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吉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在吉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吉林考生上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74至360分,位次為68335至2462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吉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74至360區間才能上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一、吉林考多少分能上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1、2021年吉林考生上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2423名;
2、2020年吉林考生上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8335名;
3、2021年吉林考生上無錫科技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626名;
4、2020年吉林考生上無錫科技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027名;
二、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在吉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1年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吉林 | 理科 | 專科 | 274 | 62423 | 省政府 |
2021 | 吉林 | 文科 | 專科 | 315 | 24626 | 省政府 |
2、2020年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吉林 | 理科 | 專科 | 305 | 68335 | 省政府 |
2020 | 吉林 | 文科 | 專科 | 360 | 26027 | 省政府 |
民辦二本和公辦二本的區別
第一:民辦大學的學費高,一般要一萬多,有的要兩三萬,而公辦大學的學費基本上都在五千左右。
第二:公辦大學的發展歷史更久,認可度更高。
第三:公辦大學一般是由地方政府和教育部管理,教育資源更豐富。民辦大學的師資力量總體來說和公立大學相比會更弱一些,但是開設的都是熱門專業,專業更加注重實用性和應用性。
綜合來看,公辦二本普遍要比民辦二本好。所以每年考生都是優先報考公辦二本,只有公辦二本被選完之后,才會考慮民辦二本。
可是很多考生的錄取分數比較低,特別是壓線考生,就很難被公辦二本錄取,如果填志愿選擇公辦二本的話,很有可能投檔都投不出去,就會出現滑檔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就只有去征集志愿報大家不想要的學校、或者去專科批次報考了。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這個分數段的考生更多的是選擇民辦二本院校,這樣被錄取的幾率就很大了,不至于滑檔到專科批次報考志愿。
中國師范類大學排名前20
類型序 | 學校名稱 | 類型 | 省市 |
1 | 北京師范大學 | 師范 | 北京 |
2 | 華東師范大學 | 師范 | 上海 |
3 | 華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廣東 |
4 | 南京師范大學 | 師范 | 江蘇 |
5 | 華中師范大學 | 師范 | 湖北 |
6 | 陜西師范大學 | 師范 | 陜西 |
7 | 湖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湖南 |
8 | 東北師范大學 | 師范 | 吉林 |
9 | 浙江師范大學 | 師范 | 浙江 |
10 | 福建師范大學 | 師范 | 福建 |
11 | 上海師范大學 | 師范 | 上海 |
12 | 山東師范大學 | 師范 | 山東 |
13 | 首都師范大學 | 師范 | 北京 |
14 | 江西師范大學 | 師范 | 江西 |
15 | 河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河南 |
16 | 安徽師范大學 | 師范 | 安徽 |
17 | 四川師范大學 | 師范 | 四川 |
18 | 天津師范大學 | 師范 | 天津 |
19 | 西北師范大學 | 師范 | 甘肅 |
20 | 廣西師范大學 | 師范 | 廣西 |
三、無錫科技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是江蘇省首家由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舉辦的公辦高職院校、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學校位于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長三角幾何中心、吳文化發源地、素有“太湖明珠”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無錫市,坐落在擁有3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53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國家級開發區——無錫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核心地帶,毗鄰景色優美怡人的新洲生態園,周邊機場、高鐵、地鐵等交通基礎設施完備,環境優雅、交通便利。 學校設有物聯網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商學院(空港物流學院)、文化旅游學院、數字藝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社區學院)7個二級學院,擁有移動互聯應用技術、軟件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物流管理技術、會展策劃與管理、動漫設計等七大專業群。對接無錫高新區“以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戰略布局,共設置33個專業,全部與無錫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精準對接,形成了工、理、文、藝并行發展的專業格局,建有校內實踐基地40個、校外實訓基地208家,其中包括教育部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培養中心、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省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省高等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省高職院校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高水平平臺,引進了尚德太陽能、阿斯利康等著名企業“教學工場”。 學校占地面積391畝,建筑面積22.87萬平方米,圖書館收藏69萬冊印刷型文獻和100萬冊電子型、數字型文獻信息資源。學校著力打造專兼職相結合的“雙師”專業教學團隊,現有校內外專兼職教師66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比例為70.4%,具有高級職稱比例為37.64%,“雙師”素質比例為86.21%。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聘請80余名企業海歸博士、行業精英、企業技術專家擔任學校產業教授,打造了校企“混編式”教學團隊。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多名。 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秉承“立足高新區、融入高新區、服務高新區”的辦學宗旨,始終踐行“聚焦高水平,服務學生成長成人,聚焦高質量,服務高新區”的辦學初心,不斷深化“創新驅動、區校一體、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落實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牽頭組建長三角開發區職業教育發展聯盟;牽頭組建全國移動互聯和機器人職教集團、全國“物聯網和智能互聯產教協同育人聯盟”和無錫市服務外包職教集團,與大型骨干企業共建企業學院,打造協同育人、協同創新的優勢載體,形成特色鮮明的“區校一體化育人”的新吳模式。建校18年來已經為國家培養了3萬余名高技能人才,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服務地方和區域就業率達78%,連續多年獲“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化辦學,設有全省高職院校首家獲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新外包管理學院,融合中、新、越三方資源,在新加坡PSB 學院越南分院掛牌成立了“一帶一路”越南教育培訓基地,培養中外雙文憑學生400余名;設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4個、自主開展學分互認聯合培養項目4個。建校以來,與英、美、澳、加、日、韓、新等國家和地區的30余所院校、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建設國(境)外交流培訓基地11個,通過全額資助、企業聯培等多種模式,選派近180名教師赴國(境)外學術交流、訪學研修,140余名學生赴國(境)外交流研修、實習、深造,有近200名國(境)外師生來校交流、訪學、參賽。 學校于2019年正式設立了海外教育學院,招收國際留學生,目前已有印度尼西亞、越南、尼泊爾等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近40名。 學校主動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積極開展協同創新,先后建成一批校地、校企技術服務平臺和特色智庫,整合政行企校優勢資源,打造高水平應用技術研發團隊,積極開展“四技服務”。繼續教育學院以成人學歷教育為基礎,從事區域地方人才的繼續教育與社會培訓,同時運行無錫高新區緊缺人才實訓學院,已培訓本科后軟件服務外包人才8200余人,同時對區域內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退役士兵、殘疾人等在職教育培訓及職業技能鑒定;新吳區社區學院多年來面向新吳區全體居民進行公益性終生教育服務,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為引領,線上線下開展多種課程及活動,先后被評為“省級社區學院”“省級優秀成人繼續教育院校(培訓機構)”“全國優秀成人繼續教育院校(培訓機構)”“江蘇省成人教育改革發展40周年40佳社教單位” 學校被授予“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被評為“信息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基地”“全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訓基地”“華夏書香校園”“江蘇省高等學校文明學校”“江蘇省安全文明校園”“江蘇省軟件與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基地”“江蘇省創意教育示范基地”“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2017年、2018年、2020年三度榮獲“無錫市職業教育產業發展貢獻獎”。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將繼續秉承“弘毅守正、盈科匠心”的校訓,扎根無錫高新區這片充滿活力和機遇的沃土,凝心聚力、奮發進取,改革創新、勇于擔當,深化“創新驅動、區校一體”的全國高新區高職教育新吳模式,奮力打造產教深度融合先導區和長三角開發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