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路橋區教師學法考法題庫(一)
一、判斷題
1.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不得向危害國家安全的個人或者組織提供任何資助或者協助。(√)
2.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
3.1954年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類型的憲法。(√)
4.在國家安全工作中,有關機關根據需要可以采取限制公民權利和自由的特別措施。(×)
5.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6.根據我國憲法修正案的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但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7.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才有權監督憲法的實施。(×)
8.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決定,或者非經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9.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10.根據憲法,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11.華僑是居住在外國的中國公民,國家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
1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13.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14.公民對行政拘留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15. 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規定,黨內監督必須貫徹民主集中制,依規依紀進行,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二、單項選擇題
1.根據現行《憲法》規定,關于公民權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D)
A.勞動、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B.休息權的主體是全體公民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D.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2.下列法律中,哪一部不屬于我國的基本法律?(C)
A.《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3.我國現行憲法是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D)年通過的。
A、1954B、1975C、1978D、1982
4.我國憲法規定,(C)是我國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專政B、生產資料公有制
C、*制度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5.憲法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D)。”
A.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B.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年老父母的義務
C.子女有贍養扶助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的義務
D.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6.我國憲法的解釋權屬于(C)。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國務院
C.全國人大常委會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
7.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D),是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
A、下屬機關B、行政機關C、監督機關D、執行機關
8.我國刑法規定的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是指(C)。
A.14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B.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
C.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D.不滿14周歲
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B)。
A.三年B.五年C.兩年D.四年
10.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C)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監察機關B.司法機關C.檢察機關D.其他執法機關
11.新環保法規定,每年6月5日為(C)。
A.環境保護日B.世界環境日
C.環境日D.中國環境日
12.下列哪些屬于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D)
A.揭露政府的過錯,以非暴力言行要求政策的改變;
B.對國家,政府,官員的批評;
C.主動和人權組織通訊聯系;
D.利用互聯網,傳播對社會和國家的負面言論,詆毀偉人形象,造成社會群眾憤慨。
13.全國法制宣傳日是每年的(C),也就是現行憲法頒布施行紀念日。
A.12月1日B.12月20日C.12月4日D.12月8日
14.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互相尊重(D)、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A.主權B.領土C.主權和領空D.主權和領土完整
15.居民委員會是(B)。
A.基層自治性群眾組織B.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C.基層政權機關D.基層政權機關的派出機關
16.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進行選舉和通過決議,以全體代表的過(B)通過。
A.四分之一B.半數C.五分之一D.三分之一
17.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下列哪一職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B)
A.國務院總理B.國家副*
C.軍委副*D.國務院副總理
18.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A)以法律規定。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中央人民政府
C.全國人大常委會D.國務院
19.憲法規定,(C)行使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D、各民主黨派
20.新環保法規定,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一切(A)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A.單位和個人B.企業和個人
C.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D.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
21.根據《國家安全法》的規定,每年的(B)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A.2016-4-10B.2016-4-15
C.2016-4-20D.2016-4-25
22.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C),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A1年B2年C3年D4年
23.根據新《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每年的哪一天為環境日?(A)
A6月5日B7月5日C6月15日D7月15日
24.關于《憲法》對人身自由的規定,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B)
A.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B.生命權是《憲法》明確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屬于廣義的人身自由權
C.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體
D.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25.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不可以作為證人的是(C)。
A、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B、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
C、不能正確表達意志和不能辨別是非的人
D、未成年人
26.路橋區第七個法治宣傳教育五年規劃實施期限為(B)
A.2015年-2019年B.2017年-2020年
C.2017年-2021年
三、多項選擇題
1.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遵循公開原則,但涉及(ABC)案件除外。
A.國家機密B.個人隱私
C.未成年人D.老人和婦女
2.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活動的權利。根據憲法的規定我國公民的監督權包括(ABCD)
A.申訴權B.批評、建議權
C.檢舉權D.控告權
3.在我國公民享有選舉權的基本條件是(ABC)
A.具有中國國籍
B.年滿18周歲以上
C.依法享有政治權利
D.沒有被判處刑罰處罰、沒有被羈押、接受偵查、起訴、審查等
4.關于法與道德的論述,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ABD)
A.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的區別之一就在于道德規范不具有國家強制性
B.按照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觀點,法與道德在概念上沒有必然聯系
C.法和道德都是程序選擇的產物,均具有建構性
D.違反法律程序的行為并不一定違反道德
5.下列機構行使立法權的機關是(AB)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全國政協D.國務院
6.關于文化教育權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領域享有的權利和自由的說法,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BC)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B.憲法規定的文化教育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C.我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D.同社會經濟權利一樣,文化教育權利屬于公民的積極收益權
7.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主要表現在(CD)
A.憲法是立國之本、治國之策
B.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基本行為準則
C.憲法是普遍法律制定的基礎與依據
D.與憲法抵觸的一切法律、法規無效
8.司法公正包括:(AB)
A.實體公正B.程序公正
C.證據公正D.立法公正
9.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包括(ACD)
A.罪行法定原則B.罪行相適應原則
C.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D.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10.中國(BC)在本國領域外犯刑法規定之罪,不論罪行輕重,法定刑高低,都適用本國刑法。
A.公民B.國家工作人員
C.軍人D.因公出國的人
1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規定,(ABCD)等應當對實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進行法治教育,必要時可以對加害人、受害人進行心理輔導。
A.殘疾人聯合會B.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C.居民委員會D.村民委員會
12.憲法宣誓詞,我宣誓:(ABC)
A.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
B.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
C.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努力奮斗
D.為建設富強、民主、和諧、法治的*努力奮斗
13.慈善組織應符合下列條件(ABCD)。
A.不以營利為目的B.有自己的名稱和住所
C.有組織章程D.有必要的財產
14.慈善組織、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應當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義務。信息公開應當(BCD)。
A.精煉B.真實C.完整D.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