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遼寧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攀枝花學院在遼寧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遼寧考生上攀枝花學院的分數在437至531分,位次為74003至1324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遼寧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37至531區間才能上攀枝花學院。
一、遼寧考多少分能上攀枝花學院
1、2022年遼寧考生上攀枝花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374名;
2、2021年遼寧考生上攀枝花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5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234名;
3、2022年遼寧考生上攀枝花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4003名;
4、2021年遼寧考生上攀枝花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5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349名;
5、2020年遼寧考生上攀枝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6895名;
6、2020年遼寧考生上攀枝花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241名;
二、攀枝花學院在遼寧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攀枝花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遼寧 | 歷史 | - | 本科 | 490 | 15374 | 省政府 |
2022 | 遼寧 | 物理 | - | 本科 | 437 | 74003 | 省政府 |
2、2021年攀枝花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遼寧 | 歷史 | - | 本科 | 520 | 16234 | 省政府 |
2021 | 遼寧 | 物理 | - | 本科 | 501 | 43349 | 省政府 |
3、2020年攀枝花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本科 | 444 | 66895 | 省政府 |
2020 | 遼寧 | 文科 | - | 本科 | 531 | 13241 | 省政府 |
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區別
首次志愿投檔錄取結束后,可能會有一些招夠人數的院校,考試院就會公布缺額院校及專業名單,這時候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就可以網上填報征集志愿了。也就是說,征集志愿填報的都是首次志愿錄取結束后的缺額院校及專業。
在填報時應注意對比一下高校的補錄計劃數和該批次的考生人數,以減少競爭性;對要報讀的學校須慎重研究,雖然很多優質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嚴重不足而參加補錄,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過新辦、合辦、調整等方式擴大辦學規模,個別存在名過其實的現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錢買分,更不要因此錯過補錄機會,誤了學業。
什么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是在統一招生完之后就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統招之后補錄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據各個省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征集志愿是給掉檔同學的又一次機會,凡是參加高考的同學應該時刻關注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認真對待,填報第一志愿也應慎重考慮,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樣也應該把最好的選擇填在第一個。
高考平行志愿如何錄取
1、分數優先:每一批次每一階段院校錄取時,高考總分高的考生先于總分較低的考生投檔。
例:甲考生600分,志愿1北京大學、志愿2清華大學、志愿3中國人民大學;乙考生598分,志愿1中國人民大學、志愿2復旦大學,由于甲考生分數高于乙考生,所以甲考生先投檔。
如果甲考生不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但夠中國人民大學分數線,雖然其填在志愿3,甲也是先被投進中國人民大學;雖然乙考生志愿1是中國人民大學,依然在后面投檔,這就是分數高優先投檔。
2、遵循志愿:每個考生所填的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計算機投檔時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順序依次進行檢索。
說明:新高考省份通常有96~100多個志愿,投檔時按照志愿1、志愿2、志愿3、志愿4...順序投檔,直到滿足就投出,都不滿足就掉檔了。所以要把分數最高、最想上的學校專業填在最前面。
3、一次投檔,不再補檔:省考試院在正式投檔前一般會進行多次模擬投檔,看是否有問題,以及和各院校溝通是否需要調整招生計劃等。模擬沒有問題后,會正式投檔,投檔后不再補充投檔,只有在院校沒有錄滿的情況下會組織征集志愿填報。
三、攀枝花學院最新介紹
攀枝花學院是教育部布點在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為主的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坐落于著名的釩鈦之都、陽光花城、康養勝地、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市。 學校始建于1983年,應國家三線建設和西部大開發建設需求而生,由方毅、宋任窮等老一輩革命家倡導,黨和*方毅、費孝通先后題寫“攀枝花大學”校名。1994年與攀枝花教育學院合并,1998年四川省攀枝花衛生學校并入,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改建為本科院校,更名為“攀枝花學院”,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2004年攀枝花市高級技工學校整體劃歸學校,2005年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7年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作為直管附屬醫院劃歸學校管理,2017年攀枝花市中心醫院成為學校第二臨床醫學院,2007年起舉辦研究生教育(與西華大學聯合培養),2017年開始舉辦留學生教育,2018年高質量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 近年來,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綠化模范先進單位”“四川省優秀文明校園”“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示范科研單位”“四川省人才開發先進單位”“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興川戰略人才強省示范基地” “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知識產權優勢培養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現占地1224畝,校舍面積57.4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1.13億元,館藏文獻491.24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46.09萬冊)。下設19個教學單位、1個科研單位、7個教輔單位、18個黨政群團部門、2個下屬法人單位和1個直管三甲附屬醫院(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及研究生、留學生近1.6萬人,中專、技校在校生1567名,成人教育學生3459人。現有在編教職工1083人,其中專任教師948人、碩士以上學位777人(博士學位24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國家級、省級、市級專家116人。 學校辦學定位清晰,目標明確。2018年第二次黨代會確定了新時代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辦學理念是:立德樹人、產教融合、應用為先。辦學類型定位是:應用型;層次定位是: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定位是: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發展目標定位是:建設應用型一流大學;培養目標定位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職業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服務面向定位是:立足攀西,面向西部,輻射全國,重點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服務。發展目標是:全面建成產教融合、轉型發展示范院校,全面開啟建設應用型一流大學新征程。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是全國100所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建設高校,“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第二批合作高校,開設有59個本科專業、41個專科專業,專業設置涵蓋理、工、文、法、經、管、醫、藝、農9個學科門類,形成了以工為主、多學科兼容,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中職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2017年成立全國首個康養學院,2017年成立全國首個**理論教育學院,2018年成立釩鈦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和攀枝花紀檢監察學院(與《廉政瞭望》雜志社、攀枝花市紀檢監察學會聯合共建)。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部級優勢專業15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應用型示范專業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12項、省級精品課程11門。 學校育人體系完備,成效顯著。生源范圍穩定保持在26個省(市、區)以上,臨床醫學納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及研究生、留學生近1.6萬人,中專、技校在校生1567名,成人教育學生3459人。近年來,本科生畢業率和學位授予率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保持在96%以上,連續多年被評為“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建校以來已為社會培養本專科畢業生6萬余人。考研通過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9屆學生畢業率93.8%、總體就業率94.41%。學校擁有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省級大學科技園等實訓實踐平臺7個,構建了完整孵化鏈條。“十三五”期間,投入2000余萬元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孵化學生創業項目110余個,實現創業就業560余人,累計推動26個師生共創項目進入釩鈦科技孵化器孵化。學生在各項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大賽中屢創佳績,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勵2071項,其中國際級13項、國家級194項、省級561項、行業協會1303項;2015年獲全國大學生移動互聯網創業大賽高校第一名,2017年在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國際三等獎,2018年、2019年在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國際二等獎,在全國高校數字藝術作品大賽、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大賽等競賽中獲國家級一等獎。 學校重視科研工作,成果豐碩。是四川省知識產權優勢培育單位、四川省首批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單位。建有市級以上科研平臺43個,其中國家釩鈦檢測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攀枝花釩鈦孵化器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25個,市級科研平臺16個。“十三五”期間,學校承擔科研項目1562項(主持國家級項目9項、省級235項),轉化科技成果52項,創造社會效益12.7億元;獲得專利授權136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50件。在2018年中高知識產權平臺排名中,專利總數居全國第156位,全省第6位,其中發明專利居全省第11位,實用新型專利居全省第7位,外觀專利居全省第1位。學校科研人員以專利“膨潤土粘結劑及其制備方法”為技術支撐,技術入股引進資金2200萬元成立廣西潤興新材料有限公司,成果獲得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合作廣泛。先后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瑞典、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外高校及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等國內高校,在教學、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建立了合作關系。加入了獨聯體鈦協會,與美國杜魯門大學、東密歇根大學、泰國易三倉大學、澳門鏡湖護理學院等簽訂了合作備忘錄。開展了中德、中日護理人才交流項目,獲批四川省引才引智基地1個,承擔2020年度四川省國(境)外高端人才引進項目1項,柔性引進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長明等7人為客座教授或擔任釩鈦國際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成員,全職聘任外籍(含港澳臺)教師10人。8名本科留學生已完成學業順利畢業,現有在讀臨床醫學本科留學生64名。2017年承辦了中國(四川)——尼泊爾衛生醫療人員研修班,是我省首次在成都以外地區承辦的國際醫療衛生培訓交流項目,也是攀枝花市承辦的首個國際交流培訓項目。 學校扎根攀西沃土,成效明顯。深耕“釩鈦+”領域,主動融入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建立了全國首個國際釩鈦學院和國際釩鈦研究院,開展了大功率電子束熔鑄海綿鈦、制備鈦粉、普通鐵基鍍鈦膜等一批重大技術攻關項目;承擔涉及釩鈦方面的市級以上科研課題200多項,獲得釩鈦方面專利100余項、研究成果獎34項,在釩鈦材料研究領域居全省領先地位。緊密對接康養產業發展需求,建成中國攀西康養產業文化基地、攀枝花市陽光康養產業技術研究院和“攀枝花康養職業技能實訓基地”,立足攀西特色生物資源,開發了系列康養產品;著力攀西醫療衛生高地建設,附屬醫院通過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復審,建成國家級“胸痛中心”、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卒中中心、治未病中心。積極開展光熱綜合開發利用、太陽能技術集成研究,先后建成了干熱河谷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科研平臺。創建了以“攀枝花縣域發展論壇”為平臺的校地合作模式,近年來承擔政府委托課題和咨詢項目40余項。扎實開展精準扶貧,2017年、2017年連續被省委、省政府評為“五個一”精準扶貧先進單位。繼續教育事業持續繁榮,輸送畢業生1.3萬余人,培訓15萬余人次。 當前,學校正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融入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產教融合為著力點,全面加強產教融合、轉型發展示范院校建設,全力推動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協調發展,積極打造“自律攀大人”文化品牌,使學校成為川西南、滇西北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區域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