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吉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吉林考生上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18至330分,位次為76969至2716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吉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18至330區間才能上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一、吉林考多少分能上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吉林考生上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6969名;
2、2021年吉林考生上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3811名;
3、2020年吉林考生上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6534名;
4、2022年吉林考生上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173名;
5、2021年吉林考生上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169名;
6、2020年吉林考生上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515名;
二、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吉林 | 理科 | 專科 | 218 | 76969 | 省政府 |
2022 | 吉林 | 文科 | 專科 | 289 | 29173 | 省政府 |
2、2021年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260 | 63811 | 省政府 |
2021 | 吉林 | 文科 | 專科 | 264 | 27169 | 省政府 |
3、2020年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258 | 76534 | 省政府 |
2020 | 吉林 | 文科 | �?� | 330 | 29515 | 省政府 |
填報平行志愿有什么技巧
1、合理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報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報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高考成績、個人興趣愛好、身體條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范圍中,合理、有序組合院校志愿。
一般來說,平行志愿填報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痹瓌t。
沖一沖: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志愿;
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B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作為C志愿。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某些省份志愿有幾十個上百個,少數幾個亂沖也無妨。
同時各志愿間要拉開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報過高(比如多個平行院校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就可能導致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2、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報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當考生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檔條件時,計算機系統會將考生電子檔案投檔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時填報的專業志愿不要過少。如果考生只報考某些院校的一兩個專業,當考生檔案被投檔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總分或相關科目成績偏低、不服從院校專業調劑、身體條件受限等原因,面臨投檔后被退檔的風險。
如何輸入分數預測大學
在志愿填報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做到最自己有一個基本的認知,知道自己的成績應該選擇哪些院校和專業。如果是剛過一本線的考生,在選擇報考一本院校的時候就要慎重了,因為不同學校每年的錄取成績都會有所變化,壓線報考這種行為實在風險太大。如果一定要報考,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調查仔細,對往年的分數做一個深度的分析。
在這里小編推薦你使用高考助手網志愿模擬填報網站來進行模擬填報的參考,高考助手網志愿系統根據考生添加的成績,運用大數據智能算法,檢索出所有該分數可填報的大學,并計算出錄取概率,按照沖穩保梯度,進行推薦。用戶可根據意向專業和大學等條件進行篩選查看。
三、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學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舉辦,江西省國資委主管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奠基于1978年成立的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技工學校。1984年,在技�;A上成立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學校(中專)。200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2002年4月,經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升格為普通高等學校并更為現名。2010年,學院入選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2013年以“優秀”等級通過驗收;,成為江西省高職院校首批聯合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試點單位;2018年入選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立項單位。 辦學條件充足完備。學院地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昌,現有艾溪湖、青山湖兩個校區,另有一個共青城產教融合基地(2022年2月正式開工),總占地面積達1475.6畝.固定資產總值超8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86億元。校內實訓基地216個(其中共享型生產性實訓基地10個),校外實訓基地106個。綠色智能建造虛擬仿真實訓基地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圖書館建筑面積2.3萬m,閱覽室座位1800個,藏書120萬冊,館舍面積和藏書總量位居省內同類院校之首。先后獲評全國教育信息化首批試點單位、全國高校公寓(宿舍)管理先進單位、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全國職業院校資源建設60強院校。 專業設置特色鮮明。學院下設7個二級學院,在校生17213人。開設高職專業60個,建成國家示范骨干專業8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5個,擁有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和省級特色(示范)專業20余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形成了以材料工程、物流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為主,緊密對接江西省“2+6+N”產業發展規劃的特色專業群。先后兩次獲批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是江西省1+X證書制度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點、21項試點證書的聯盟牽頭單位,共有48個專業參與證書試點工作。 人才隊伍穩步壯大。學院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通過“內培外引、校企共育”,不斷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水平�,F有教職工1074人,其中專任教師833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83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420人,“雙師型”教師654人,占比78%。獲批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創新教學團隊7個,工人先鋒號2個,省級名師、技能大師工作室4個。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7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技術能手1人、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個人1人、全國“黃炎培杰出教師獎”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級高層次人才52人(其中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2人、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1人、江西省技術能手1人、省級“百千萬人才”2人、省級學科帶頭人2人、江西省“能工巧匠”2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級中青年骨干教師15人、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0人、江西省首席技師12人);有全國建材行指委副主任1人、各類行指委員5人、專指委主任1人、委員6人,省督學評估專家2人。截至2020年底,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榮譽稱號教師109人次。 教學科研成果豐碩。學院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建成國家精品(共享)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86門;參與建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1個。2019-2021年,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獲獎總數排名全國第七、江西第一。2017-2021年,連續五年蟬聯江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團體總分第一�!笆濉逼陂g,教師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獎數列全國第28名(其中2020年改革試點賽獲獎數列全國第10位);累計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103篇,出版教材(著作)122部(其中立項國家職業教育規劃教材8部,入選國家“十三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3部);獲批立項省級以上課題76項,獲批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178項;為社會開發高水平應用性技術成果41項,與企業合作開展的2個重點產學研項目獲省教育廳科技成果獎。 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學院著力打通中職、高職、職教本科到研究生人才培養通道。文、理、藝術、“三校生”錄取線近十年穩居省內同類院校前列;2021屆5008名畢業生有1540人升入本科高校,專升本率達30.75%;與東華理工大學合作培養的2021屆應用型本科畢業生考研錄取率達48.57%。學院緊緊圍繞學生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實施 “五維一體”文化育人(一年級開展紅色文化育人,二年級開展工匠精神育人,三年級開展校友文化育人,同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愛心文化貫穿育人全過程),學院入選江西省第一批勞動教育特色示范學校,在2021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年度質量測評中獲評A等,單文增老師入選感動江西教育十大人物。學院大力推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建成2050平米大學生創意創新創業中心。積極搭建就業合作平臺,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以“優秀”等級通過2016-2018年全省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以“A”級通過全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項督導評估。學院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先進單位、全國職業院校學生發展指數100強院校。 產教融合與社會服務深入推進。依托江西省國資委平臺,學院先后與260多家省內外大型企業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校企共建二級產業學院6個,開設 “訂單”班72個,其中現代學徒制訂單班14個。牽頭組建江西省首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職教集團——江西現代職業教育集團,現有成員單位125家。2020年,集團入選第一批國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學院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駐尋烏縣南橋鎮團紅村扶貧工作隊屢獲表彰,其中第一書記賴瑋被省政府授予“江西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派遣教師長期駐外工作,并先后與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韓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家的高校及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開展教師進修、校際交流互訪、學生交換等項目,2名外籍教師獲省政府授予“廬山友誼獎”。學院是全國首批示范職業技能鑒定站、國家百家職業技能鑒定“直通車”試點單位、國家建材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江西省優質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江西省首批職業技能鑒定綜合評價試點院校、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示范中心。先后獲評全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高職院校校友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文明單位、全省高校平安校園示范學校。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學院將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牢*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創建全國一流高職名校目標,努力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