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青島市即墨鰲山衛,地處青島市‘藍色硅谷’核心區,校園規劃總用地3000畝,教職工住宅規劃總用地720畝,總投資約71億元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今起全面啟用。已經建設完成的一期工程總建筑面積57.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9億元;正在建設的二期工程總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2億元。”這是記者今天上午,從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全面啟用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的。山東大學副校長、青島校區管委會主任張永兵介紹,一個教學設施先進、生活保障充分、信息水平一流、安防措施嚴密的嶄新校區已經全面啟用。
日前,教育部剛剛公布“雙一流”名單,山東大學成功入選。在通氣會上,張永兵介紹:“在山東大學跨越式發展的進程中,青島校區擔負著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先行區和學校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歷史使命,是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引擎。”
山東大學將在青島校區率先構建*的現代大學制度,完善內部治理體系、學科建設體系、教育教學體系、科研創新體系、國際合作體系、人事管理體系和資源配置體系,按照“高端性、集群性、交叉性”的要求,將青島校區打造成為“引領學術前沿的創新型校區、全面開放辦學的國際化校區、深化綜合改革的示范性校區”,建設成為“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培養基地、高端學術和應用技術研究基地、高新技術成果的孵化和產業化基地、高水準的國內外學術交流基地”。
據了解,青島校區今年本科生實際錄取1015人,超額完成招生計劃。從錄取生源情況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類、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法學類、公共管理類等專業生源質量良好,學生報考熱情高漲,進一步奠定了青島校區本科人才培養的基礎。青島校區碩士、博士研究生共計招生847人,分布在33個專業方向上,現已陸續報到進駐。除此之外,今年,青島校區還迎來了來自俄羅斯、美國、印度尼西亞、老撾、蒙古、厄瓜多爾、塔吉克斯坦、也門等28個國家的54名留學生新生入駐,校區國際化辦學氛圍更加濃厚。目前,該校區有本科生315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1250名,留學生100名。
從通氣會上獲悉:隨著山大青島校區全面啟用,一大批高層次人才也已來青島“落戶”。經初步統計,目前將到青島校區全職工作的杰出人才有兩院院士4人,*國家特聘教授10人,“*”特聘教授8人,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人,百千萬國家級人選7人,山東省“泰山學者”26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5人,青年*入選者10名,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3人等。
另外,學校還引入了大批人才。已正式聘任中科院院士焦念志,國際知名哲學家、社會學家貝淡寧教授擔任相關學院院長,美國芝加哥大學講席教授楊大利教授擔任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長。引進大連化物所韓克利、鄧偉僑、李興偉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及其團隊成立分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在青島校區成立“山東大學光-熱輻射研究中心”,引進哈爾濱工業大學*、杰青劉林華教授及其團隊(可與燃煤污染物減排國家工程實驗室整合)。目前有4位院士與青島校區達成明確的合作意向,20余位*、杰青、優青、青年千人、外籍專家等學者的引進洽談正在穩步推進。
在學科建設方面,以現有學科為基礎在青島校區規劃建設生命與健康學科群、信息學科群、環境能源學科群、政法學科群;增量建設海洋學科群和創新轉化學科,成立交叉科學研究院,推動新興交叉學科群建設發展;建設德國學院、山東大學-弗吉尼亞理工跨學科聯合學院及其他國際合作辦學機構。
目前,青島校區一期學科已基本調整到位。六個學院和八個研究機構整建制由山東濟南總校區遷入青島校區,包括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含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等6個學院,以及海洋研究院、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燃煤污染物減排國家工程實驗室、環境研究院、光學高等研究中心、縣域發展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粒子科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8個研究機構。
根據二期建設規劃,校區將繼續深化與國內外諸多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充分利用青島的地緣優勢,面向全球,廣攬人才。新建包括海洋學院、德國學院、創新轉化學院、山東大學-弗吉尼亞理工跨學科聯合學院等4個學院,以及交叉科學研究院、青島金融與財富管理研究院、公共治理研究院、中國海檢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院、微納電子科學與技術研究院、腦與類腦科學研究院、人文研究院、文化遺產研究院等9個科研機構,努力把青島校區建設成為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引擎。
記者看到,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曦園食堂三層已全部開放,配備了180人的飲食服務隊伍,布置3600個餐位,提供中西餐、各地風味小吃約160個主副食品種,一、二層實現錯時供餐,二層供餐中午延長到13:00、晚上延長到19:30,確保上課師生能夠從容用餐。
據介紹,青島校區教職工宿舍2619套已交付使用,部分教職工已裝修入住。學生公寓樓群“鳳凰居”1號-10號共10棟建筑,地上6層,局部4層,建筑面積為131150?,共有宿舍3782間,已全面啟用,公寓樓建有師生交流室、國學課堂、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心理咨詢室、社團活動室、女生形體訓練室、自助廚房等功能室,為學生學習交流提供方便;設有自助洗衣房和開水房,洗衣房配置了洗衣機、洗鞋機、烘干機等,開水房配置了直飲水機,學生可以自己選擇飲用涼水、溫水或開水。學生公寓采用一流的管理模式,設有學生出入身份驗證系統、安全數據分析系統,并實行生活用電智能化管理。
在交通方面,該校區目前配備14座、19座、35座、47座汽車若干,滿足教職工的日常出行和往返火車站的需要;同時,配有商務車及小型轎車共9輛,滿足師生租車需要。醫療保障方面,該校區已在學校“鳳凰居”S3、S4設置了建筑面積2596平方米的校區醫院,由齊魯醫院青島院區派駐的醫護人員實現了24小時值班。此外,校區醫院已與青島即墨急救中心實現聯動,即墨市政府撥款購置的救護車也將于近期到位。
記者特別參觀了該校區“巨大”圖書館,據介紹該館使用面積8.16萬平方米,是目前全國高校單體面積最大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