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吉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菏澤學院在吉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吉林考生上菏澤學院的分數在366至497分,位次為45559至644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吉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66至497區間才能上菏澤學院。
一、吉林考多少分能上菏澤學院
1、2022年吉林考生上菏澤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620名;
2、2021年吉林考生上菏澤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559名;
3、2020年吉林考生上菏澤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721名;
4、2022年吉林考生上菏澤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448名;
5、2021年吉林考生上菏澤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838名;
6、2020年吉林考生上菏澤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570名;
二、菏澤學院在吉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菏澤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435 | 33620 | 省政府 |
2022 | 吉林 | 文科 | 本二A | 484 | 6448 | 省政府 |
2、2021年菏澤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366 | 45559 | 省政府 |
2021 | 吉林 | 文科 | 本二A | 481 | 6838 | 省政府 |
3、2020年菏澤學院在吉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412 | 43721 | 省政府 |
2020 | 吉林 | 文科 | 本二A | 497 | 7570 | 省政府 |
平行志愿填報怎樣報
要“保底”,各批次志愿填報注意落差
“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錄取”。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順序,并不是只要成績達到所填報的4個平行志愿院校錄取條件,就可能會被4所院校同時錄取。實際上,只要考生檔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就不會到其他高校,對每個考生而言投檔錄取機會仍然只有一次。
選準“參考值”,注重學校錄取平均分
考生在平行志愿填報志愿時,可根據自己一模、二模的成績,看看自己在區、學校、班級的排名,咨詢老師往年該名次段考生的去向,掌握自己可能被錄取的學校范圍,然后再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在這個范圍內做選擇。
想考軍校高考后做近視手術行嗎
高考后做近視手術不能考軍校。必須是在手術后半年且沒有并發癥的情況下才可以報考,如果是高考后去做完近視手術,接著報考軍校的話是不可以的。
軍校的大部分專業是允許輕度近視的,一般說近視度數在4.5以上,也就是不超過300—350度的還是可以的,但是再高的話就不可以了,低于4.9的裸眼視力會被檢查戴上眼鏡后能不能達到,達不到的話就不行了。
特別說明:以上高考后做近視手術能考軍校嗎,僅供參考,具體以學校官網、教育考試院公布數據為準,不具有實際指導意義,想要查看全部高考后做近視手術能考軍校嗎請上來高考志愿查看,來高考志愿還可以模擬填報。
三、菏澤學院最新介紹
菏澤學院坐落在美麗的“中國牡丹之都”——山東省菏澤市。菏澤古稱曹州,是伏羲之桑梓,堯舜之故里,曾數度成為中原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譽,是全國聞名的“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武術之鄉”“民間藝術之鄉”。 菏澤學院是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辦的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初的冀魯豫區第二師范學校,1958年8月改建為菏澤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5月,教育部批準菏澤學院為普通本科高校;2012年學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歷經7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現已成為一所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高校,是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立項單位、教育部“AI+智慧學習”共建人工智能學院項目試點學校,先后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省級花園式單位、全省高校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建校以來,已向社會培養輸送了17萬余名高素質人才。 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逐步完善。現有4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436畝,建筑面積59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9億元。學校建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學生公寓、圖書館、實驗大樓、工程實訓中心、藝術演播中心、各類報告廳、體育場館等。圖書館館藏豐富,紙質圖書216萬冊、期刊800余種,電子圖書248萬冊、數據庫44個。校園環境優美,春華園、秋實園、芳華園、牡丹園、銀杏林等景觀園分布錯落有致、各具特色,亭臺水榭、鮮花綠樹交相輝映、賞心悅目,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學科專業建設趨于優化。設有21個教學單位,擁有63個本科專業,涉及文學、歷史學、經濟學、法學、理學、工學、農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十大學科門類。擁有山東琴書傳承研究省文化藝術重點學科,動物生理生化及應用、能源化工與污染控制等4個省重點(工程)實驗室,腦心精準醫療與應用技術、牡丹基因工程育種及應用等4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魯西南特色高效循環生態農業省高校對接產業類協同創新中心,水滸文化研究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琴箏清曲、山東梆子2個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形成十大應用型專業群和十大跨學科平臺,擁有化學工程與工藝、小學教育、財務管理等5個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生物工程、音樂學、體育教育等7個省一流本科專業,機械電子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2個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項目,擁有省一流本科課程10門,省精品課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3門。面向29個省、自治區招生,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2.3萬余人。 學校師資隊伍力量日益壯大。堅持“人才興校”戰略,大力實施高層次人才引育工程。目前在職教職工1625人,其中專任教師1140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896人,高級職稱教師446人。擁有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培計劃專家5人,省本科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教學名師等8人,獲批省“青創人才引育計劃”建設團隊1個。聘用“泰山學者”特聘專家等高水平專家15人、“海智專家”43人。常年聘用高水平大學教師和地方高水平人才150人左右擔任兼職教師,“雙師型”教師超過500人。 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推進“質量立校”戰略,大力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堅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創新構建“一體兩翼三經五緯”育人模式,聚焦“立德樹人”任務,達成“又紅又專”目標,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四維協同”機制、“五育并舉”體系的“一二三四五”育人方略。積極開展就業創業教育,加強創新創業頂層設計,支持學生參與各類競賽,每年學生獲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400多項;狠抓教風學風建設,積極促進畢業生就業,學生就業和升學質量穩步提升,近幾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 學校科技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實施“科研強校”戰略,堅持校城融合發展,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科研創新應用效能。校地校企共建了菏澤鄉村振興學院、牡丹研究院、非遺文化研究院、黃河研究院、生命科學研究院、藥物研究院、高端化工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科研平臺。著力實施校城融合發展十大工程,推進學校學科專業與地方行業產業緊密對接。“十三五”期間,教師發表論文被SCI、EI、SSCI收錄388篇,出版著作83部;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5項,省部級項目90項,獲批專利513項(發明專利60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19項;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明顯增強,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開放合作辦學取得突破。實施“開放活校”戰略,以開放促新局,以合作謀共贏。加強與國外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開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合作新領域,國際友好學校達到72所。加入了泰中教育聯盟和“中俄(山東)教育國際合作聯盟”,加強“海智工作站”建設。建立中外合作辦學新機制,實施研究生聯合培養。積極開展國(境)外訪學、學術交流和對外漢語教學等工作。促進校地校企合作發展,推動產教融合項目建設,積極與合作企業共建新型產業學院。推進理事會、基金會、校友會建設,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與合作,在擴大開放中不斷拓展發展空間。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學校將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修德、篤學、求是、創新”的校訓精神,按照學校“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大力實施四大戰略,積極推進十大工程,堅持走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道路,加快推動學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向著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奮斗目標不斷邁進。(截至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