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咸陽有多少人口
436.61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截至2018年底,咸陽市常住人口436.6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01萬人。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223.85萬人,鄉村常住人口212.76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1.27 %,比上年提高1.01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10.05‰,人口死亡率5.79‰,人口增長率4.26‰。 咸陽市境有漢族和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瑤、土家、哈尼、哈薩克、傣、黎、佤、畬、高山、東鄉、納西、柯爾克孜、土、達斡爾、仫佬、羌、撒拉、仡佬、錫伯、怒、俄羅斯、鄂溫克、裕固、門巴、珞巴35個少數民族。
咸陽市行政區劃一覽表區劃名稱 | 面積 (平方公里) | 郵政編碼 | 行政代碼 | 下轄區域 |
---|---|---|---|---|
秦都區 | 259.4 | 712000 | 610402 | 人民路街道、西蘭路街道、吳家堡街道、渭陽西路街道、陳楊寨街道、古渡街道、灃東街道、釣臺街道、馬泉街道、渭濱街道、雙照街道、馬莊鎮 |
渭城區 | 268.8 | 712000 | 610404 | 中山街道、文匯路街道、新興街道、渭陽街道、渭城街道、窯店街道、正陽街道、周陵街道、底張街道、北杜鎮 |
楊陵區 | 135 | 712100 | 610403 | 楊陵街道、李臺街道、大寨街道、五泉鎮、揉谷鎮 |
興平市 | 508.6 | 713100 | 610481 | 東城街道、西城街道、店張街道、馬嵬街道、西吳街道、趙村鎮、桑鎮、南市鎮、莊頭鎮、南位鎮、湯坊鎮、豐儀鎮、阜寨鎮 |
彬州市 | 1181.1 | 713500 | 610427 | 城關鎮、北極鎮、新民鎮、龍高鎮、小章鎮、永樂鎮、義門鎮、水口鎮、香廟鎮、炭店鎮、韓家鎮、底店鎮、太峪鎮 |
三原縣 | 576.6 | 713800 | 610422 | 城關鎮、高渠發展服務中心、渠岸鎮、安樂鎮、陂西鎮、獨李鎮、大程鎮、西陽鎮、魯橋鎮、徐木發展服務中心、陵前鎮、新興鎮、嵯峨鎮 |
涇陽縣 | 776.8 | 713700 | 610423 | 涇干街道、永樂鎮、云陽鎮、橋底鎮、王橋鎮、口鎮、三渠鎮、太平鎮、高莊鎮、中張鎮、崇文鎮、興隆鎮、安吳鎮 |
乾縣 | 999.6 | 713300 | 610424 | 城關鎮、薛錄鎮、梁村鎮、臨平鎮、姜村鎮、王村鎮、馬連鎮、陽峪鎮、峰陽鎮、注泔鎮、靈源鎮、陽洪鎮、周城鎮、大楊鎮、新陽鎮、梁山鎮 |
禮泉縣 | 1011.3 | 713200 | 610425 | 城關鎮、史德鎮、駿馬鎮、西張堡鎮、阡東鎮、烽火鎮、煙霞鎮、趙鎮、建陵鎮、叱干鎮、南坊鎮、石潭鎮、藥王洞社區、新時社區、昭陵社區、社區服務中心 |
永壽縣 | 887.9 | 713400 | 610426 | 監軍鎮、店頭鎮、常寧鎮、儀井鎮、甘井鎮、馬坊鎮、竇家鎮、御駕宮鎮、渠子鎮、永太鎮、永平鎮 |
長武縣 | 570.3 | 713600 | 610428 | 昭仁鎮、羅峪鄉、冉店鄉、亭口鄉、路家鄉、巨家鄉、棗元鄉、丁家鄉、洪家鄉、馬寨鄉、地掌鄉、彭公鄉、相公鄉、芋園鄉 |
旬邑縣 | 1774.4 | 711300 | 610429 | 城關鎮、土橋鎮、職田鎮、張洪鎮、太村鎮、鄭家鎮、湫坡頭鎮、底廟鎮、丈八寺鎮、馬欄鎮、清塬鎮 |
淳化縣 | 982.5 | 711200 | 610430 | 城關鎮、官莊鎮、馬家鎮、方里鎮、潤鎮、胡家廟鎮、十里塬鎮、卜家鎮、車塢鎮、石橋鎮、鐵王鎮、固賢鎮 |
武功縣 | 392.1 | 712200 | 610431 | 普集鎮、蘇坊鎮、武功鎮、游風鎮、貞元鎮、長寧鎮、小村鎮、大莊鎮 |
二、咸陽城市簡介
咸陽,陜西省地級市,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位于陜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
咸陽是中國大地原點所在地,東鄰省會西安,西接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西北與甘肅接壤。轄2區2市9縣,總面積10189.4平方公里(其中西咸新區644.56平方公里被西安托管,亦未包含楊陵區)。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7.60萬,中心城區人口91.5萬,位居陜西省第三位,僅次于西安、寶雞。
咸陽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市及中華養生文化名城。咸陽擁有陜西中醫藥大學、咸陽師范學院、西藏民族大學(西藏管理)、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陜西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校 。
咸陽身處華夏歷史文化長河的發端,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文物景點達4951處,五陵塬上漢高祖長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漢唐帝王陵寢連綿百里。咸陽孕育了中國的農耕文明,農業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穡。2017年11月,咸陽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7年11月,咸陽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區)。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