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在湖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南考生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的分數在446至510分,位次為128669至3786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6至510區間才能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
一、湖南考多少分能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
1、2022年湖南考生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017名;
2、2021年湖南考生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867名;
3、2022年湖南考生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669名;
4、2021年湖南考生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4190名;
5、2020年湖南考生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0221名;
6、2020年湖南考生上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014名;
二、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在湖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76 | 41017 | 省教育廳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46 | 128669 | 省教育廳 |
2、2021年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92 | 37867 | 省教育廳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65 | 114190 | 省教育廳 |
3、2020年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在湖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本三 | 451 | 120221 | 省教育廳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本三 | 510 | 41014 | 省教育廳 |
高考填志愿后多久知道自己被錄取
答:一般是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后就能知道。填報志愿后可以在報考學校網站上查到自己的錄取信息,確認錄取后5-15天會發放錄取通知書。各個省之間的錄取規則有差別,公布時間也有差異,具體還是以當地招生辦出的公告為準。
查詢自己是否被錄取的方法有很多,第一種方法就是記住你報考的學校,然后去學校查看最新動態,看看錄取名單里有沒有你的名字或者給該學校打電話咨詢;第二種是看你檔案是自由可投還是被退檔了,亦或是被錄取了,這是最直接的方式,錄取是的狀態;第三種方法是給本省招生辦打電話詢問。
高考是否被錄取可以通過以上幾種方式去查,如果沒有被錄取就要接著參加下一批次的錄取或是補錄了。如果被錄取了,那么,7-15天內就會發放錄取通知書了。
中國最好100所大學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北京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4 | 復旦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5 | 浙江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7 | 上海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8 | 南京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9 | 武漢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0 | 中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1 | 吉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華中科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天津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四川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16 | 南開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北京師范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西安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20 | 中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山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廈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同濟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4 | 東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東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7 | 西北工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北京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華南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1 | 大連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湖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重慶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中國農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35 | 蘭州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6 | 華中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37 | 電子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38 | 西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39 | 河海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40 | 武漢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1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2 | 北京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3 | 華中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4 | 北京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5 | 西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6 | 鄭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9 | 蘇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0 | 南京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2 | 東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3 | 南京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4 | 中國海洋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5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8 | 北京郵電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9 | 湖南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9 | 上海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1 | 暨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2 | 合肥工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4 | 南昌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5 | 陜西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6 | 華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7 | 昆明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8 | 東華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9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0 | 云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1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2 | 上海財經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3 | 福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4 | 中國礦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4 | 中國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6 | 江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7 | 北京化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8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9 | 華南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0 | 燕山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1 | 河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2 | 寧波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首都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福建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5 | 浙江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6 | 深圳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7 | 浙江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8 | 江蘇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廣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上海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長安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北京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4 | 揚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5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96 | 天津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7 | 山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齊魯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中央民族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100 | 太原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河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西南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三、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最新介紹
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創建于2001年,是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確認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 學院的母體學校石家莊鐵道大學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工程學院,創建于1950年,集軍隊、部委、地方優勢于一身,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辦學特色鮮明,為河北省重點骨干大學。 學院現有兩個校區,校園面積1050余畝,校園環境優雅,基礎設施齊全,教學設備先進,面向全國30個省(市)招生,現有在校生11600余人。學院設有10個系2個教學部,24個本科專業,涉及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藝術學六個學科門類,形成了多學科交叉滲透的學科專業群。 學院始終秉承軍校傳統,實施嚴格的日常管理,擁有一支德才兼備、教學水平高、作風優良、管理嚴謹的師資隊伍,和一支素質高、責任心強的專職輔導員隊伍。 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強化產教融合,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著重學生創新創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學院與眾多大型國有企業合作建立社會實踐基地,其中與北京鐵路局和與廣聯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2個基地被批準列入河北省首批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同時積極組織在校大學生參加全國各類學科競賽、文體比賽和第二課堂活動,學院建有“封龍山文化研究傳承中心”、“大學生眾創空間”、“BIM工程協創中心”等一系列平臺,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和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在全國BIM設計,電子設計,大學生算量等全國性學科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團中央、團省委組織的各類活動中多次獲獎。 學院始終把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依托鐵道大學優質教育資源,突出鐵路行業特色,按照技術應用人才的培養目標,所設主干專業與行業聯系緊密,歷年在各鐵路局、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具有鐵路背景的大型國企的就業率均在50%左右。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近幾年畢業生整體就業率達到90%以上。 學院始終秉承石家莊鐵道大學“慎思明辨,知行合一”的校訓和“嚴謹治學、勇于創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優良校風,把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力爭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國內知名”的獨立學院,努力培養一流的人才,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