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北京印刷學院在江蘇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蘇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的分數在490至490分,位次為96728至2059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90至490區間才能上北京印刷學院。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北京印刷學院
1、2022年江蘇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593名;
2、2021年江蘇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2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577名;
3、2022年江蘇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2075名;
4、2021年江蘇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4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728名;
二、北京印刷學院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北京印刷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29 | 20593 | 市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15 | 92075 | 市政府 |
2、2021年北京印刷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27 | 25577 | 市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90 | 96728 | 市政府 |
什么是高考提前批志愿
從錄取批次的先后順序來講,以本科提前批次為例,就是在本科一批次之前錄取的本科高校批次就叫本科提前批次。
從學校的類型來看,提前批次的學校一般都是有一些有特殊要求或特殊政策的學校。
提前批次實際上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一部分類別、性質、專業比較特殊的學校有意放在正常批次大規模招生之前優先錄取。
提前批次院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這些學校有的是軍校、國防生,有的是師范類學校,有的是公安、航海、政法學校,有的是藝體類院校。部分學校還有降分錄取政策,學生甚至還需要提前參加考試或考核才能報考。
如果提前批報了沒被錄取不會影響其他批次的填報錄取。但是,如果考生已被“提前批次”的院校錄取,就不能再參加其他批次院校的錄取。
退檔有什么影響
不能。退檔后不能被后面的志愿學校錄取,只能參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和下一個批次的錄取。不能錄取的原因:平行志愿下,檔案被前面的院校提取后,又被退檔,那么,就沒有機會再被平行志愿本批次的其他志愿院校提檔。因為平行志愿實行的是一輪投檔,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被退檔,只能加入征集志愿或下一個批次了。
填報志愿:在志愿填報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好各個院校的往年錄取情況,尤其是目標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對于已經填報完志愿的同學來說,不要過分擔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另外,可以多留意高校的征集志愿,每年都有部分高校出現補錄機會。
征集志愿:某一批次錄取結束后,針對有些高校沒有招滿人的情況,省里公布補錄的分數線(降分幅度看缺額情況),并公布缺額的學校、專業、人數,供那些還未被錄取的、上了補錄線和要求的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自愿選擇是否重新填報志愿,參加補錄取的做法。
三、北京印刷學院最新介紹
北京印刷學院以“傳承弘揚印刷文明,創新發展出版文化”為辦學使命,開啟中國出版印刷高等教育的先河。學校隸屬北京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共建。前身是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學院;1961年文化學院停辦,其印刷工藝系并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印刷工藝系基礎上組建北京印刷學院,由原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管理;2000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經過6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現已成為在印刷與包裝、出版與傳播、設計與藝術三個領域具有明顯優勢和特色,工、文、藝、管協調發展,國內唯一專門為出版傳媒全產業鏈培養人才的全日制高水平特色型高等院校,被譽為業界名校。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以“守正出新 篤志敏行”為校訓,持續為國家傳媒科技、傳媒文化、傳媒藝術、傳媒管理人才培養提供北印方案�,F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繼續教育學生近萬人。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分別是編輯出版學、印刷工程、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出版、機械工程、動畫,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本科專業2個,北京市級一流專業建設點6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現有11個教學機構,27個本科專業招生。學校堅持以特色學科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現有1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設計學、新聞傳播學為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學校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有獨立招收和培養博士后資格。2018年,學校獲批北京市新增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堅持扎根行業,全力打造出版印刷領域教育、研究重要平臺。是國家出版印刷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綠色印刷包裝產業協同創新基地、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是中國印刷技術協會、中國印刷高等教育聯盟、全國數字出版專業教育聯盟、全國印刷電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組織的發起單位和理事長單位、副理事長單位。國家級博物館中國印刷博物館和中國版本圖書館(中宣部出版數據中心)坐落于校園內。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不斷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水平。擁有一大批全國和北京市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中國出版政府獎、畢昇印刷杰出成就獎獲得者、北京市高創計劃領軍人才等為代表的行業領軍人才團隊和百余名行業高端人才組成的特聘兼職教授團隊,此外還擁有一批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人才強校計劃高層次人才、長城學者、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科技新星、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和優秀教學人才。 學校堅持創新驅動,著力推進科學研究。擁有11個省部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和研究基地。在印刷包裝材料與裝備技術研發、出版印刷傳媒新技術應用及行業發展咨詢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擁有印刷油墨、環保及智能包裝材料與技術等方面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并推廣應用,持續發布《中國印刷業發展報告》《長三角區域印刷業一體化發展升級指南》等行業發展報告,制定由我國主導的首個印刷領域國際標準以及圖書發行新技術應用等系列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引領出版印刷產業轉型升級。 學校堅持首善意識,致力服務行業和北京發展。圍繞“創意設計 藝工融合”的辦學特色,形成了以北京綠色印刷包裝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轉化平臺為基礎,大學科技園、文化創意產業園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相互支撐、融合發展的“一院三園”雙創發展模式,形成“北印科創”“北印文創”雙亮點,建設產學研用一體化產業綜合體。圍繞國家大型活動、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北京“四個中心”建設以及出版印刷產業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開展系列科技攻關、創意設計和咨詢決策研究,創作一批服務國家重大活動的高水平文創作品,取得《北京市出版物印刷保障首都核心功能建設升級指南》等一批彰顯特色服務行業和首都的研究成果。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大力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先后與美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與交流關系,校際間師生交流密切。近年來,學校積極開展留學生教育,年均招收300余名國際學生,為我國印刷包裝企業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國家提供人才支撐。2017年學校入選北京市首批“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并成為基地秘書處單位。 面向未來,學校將始終牢記辦學之初被賦予的國家使命與行業責任,把握“堅持立德樹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高素質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根本,堅持面向首都發展、面向出版傳媒行業,彰顯服務出版傳媒全產業鏈為主線的學科特色,工科與文科結合、藝術與科技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和傳承弘揚印刷文明、創新發展出版文化的文化特色,深化“特色發展、開放辦學、協同創新和綠色發展”四大戰略,實施“教育創新、人才強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文化傳承創新和黨建強基固本”五項工程。堅守育人初心,勇擔強國使命,繼往開來,開拓創新,按照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立的“三步走”戰略,為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出版傳媒大學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