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西南醫科大學在江蘇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蘇考生上西南醫科大學的分數在363至363分,位次為47816至3148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63至363區間才能上西南醫科大學。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西南醫科大學
1、2022年江蘇考生上西南醫科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6910名;
2、2021年江蘇考生上西南醫科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480名;
3、2020年江蘇考生上西南醫科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816名;
二、西南醫科大學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西南醫科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58 | 46910 | 省政府 |
2、2021年西南醫科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58 | 31480 | 省政府 |
3、2020年西南醫科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一 | 363 | 47816 | 省政府 |
高考投檔線怎樣確定的
投檔線又稱院校調檔分數線,一般是按招生計劃數1:1.2以內的比例投檔確定。
同一批錄取的院校中,它們的投檔線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校的生源情況決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檔分數線可能高出控制分數線很多,生源不好的則低一些,但原則上它不能低于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院校調檔線是在該批院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根據當年考生報考本校志愿情況、分數情況和本校在該地招生計劃數確定的,每年都會不同。
一般來說,同一批錄取院校之間的調檔線是有很大差別的。而且一個學校在一個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別,有的院校在一個省(市)的分數線可能很高,而在另一個省(市)可能較低。
這是由當地考生第一志愿報的多少決定的。考生第一志愿對某一院校報得較多,這個學校錄取的分數就高。相反,這個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錄取計劃。
高考志愿錄取流程
錄取流程1:模擬投檔
每批次正式投檔之前,省級招辦按照高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進行模擬投檔。
錄取流程2:確定投檔比例
模擬投檔后省級招辦及時向高校報送生源分數段分布情況,高校根據模擬結果決定是否追加計劃,是否調整投檔比例。
錄取流程3:正式投檔
省級招辦按照高校調檔的要求和考生填報的志愿,將符合高校調檔條件的考生的電子檔案在網上投遞給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只進行一次投檔。
錄取流程4:閱檔
招生高校在規定時間內從網上下載考生的電子檔案數據進行審閱,審閱內容包閱括考生的成績、專業志愿、是否服從調劑選項、體檢表以及誠信記錄等。
錄取流程5:預錄取
招生高校按照相關規定和招生章程等,將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進行預錄取,并將預錄取和退檔的結果上傳至省級招辦。
錄取流程6:錄取檢查
省級招辦對高校欲退檔考生的情況進行審核,如無異議,則錄取結束。
錄取流程7:打印錄取名單
省級招辦根據招生高校的錄取結果打印錄取新生名冊,加蓋省級招辦錄取專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
錄取流程8:填發錄取通知書
招生院校根據錄取考生名冊填寫錄取通知書,加蓋該校公章后連同入學報到須知、資助政策辦法等相關材料一并寄送被錄取考生。
三、西南醫科大學最新介紹
西南醫科大學是四川省省屬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川渝滇黔結合區域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瀘州。學校前身西南區川南醫士學校始建于1951年,1959年升格為瀘州醫學專科學校,197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并更名為瀘州醫學院,1982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1年開始聯合培養博士,2004年起開展留學本科生學歷教育,2010年獲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2017年獲批為四川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21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形成“團結奮斗、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秉承“厚德精業 、仁愛濟世”的校訓和“自強不息、守正出新 ”的精神,堅持“厚德精業、兼容開放”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德業雙修、中西醫并重”的辦學特色。學校現有忠山、城北兩個校區,占地2011畝;下設20個院(系),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等1.9萬余人。建校以來,學校培養了各級各類專門人才超過17萬余人,成為四川醫藥衛生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川渝滇黔結合區域預防、醫療、科學研究和健康產業服務中心。 學校(含直屬附屬醫院)有醫教員工8000余人;有專任教師1353人,其中有高級職稱人員584人、博士學位人員641人;有博士生導師44人、碩士生導師972人;有各類高層次人才百余人,其中國家級高層次人才58人次。 學校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學科特色突出。臨床醫學、藥學是四川省一流建設學科。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臨床醫學在ESI全球排名前1%機構中位列45.21%。現有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0個,涵蓋醫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5個學科門類。有普通本科專業32個,涵蓋7個學科門類;有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應用型示范專業5個,大力推進“醫工、醫理、醫文”結合,構建了覆蓋“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醫學專業教育體系。 學校是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單位,承擔了國家醫學教育改革項目5個。2021年參加第十屆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臨床醫學、中醫學、護理學、預防醫學四個賽道均晉級全國總決賽并獲獎。2011-2018年參加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獲西南西北片區特等獎1次、一等獎6次、全國總決賽二等獎3次、三等獎4次;在全國140余所參賽醫學院校中,我校是連續6屆進入全國總決賽的9所學校之一。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0%以上。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年來居參考院校前20%。近3屆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5項,其中一等獎5項。 學校先后建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33個和35個省、廳級科研團隊,是“四川2011心血管疾病防治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2016-2020年,學校獲批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655項,其中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444項; 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3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學校先后與2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對外合作交流關系,并多次成功舉辦國際學術會議,建成了中國-葡語系國家和地區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先后為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500余人。 學校現有5所直屬附屬醫院,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搶險中,展現出極強的應急救援能力和高救治成功率。作為西南四省(市)結合區域的省級醫療中心,為川渝滇黔結合區域人民健康保駕護航,為國家和區域醫藥衛生人才培養和醫療服務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數據截止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