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期末了,每年這個時候,是我們老師和學生最累的時候,因為枯燥和乏味的復習使我們身心疲憊.那么如何提高復習的效率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復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復習
1、有效復習知識,查漏洞補不足。
全面梳理本學期所學的知識,結合平時作業、練習找到自己知識上的漏洞,為自己制定一個復習計劃,明確自己復習什么,復習的重點是什么。能力強的同學可采用自學的方式進行復習,學習基礎薄弱的同學可請老師進行個別輔導,也可請同學互助,把知識上的漏洞彌補上。
2、養成良好習慣,提高學習質量。
課上學會聽講,注意力集中,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敢于提問。課后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中高年級的同學可以把重點的和不理解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及時向老師、同學請教,弄懂為止。復習期間的作業要獨立思考、認真完成。平時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更要加強學習的自覺性,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中來,不看或少看一點電視節目,改掉懶懶散散的老樣子,只要你付出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獲。
3、勞逸結合,科學用腦。
“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復習階段,有的同學總是廢寢忘食、加班加點地復習功課,用減少睡眠和減少文體活動的方法來增加學習時間,其實,這樣做的害處是很大的。因為持續、緊張的生活和學習,會使自己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思考問題變得緩慢,記憶力明顯下降,致使學習時間長而效率低;相反,如果使大腦得到適當的休息,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要保持心情舒暢。心理學研究證明,誰能在緊張中解脫出來,誰就會在考試中得到好處。
4、不要做激烈的運動,保持平和心態。
克服急躁心態,尤其是課間不打鬧,不做一些危險的游戲,使我們大家的校園安靜下來,為大家創造一個靜心復習的良好環境,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