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所涉及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法律、人文、歷史、科技、行政、公文寫作、時事政治等公務員、村干部、事業單位、軍轉干等考試中常考的內容。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公共基礎知識的試題及答案,歡迎大家閱讀。
公共基礎知識的試題及答案
1.2017年G20峰會將在()舉行
A.北京B.大連
C.海南D.杭州
2.2015年是亞非會議召開60周年,首屆召開“亞非會議”的地點是()。
A.吉隆坡B.萬隆
C.新加坡D.雅加達
3.2017年1月,*政治局會議首次公開提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_____”。只有增強“四種意識”。才能使我們黨始終成為*的堅強領導核心。
A、規矩意識
B、服務意識
C、優患意識
D、看齊意識
4.截止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共有()個。3月31日前以及當日提交加入申請的國家均已經過多邊征求意見的程序,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A.47B.50C.57D.64
5.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制度改革,用短期財政收入的“減”換取持續發展勢能的“增”,以增值稅享享比例的調整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這一改革思路蘊含的哲理是:
A、想問題、辦事情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B、事情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C、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
D、事物間的聯系是無條件普遍存在的
6.電視節目《大國工匠》講述了8名工匠的故事。他們數十年如一日,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助力“中國制造”的崛起。這啟示著我們:
A、追求高學歷、高收入,以最大程度實現人生價值
B、人生的最大價值在于追求職業技能的極致化
C、只要自強不息、執著追求,就一定能實現人生價值
D、要用勞動創造價值,用堅守鑄造輝煌
7.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中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產能過剩。除鋼鐵行業外,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有色金屬、建材、輕工、紡織、食品等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也相當嚴重。為化解過剩產能,應該:
A.以政府為主導,實現生產要求重新組合配置
B.擴大有效需求,發揮消費對生產的決定作用
C.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促進企業優勝劣汰
D.加快境外投資和產業重組力度,轉移國內過剩產能
8.在中國*中發展民主政治建設法治國家其本質和核心是( )。
A.保障人民當家做主B.國家權力的互相制衡
C.保障公民權利合理分配D.實現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
9.當前,中國共產黨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文化水平必須把握的主線是( )。
A.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B.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C.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D.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10.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推進我國城鎮化的重要途徑是()。
A.取消戶籍限制B.擴大就業C.發展小城鎮D.大力轉移農村勞動力
11.社會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是()。
A.社會保險B.醫療保險C.失業保險D.養老保險
12.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政治發展道路和模式,歸根到底是由這個國家的:
A歷史發展決定的
B性質和國情的
C地理狀況覺得的
D人口素質決定的
13.不屬于緊縮貨幣措施()
A.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B.提高利率
C.購買政府債券D.拋售政府債券
14.市場體系三大支柱()
A商品資本勞動力
B商務技術信息房產
C資本技術和信息勞動力
D生產資料期貨技術和信息
15.用來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標是()
A.CPIB.基尼系數C.恩格爾系數D.GDP
16.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這部分成本,被稱為()
A.可變成本B.不變成本C.固定成本D.流動成本
17.商品的自然屬性是指商品的()
A.價值B.價格C.使用價值D.交換價值
18.從經濟學角度看,任何一種商品的價格都是由()兩方面的因素共同決定的。
A.成本與利潤B.供求C.質量與技術D.供給
19.需求是指消費者(家庭)()。
A.在每一價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某種商品量
B.在市場上能夠購買的商品量
C.實現最大程度滿足所需要購買的商品量
D.以上均不是需求
20.某處長對下屬做思想政治工作,引用孟子的話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也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這是在教育下屬()。
A.要在不同的需要中進行最佳抉擇
B.不同的需要是不能兼顧的
C.要把低層次需要引導到高層次需要上來
D.需求層次高就是思想境界高
【參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B。解析:1955年4月18日至24日,第一次亞非會議(萬隆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這是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事務的大型國際會議。故本題答案選B。
3.【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四種意識的內容,四種意識為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故本題選D。
4.【答案】C。解析:截止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共有57個。3月31日前以及當日提交加入申請的國家均已經過多邊征求意見的程序,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5.【答案】C。解析:事物間的聯系是普退的、有條件的,排除D。題干說的是財政收入與持續發展勢能之間的是一對矛盾關系,從短期來看,財政收入減少,給市場和企業更多的活力,能夠帶來持續發展勢能提升,用短期的減.帶來持續的增,體現的是矛盾雙方相互轉化。故應選C.
6.【答案】D。解析:B的說法錯誤,C的說法過于絕對,故排除。題目中未體現追求高學歷、高收入,A屬于無關項,本題應選C。
7.【答案】C
【考點】政治中特
8.【答案】A。解析:發展*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而其本質和核心就是要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故答案選A。
【考點】政治中特
9.【答案】C。解析: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文化水平的總要求。
明確了一條主線: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
強調了五大建設: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
突出了“三型”要求: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提出了八項任務: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創造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嚴明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
確立了一個目標:確保黨始終成為*的堅強領導核心。
10.【答案】C。解析: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的城鎮化道路。這為我們指明了我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是我國新世紀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我國的城鎮化水平同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速度相比仍處于較低狀態,與發達國家也有相當大的差距.要使全國的城鎮化水平有一個明顯的提高,發展小城鎮不僅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且是推進我國城鎮化的重要途徑.故本題答案為C。
【考點】政治中特*經濟建設城鎮化建設
11.【答案】A。解析:社會保障體系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其中,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是為工薪勞動者在養老、疾病、生育、失業以及遭受職業傷害的情況下,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故本題答案為A。
12.【答案】B
13.【答案】C。解析:緊縮性貨幣政策包括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再貼現率,賣出政府債券和提高利率,而C選項是擴張性貨幣政策措施。故答案為C。
【考點】經濟宏觀經濟宏觀調控貨幣政策
14.【答案】A。解析:市場體系三大支柱是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
【考點】經濟政治經濟學市場體系三大支柱
15.【答案】B。解析:基尼系數是用于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標,當基尼系數越大,代表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基尼系數越小,代表收入分配差距越小。CPI用于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恩格爾系數是衡量國家貧富程度的指標。GDP是國內生產總值,衡量一個國家的總產出水平。故答案為B。
【考點】經濟宏觀經濟學收入分配政策基尼系數
16.【答案】B。解析:生產資本的構成,根據價值的周轉方式不同,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兩種形式,但是題目“用于購買”來看,CD均不符合題意,故不選。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家的預付資本一部分用于購買生產資料,這部分在生產過程中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叫不變資本,而另一部分預付資本用于購買勞動力,在生產過程中發成了價值增殖,叫可變資本。故答案為B。
【考點】經濟政治經濟學資本的構成不變資本
17.【答案】C。解析:商品的使用價值是滿足人民某種需要的屬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故答案為B。
【考點】經濟政治經濟學商品的二因素使用價值
18.【答案】B。解析:商品的價格由供求雙方面決定。故答案為B。
【考點】經濟微觀經濟學價格的決定機制
19.【答案】A。解析:需求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商品的數量。故答案選擇A。
【考點】經濟微觀經濟學需求需求的含義
20.【答案】A。解析:人們經常會面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選擇,每種選擇都會有得有失,所以我們要選擇最佳的需求。所以本題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