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黑龍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黑龍江考生上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82至182分,位次為102448至6030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黑龍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82至182區間才能上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一、黑龍江考多少分能上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2448名;
2、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0309名;
二、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248 | 102448 | 省政府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專科 | 182 | 60309 | 省政府 |
學校代碼及專業代碼查詢網
考生進入所在省市官方志愿填報系統,輸入院校及專業名稱,即可顯示院校及專業代碼,僅供參考!
省市 | 官網名稱 |
安徽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北京 | 北京教育考試院 |
福建 |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 |
甘肅 | 甘肅省教育考試院 |
廣東 |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 |
廣西 | 廣西招生考試院 |
貴州 | 貴州省招生考試院 |
海南 | 海南省考試局 |
河北 | 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
河南 | 河南教育廳 |
黑龍江 | 黑龍江省招生考試信息港 |
湖北 |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 |
湖南 | 湖南省教育考試院 |
吉林 | 吉林省教育考試院 |
江蘇 |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 |
江西 | 江西省教育考試院 |
遼寧 | 遼寧招生考試之窗 |
內蒙古 | 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 |
寧夏 | 寧夏教育考試院 |
青海 | 青海省教育考試網 |
山東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山西 | 山西招生考試網 |
陜西 | 陜西省教育考試院 |
上海 | 上海教育考試院 |
四川 | 四川省教育考試院 |
天津 | 天津招考資訊網 |
西藏 | 西藏自治區教育考試院 |
新疆 | 新疆招生網 |
云南 | 云南省招生考試院 |
浙江 |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 |
重慶 | 重慶教育考試院 |
提檔線是什么意思
提檔線是招生院校按照提檔比例提取考生檔案的最低線,不一定是學校的最終錄取線。
在同批次錄取的院校中,由于報考人數不均衡,各校的提檔線會有很大差異。熱門的院校,提檔線很高;冷門的院校,提檔線較低,甚至會低于批次線。
院校一般按120%提檔,這是為了避免因各種情況而錄不滿的情況出現。鑒于此,過了提檔線不代表就一定會被錄取,僅僅是可能性很大而已。
簡單地講,考生的高考成績超過了批次線,但沒有達到所報院校的提檔線,電子檔案就不能投放,也就不能參加該校的錄取;考生高考成績正好跟某校提檔線一樣,并不意味著一定會被錄取。提檔線只能決定考生的檔案能不能投給學校,與考生能不能被錄取沒有必然的聯系。
三、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教育部備案的公辦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秉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遵循“以人為本、德技雙馨、產教融合、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以“建設有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為目標,建立了開放創新強校模式,累積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學校的管理水平、教學質量、辦學特色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肯定。 學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國家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首批建設單位,部隊士官人才培養定點院校,山東省“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本科招生試點院校,山東省示范性高職單獨招生試點院校;是國家首批“電子信息產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省級勞務外派培訓基地”“省信息安全培訓中心”;榮獲“全國信息產業系統先進集體”“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德育工作優秀高校”等稱號。 學校現有奎文和濱海兩個校區,占地1037畝,在校生12500余人。學校設有6個系(電子與通信系、軟件與大數據系、數字媒體系、智能制造系、經濟與管理系、現代服務系),1個二級學院(士官學院),2個教學部(基礎教學部、思想政治課教學部)。學校是山東省虛擬現實職業教育集團、物聯網職業教育集團、網絡空間與信息安全職業教育集團牽頭組建單位,是虛擬現實服務高端裝備制造公共實訓基地。學校建設了現代化的實訓室、多媒體教室以及電子實訓生產線,各類實驗實訓儀器設備達8000多臺套,百名學生配教學用計算機臺數超過國家辦學標準的6.6倍,已建成校內實踐基地165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17個,建設了數字化智慧校園,實現了學校教學、管理、服務手段現代化。 學校搶抓職業教育發展機遇,積極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圍繞產業設專業,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具有鮮明信息特色的電子與通信、大數據與軟件、智能制造、虛擬現實高水平四大優勢專業群以及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的經管、現代服務等專業群,共計36個專業。3個專業與本科高校實施“3+2”專本貫通培養,打造了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與軟件技術2個省級品牌專業群,軟件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2個中央財政支持專業,計算機信息管理、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3個省級特色專業。 學校擁有一支教育觀念新、教學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640人,中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的81.34%以上,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126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331人,“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72.86%以上。學校培育了4個省級教學團隊,4名省級教學名師,2個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省級技術技能創新團隊,獲批“全省唯一傳感網應用開發證書全國師資培訓基地”。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主題教育活動和科技文化藝術節為載體,以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為保障,強化思想價值引領,實施職業素養提升工程,努力提高青年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校以教學為中心,以實訓基地建設為依托,以科研和技術服務為支撐,積極推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實施項目教學法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法,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1+X”雙證書制度,著力培養生產、管理、建設、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校依托專業優勢,服務軍民融合發展,士官人才培養特色鮮明。學校被確定為部隊定向培養士官試點院校、空軍定向培養士官定點院校,堅持軍民深度融合協同培養,構建士官人才培養、基層民兵骨干培訓、部隊士兵技能提升、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培訓的軍地兩用人才培養體系,創新“靶向”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鑄魂、精技、嚴紀、強體”四項工程,打造軍旅文化育人品牌,探索士官人才特色教育管理新路子,全力培養新時代強軍目標需求的優質士官人才。自以來,學校已為空軍、陸軍、戰略支援部隊培養入伍士官1580人,入伍士官60%成為部隊骨干,150余人次立功、嘉獎,30人考取軍校,在校期間100余人次在國家、省技能大賽中獲獎。目前,在校定向培養士官生2040人,定向培養士官生人數山東第一。 學校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四鏈貫通,政、企、軍、行、校協同育人。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建第一個省級ICT學院,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5G、物聯網等進行人才培養培訓和產業協同創新。與濰柴、歌爾、慧科、聯想、360、中興、福田雷沃、師創、中創等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關系,廣泛開展聯合培養、師資培訓、資源開發、校外實訓、頂崗實習等項目。牽頭組建虛擬現實職教集團、物聯網職教集團、網絡空間與信息安全職教集團。畢業生就業率連年在96%以上,為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021年3月4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