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江蘇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蘇考生上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的分數在302至302分,位次為149533至4370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02至302區間才能上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1、2022年江蘇考生上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1068名;
2、2021年江蘇考生上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160名;
3、2022年江蘇考生上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9533名;
4、2021年江蘇考生上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7164名;
5、2020年江蘇考生上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6291名;
6、2020年江蘇考生上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702名;
二、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79 | 51068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52 | 149533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80 | 53160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43 | 137164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二 | 322 | 136291 | 省教育廳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本二 | 302 | 43702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填報流程
1、在網上進行高考志愿填報。
2、對提前錄取的院校,按照不同層次和特點分別確定每個學校的控制分數線,招生學校按有關規定確定調閱考生檔案數,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3、提前批次錄取的院校對體檢要求很嚴格的,而且大部分提前批次的院校錄取分數較高,軍事和公安司法類的都是在第二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
4、考生填寫了提前批次的院校,如果沒被錄取,不影響考生參加其他批次的錄取,如果考生已被提前批次的院校錄取,就不能參加其他批次院校的錄取。
5、在提前批次高考志愿填報中一定要保持第一志愿、第二志愿間的梯度,盡可能使自己的下一個志愿在上一個志愿未能錄取之后能發揮作用。
6、了解具體院校(專業)的錄取規則與錄取限制,如提前批次軍事公安院校(專業)錄取,如果不去參加體檢面試,即使文化課合格也將失去錄取機會。
最低多少分能上本科大學
2022年多數省市本科分數線都在450分上下,部分省份設置省市分數線根據經濟差異和高考的報名比例甚至更低,2022年文理科分數線中間有將近50分的差距,2022年的文科錄取分數要比理科更高。
傳統高考省份二本錄取分數線預測都在400分-430分左右,高考人數較少的省份,二本錄取線較低,預計在380分左右,高考人數眾多的省份,想要上本科,預計需要450分左右。
新高考有14個省份,實施的是“3+3”模式和“3+1+2”模式,其中上海總分660分,海南總分900分,其它省份滿分都是750分。考生大概需要考到450分以上,才有希望進入本科院校,但保險起見,考到500分以上報考本科希望更大。
三、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成立于2001年8月,是由南昌大學舉辦,經江西省政府批準、教育部確認的本科綜合性獨立學院。2017年7月,由南昌大學與共青城中航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新學院,屬民辦性質。建院十余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和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學院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學院先后被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中國高等教育中心和知名教育媒體評為“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全國十佳獨立學院”、“全國十佳誠信獨立學院”。2017年,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聚志愿《中國獨立學院評價》中,我院在全國265所獨立學院中排名第15名,辦學質量日益提高,辦學聲譽逐步形成。 目前,學院坐落在贛江新區共青城市,校區占地1215畝。根據教育部要求,學院具備了獨立的法人資格,獨立的校園校舍、獨立的財產管理、獨立進行教學。學院實行三級設置兩級管理模式,即學院、學科部、系三級設置,學院和學科部兩級管理。下設院辦、人事處、財務處等16個行政職能部門和基礎、人文、財經、理工和信息5個學科部,整個機構設置合理,運行順暢。 學院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建有一支業務精良、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500余人,其中專職專任教師301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105人,此外,還專門配備了專職輔導員41名,專職心理咨詢教師12名。學院依托南昌大學的綜合辦學優勢,根據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設置專業,設有本科專業33個,招生專業33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現有全日制本科及自考在校生達12000余人。學院推行完全學分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從2007屆畢業生開始獨立頒發畢業證書,從2012屆畢業生開始獨立頒發學士學位證書。 學院以人才培養為己任,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學院積極推進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已對本科培養方案進行了四次修訂,完成了《2015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課程結構更加合理,課程設置更加科學,培養方案內容更加充實,更加有利于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同時,深化對慕課、大學生英語等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不斷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組織學生進行競賽培訓,實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近5年來,學生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廣告藝術設計大賽、省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等學科競賽,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共計2036項,其中國家級獎項326項,省級獎項1710項。僅2017年就獲得國家級獎項16項,省級獎項88項。 學院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激勵作用,著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校園文化為載體,積極拓展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大學精神。自2015年起,為強化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團隊合作精神和良好的養成教育,在大一新生中實行了半軍事化管理;先后組織開展了綜藝大賽、歌手大賽、辯論賽、籃球賽、“五·四”詩會、女生節、寢室文化節、社團文化藝術節、大學生講壇等各種主題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有效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營造出“和諧、健康、精彩、多元”的校園文化氛圍。學院組織學生參加的世界大專華語辯論賽、“挑戰杯”和網絡創新應用等國際、國內賽事,均創佳績。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群策群力,多管齊下。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創新改革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體系,將之貫穿大學四年始終;創新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模式,開展SYB創業培訓工作,對學院所有畢業生進行創業培訓,提高學生創業技能;2017年,與南昌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聯合創建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分中心;加強了實習基地、就業基地建設和校企合作力度,與江西眾超電器有限公司、浙江省武義縣人社局、浙江橙果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深度合作,成功舉辦了每年一次的全省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專場招聘會,成效顯著。近年來,學院一次性就業率均達84%以上,學院就業率始終位居全省獨立學院前列,在全省就業工作評估中一直都是“優秀”。學院每年對畢業生進行質量跟蹤調查,對用人單位進行回訪,我院畢業生以其良好的綜合素質,受到社會各界歡迎和好評。 建院以來,學院已走上規范化辦學的軌道,實現了由外延發展向內涵建設的轉型,取得了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院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不斷加快改革發展的步伐,發揚改革創新精神,繼續朝著創建國內高水平獨立學院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