 中國海洋大學 | B | 計算機 |
115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計算機 |
116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計算機 |
117 | 暨南大學 | B | 計算機 |
118 | 深圳大學 | B | 計算機 |
119 | 西南大學 | B | 計算機 |
120 | 蘭州大學 | B | 計算機 |
121 | 火箭軍工程大學 | B | 計算機 |
122 | 北方工業大學 | B- | 計算機 |
123 | 中國農業大學 | B- | 計算機 |
124 | 首都師范大學 | B- | 計算機 |
125 | 天津工業大學 | B- | 計算機 |
126 | 華北電力大學 | B- | 計算機 |
127 | 太原理工大學 | B- | 計算機 |
128 | 內蒙古大學 | B- | 計算機 |
129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B- | 計算機 |
130 | 東華大學 | B- | 計算機 |
131 | 南京郵電大學 | B- | 計算機 |
132 | 江南大學 | B- | 計算機 |
133 | 浙江工商大學 | B- | 計算機 |
134 | 福州大學 | B- | 計算機 |
135 | 山東科技大學 | B- | 計算機 |
136 | 濟南大學 | B- | 計算機 |
137 | 華中師范大學 | B- | 計算機 |
138 | 廣西大學 | B- | 計算機 |
139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B- | 計算機 |
140 | 云南大學 | B- | 計算機 |
141 | 西北大學 | B- | 計算機 |
142 | 青海師范大學 | B- | 計算機 |
143 | 新疆大學 | B- | 計算機 |
144 | 中國石油大學 | B- | 計算機 |
145 | 空軍工程大學 | B- | 計算機 |
146 | 北京化工大學 | C+ | 計算機 |
147 | 北京語言大學 | C+ | 計算機 |
148 | 中國傳媒大學 | C+ | 計算機 |
149 | 中國民航大學 | C+ | 計算機 |
150 | 河北大學 | C+ | 計算機 |
151 | 江西財經大學 | C- | 計算機 |
152 | 河南工業大學 | C- | 計算機 |
153 | 河南大學 | C- | 計算機 |
154 | 河南師范大學 | C- | 計算機 |
155 | 武漢工程大學 | C- | 計算機 |
156 | 武漢紡織大學 | C- | 計算機 |
157 | 湖北工業大學 | C- | 計算機 |
158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計算機 |
159 | 海南大學 | C- | 計算機 |
160 | 桂林理工大學 | C- | 計算機 |
161 | 西南石油大學 | C- | 計算機 |
162 | 重慶交通大學 | C- | 計算機 |
163 | 西華大學 | C- | 計算機 |
164 | 西南財經大學 | C- | 計算機 |
165 | 西安石油大學 | C- | 計算機 |
166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C- | 計算機 |
167 | 湖南工業大學 | C- | 計算機 |
168 |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 C- | 計算機 |
怎樣看高校投檔線
看高校投檔線(包括填報志愿時參考)要與招生計劃結合,招生計劃增減,投檔線會相應降升,同檔次高校更明顯。如若某一高校招生量大,分數線會相應降低,反之則會上升。因此不能把投檔線與高校綜合實力簡單掛鉤。
需要提醒的是,達到投檔線不一定就會投檔。考生總分相同,要按單科順序及分數高低進行排序,若達到高校投檔線但其名次號不夠,仍將無法投檔。
另外,征求平行志愿以后,錄取系統要根據計劃和生源情況重新排序劃線,一般來說,首輪投檔的高校分數線與征求平行志愿的分數線會有明顯差異。
三、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毗鄰美麗的東湖,是一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老牌院校。前身是武漢電力學校,創建于1953年。1958年升格為武漢電力專科學校(辦專科)。1960年籌建湖北電力學院(辦本科),并招收了第一屆本科生。1962年更名為武漢電力學校。2002年升格為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68年來,學院為國家電力工業和地方經濟發展輸送了7萬余名畢業生,大量畢業生已經成為電力行業的各級領導干部和專業技術骨干,享有“湖北電力黃埔”之美譽。2019年入選國家“雙高計劃”首批建設單位。 建校以來,學院不斷創新教育教學理念、辦學體制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在中國電力教育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身影。學院是“國家雙高建設單位”“湖北省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和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國電力系統仿真培訓基地”“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武漢市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基地”,是首批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示范站所,是“教育部電力行指委電力系統專委會主任單位”“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產教融合專業常務理事單位”“湖北省職教學會副會長單位”。 進入新時代,學院緊跟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步伐,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充分發揮行業辦學優勢,探索出了“教培一體”的現代職業教育辦學模式,走出了“根植行業、教培一體、創新發展、特色鮮明”的發展之路,為探索中國現代職業教育模式貢獻了“武漢電院經驗”。 學院現有武昌、漢口兩個校區,占地1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0.9萬平方米。現有固定資產總值4.79億元(不含土地),教學儀器設備生均3.68萬元,計算機生均1.25臺。建有實訓基地31個、實訓室117個,其中千萬級資金項目實訓基地8個、國家央財支持實訓基地2個、國家電網公司實訓基地4個、省級重點實訓基地4個、校外緊密型實訓基地55個,其中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實訓基地屬全國首家、世界領先。 學院設有電力工程系、動力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建設及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和輸配電工程系等六大專業系部,以及思想政治課部和基礎教學部兩個公共課部。現有國家骨干專業3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4個。國家教學資源庫項目建設3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91.5%,中級職稱及以上占比86.5%,“雙師”教師占比79.7%。同時,每年還從企業直接聘請兼職教師100余人。教師國賽近六年五次獲獎,其中獲得一等獎2個(2017年、2019年),全國電力行業兩屆培訓師大賽分別獲得一等獎、二等獎(2017年、2019年)。 學院將電力行業標準引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適銷對路”的高質量人才培養工作,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1年超97%、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其中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五大發電集團、中能建集團、中電建集團、中廣核集團等大型國企、央企就業率超60%,學院由此打造了高素質高技能、高就業率高就業質量的“雙高”品牌,被中央電視臺、湖北電視臺專題報道,被評為“全國就業50強”。 學院積極履行國家提出的實施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并舉的法定職責,深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續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年培訓量23萬人·天,年鑒定量4萬人次。現有培訓項目120個,形成品牌項目12個,培訓業務覆蓋了電力行業7大專業35個技能工種,經學院培訓的企業員工,在國賽、行賽和省賽中獲得76個獎項。學院已經成為職業院校開展職業培訓的“排頭兵”,在湖北省同類院校當中首屈一指。 學院緊扣國家發展戰略,積極對外合作,2003年起與澳大利亞高等學校開展中澳合作辦學。2006年起為印尼、委內瑞拉等國家開展電力仿真培訓。2018年加入“中國湖北—南亞大學聯盟”,為泰國開展師資培訓。現階段正策劃實施以“全球能源互聯網”為主題的涉外教育培訓項目,為推動中國電力職業教育與中國高新電力技術走出去做出更多貢獻。 學院辦學成績顯著,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就業50強”“全國電力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優秀示范點”“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湖北五一勞動獎狀”“湖北省文明單位”(連續九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文明單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紅旗黨委”“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職業教育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面向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學院將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思想,加大“雙高”建設力度,不斷提升辦學實力,朝著“支撐改革、引領發展、*、世界水平”的目標大步邁進,為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高職院校”努力奮斗。(2021年9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