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讀到武漢大學王兆鵬教授的《唐詩排行榜》,感到眼前一亮,異常興奮。這是一部既有傳統深厚理論依據,又處處洋溢著現代學術新意的著作。這部著作從傳播和接受的角度、依詩作影響深度和廣度的標準對有唐三百年間的詩歌第一次進行了令人信服的排行,這種研究方式和文本呈現,無論在理論拓展還是實踐創新方面,都具有開創性意義。
眾所周知,品第批評是中國傳統文學藝術批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出“中國式批評”注重直覺把握和直觀呈現的特點。從漢魏到明清,品第批評的方式,在中國文藝批評史上承流接響,不絕如縷。在“品第批評”這一傳統方式逐漸淡出現代批評家的視野的時候,兆鵬先生的《唐詩排行榜》以鮮活的樣本讓其走出歷史的塵埃,又一次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因而,對于“品第批評”這一古老的文藝批評方式在當代的“復活”,《唐詩排行榜》功莫大焉!
《唐詩排行榜》既有對傳統品第批評方法的合理承繼,更有開拓和創新。傳統的品第批評雖然有著直觀、顯眼的優點,但其品第、分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批評家一己之好惡,缺乏科學的依據和規范的操作流程。與之相比,《唐詩排行榜》在具體品第標準的擇取和操作規程的設置方面比傳統的品第批評模式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以往的文學研究,特別是社會學角度的文學研究,雖然也可以經常見到數據的出現,但這些數據本身并不是作為文學研究的核心因子而存在。而《唐詩排行榜》卻不同,它跳出傳統人文社科觀照的畛域,以數理解析的方式來觀照和研究文學。這種研究,無論是角度還是方法,都是全新的,而且運用得相當成功。可以說,《唐詩排行榜》為傳統的文學研究探索了一條新路徑,開拓了一片新空間,對于當前文學研究界的創新研究,起到了引領和示范的作用。
以往一些文學研究新方法,往往被演繹得頗為復雜,給人以“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在讓人感到高深的同時,也會讓人產生寧可避之不用的想法。而《唐詩排行榜》卻不同,其研究結論雖由一個看似復雜的數學公式計算得出,但經過作者深入淺出的介紹,這個數學公式的各個條項就清楚地展現出來,毫無繁瑣或高深之感,易于掌握,便于操作,其他研究者完全可以依據此一方法、借鑒此一公式,做一些諸如“史學名作排行榜”、“哲學經典排行榜”之類的研究。這就是《唐詩排行榜》“授人以漁”的地方,其理念與方法的創新并不是為了一己之研究,而是為了推動整個學術的拓新與發展,這是《唐詩排行榜》及其研究理念與方法的最為可貴之處。
當然,依據數據為基礎的研究,其研究結果是否科學可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據采樣的全面與否和具體分析過程的科學與否,《唐詩排行榜》從“古代選本”、“現代選本”、“歷代評點”、“當代研究”、“文學史錄入”、“互聯網鏈接”等多個維度來收集和審視數據,同時,又對所收集的各項數據指標進行了標準化處理和加權計算,應該說,其數據覆蓋是有效度和信度的,其具體分析和計算的過程是科學合理的,因而,其研究結論是科學可信的。當然,該書也還有待完善之處,諸如選本的采樣、評點資料的采集,還可以擴大范圍,特別是古代的選本應該多采樣一些。數據的權重,也可以做得更客觀一些。
我們傳統的文學研究者經常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傳統的古典文學研究該如何走入大眾,進而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愿意接受?”在這方面,《唐詩排行榜》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從這一層面而言,《唐詩排行榜》不僅僅是嚴肅的學術著作,更是普及經典的功臣!
《唐詩排行榜》
王兆鵬等著中華書局
唐詩排行榜前十名
第1名《黃鶴樓》崔顥
第2名《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第3名《涼州詞(黃河遠上)》王之渙
第4名《登鸛雀樓》王之渙
第5名《登岳陽樓》杜甫
第6名《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柳宗元
第7名《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第8名《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第9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第10名《蜀道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