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青海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在青海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青�?忌详兾髑嗄曷殬I學院的分數在165至373分,位次為30296至745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青海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65至373區間才能上陜西青年職業學院。
一、青�?级嗌俜帜苌详兾髑嗄曷殬I學院
1、2022年青�?忌详兾髑嗄曷殬I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580名;
2、2021年青�?忌详兾髑嗄曷殬I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296名;
3、2020年青�?忌详兾髑嗄曷殬I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915名;
4、2022年青�?忌详兾髑嗄曷殬I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058名;
5、2021年青�?忌详兾髑嗄曷殬I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045名;
6、2020年青�?忌详兾髑嗄曷殬I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454名;
二、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在青海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270 | 25580 | 省政府 |
2022 | 青海 | 文科 | �?� | 299 | 13058 | 省政府 |
2、2021年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165 | 30296 | 省政府 |
2021 | 青海 | 文科 | �?� | 168 | 17045 | 省政府 |
3、2020年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295 | 20915 | 省政府 |
2020 | 青海 | 文科 | 專科 | 373 | 7454 | 省政府 |
新高考志愿數量多少
新的高考模式不僅在選題上區別于傳統的高考模式,每個省的志愿登記也有很大差異。
一、啟動-2017年執行,新高考改革首批試點省份(二)
1、上海
零志愿批次:3名志愿,4個專業
本科普通補助金:24名志愿,4個專業
專家通用批次:8名志愿,6個專業
2、浙江
普通班:20個專業
普通二類:80個專業
二、2017年啟動-2020年執行,第二批實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四)
1、山東
第一選擇(一行以上):96個專業
第二選擇(雙虛線上方):96個專業
第三選擇(剩余):96個專業
2、天津
本科普通補助金:80個專業
專家通用批次:80個專業
3、北京
本科普通補助金:30名志愿,6個專業
專家通用批次:20名志愿,1個專業
4、海南
本科普通補助金:24名志愿,6個專業
專家通用批次:10名志愿,6個專業
三、2018年啟動-2021年執行,第三批實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八)
1、湖南
本科普通補助金:45名志愿,6個專業
高等職業學院助學金:30名志愿,6個專業
2、湖北
本科普通補助金:45名志愿,6個專業
高職院校審批:20名志愿,6個專業
3、河北
本科普通補助金:96個專業
專家通用批次:96個專業
4、遼寧
本科普通補助金:112個專業
高等職業學院助學金:60個專業
5、重慶
本科普通補助金:96個專業
高等職業學院助學金:96個專業
6、江蘇
本科普通補助金:40名志愿,6個專業
高等職業學院助學金:40名志愿,6個專業
7、福建
本科普通補助金:40名志愿,6個專業
高等職業學院助學金:40名志愿,6個專業
8、粵
本科普通補助金:45名志愿,6個專業
高等職業學院助學金:45名志愿,6個專業
填報平行志愿有什么技巧
1、合理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報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報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高考成績、個人興趣愛好、身體條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范圍中,合理、有序組合院校志愿。
一般來說,平行志愿填報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痹瓌t。
沖一沖: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志愿;
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B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作為C志愿。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某些省份志愿有幾十個上百個,少數幾個亂沖也無妨。
同時各志愿間要拉開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報過高(比如多個平行院校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就可能導致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2、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報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當考生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檔條件時,計算機系統會將考生電子檔案投檔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時填報的專業志愿不要過少。如果考生只報考某些院校的一兩個專業,當考生檔案被投檔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總分或相關科目成績偏低、不服從院校專業調劑、身體條件受限等原因,面臨投檔后被退檔的風險。
三、陜西青年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是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位于歷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與陜西省團校兩塊牌子、一套機構,既舉辦高等職業教育,又承擔陜西省共青團干部及其他青少年工作者的教育培訓任務。 學院由1952年創辦的陜西省團校發展而來。1984年在團干部短期培訓的基礎上正式舉辦大學�?平逃�1988年創建陜西青年干部學院;1994年更名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為獨立設置的成人高等學校,同時保留了陜西省團校的性質、任務和校名;秉承共青團院校的優良傳統和文化內涵,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2003年開始獨立舉辦高等職業教育,2005年正式轉制成立陜西青年職業學院。 自建校以來,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適應社會人才需求,大力培養青年人才,為共青團事業發展、陜西省及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在省內外擁有良好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 學院現有含光、長安兩個校區。含光校區位于西安市中心,毗鄰明代古城墻,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精巧雅致;長安校區位于長安區常寧新區,南依終南山,青山綠水、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為莘莘學子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學院近年先后榮獲西安市文明單位、省級園林式單位、陜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學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按照“對接產業、服務陜西、錯位發展、爭創一流”的建設思路,緊貼市場和產業設置專業,緊密圍繞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以一流專業為龍頭,構建了與區域經濟匹配度高、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特色鮮明的文化、商務、金融、旅游、信息、教育等六大專業鏈群。設有文化傳媒系、財經系、管理系、數字信息技術系、公共事業系、藝術系6個教學系和思想政治課(公共課)教研部、繼續教育中心、培訓部等9個二級教學單位,開設三年制高職招生專業(方向)41個,五年制高職招生專業3個,擁有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一流專業”培育項目兩項,院級重點專業6個。在陜西高職教育系統具有獨特優勢、占有獨特地位。 學院堅持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對接行業職業標準。建有63個高標準實訓室,其中采編與制作生產性實訓基地為國家級實訓基地,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實訓室、旅游管理綜合實訓室為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形成“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先后與180余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確保每個專業都有3個以上校外實踐基地與頂崗實習地點,保證每位學生在校期間都有不少于半年時間開展頂崗實習。積極開展職業技能競賽,鼓勵學生考取各類職業資格證書,實現知識與技能的融合。 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401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現有物流管理省級教學團隊1個。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比73.68%,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占比23.68%,“雙師”素質教師占比77%。近年來,1名教師獲教育部微課競賽一等獎,2名教師獲全國教師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1名教師獲“全省高職課堂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1名教師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骨干”稱號,1名教師獲“陜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標兵”稱號,1名教師獲“陜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稱號。學院教師累計參與并完成各類科研項目2100多項,其中獲獎項目200多項,累計公開發表論文3200多篇。 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特色鮮明。全面系統實施學生“自律、誠信、明禮、敬業、堅韌”為主要內涵的“五大核心素養”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在足額配備專職學生輔導員的基礎上,從專任老師和管理干部中嚴格選配班主任,培養了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學工隊伍。深入開展“知心青苑”工作,常態化開展師生“一對一、面對面”談心談話,推行處級干部聯系班和院領導接待日制度,搭建師生溝通平臺,形成了“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實行學生假期去向登記制度,嚴肅考勤和請銷假制度,推行學工干部走訪學生宿舍和聯系學生家長制度,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級”工作網絡,構建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四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積極營造人人關注心理健康、人人關注自我成長的良好氛圍。 學院充分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著力傳承團校品牌,凝練共青團工作特色。堅持“至誠至堅”校訓,塑造“愛生樂業、德教雙馨”的教風和“慎思敏行、學以致用”的學風,形成了“朝氣蓬勃”的校風。現有宿莽文學社、藍野環保協會、精武協會、博雅傳統文化協會等19個學生社團,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積極向上的社團活動,豐富同學們的課余文化生活,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特長;舉辦讀書勵志實踐活動、社團文化節展演活動、大學生藝術節等多個有影響的品牌活動,使學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并榮獲陜西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全面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設立專門機構,健全長效機制,夯實全員參與、全程指導、全方位服務就業工作模式,著力保障畢業生充分順利就業,不斷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充分調動合作辦學單位的積極性,發揮其在學生崗位鍛煉、技能提升和吸收、推薦學生就業中的重要作用,著力落實畢業生頂崗實習結束后直接受聘入職;持續加強與行業、知名企業聯系,為學生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和空間;豐富就業指導課程,強化就業思政教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應聘入職;加強學院就業信息網站建設,不斷提升線上就業指導、信息供給、政策咨詢等服務功能。舉辦高職教育以來,已累計向社會輸送了3萬余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陜西和西北地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資助政策,堅持將育人與助人相結合,按照“經濟上予以資助,生活上予以照顧,思想上予以引導,學習上予以幫助”的思路,不斷加大學生資助工作力度和受益面,形成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院獎學金、學院特困補助金、生源地助學貸款、義務兵學費補償、生活補貼、社會資助、校內勤工助學、綠色通道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2020年,學院通過獎、貸、助、補、減方式惠及學生達64%以上,總計金額達1500萬元,全方位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 學院的建設與發展始終備受各級領導的關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勛親筆為學校題詞:“實事求是,勤奮學習,把青年培養成為四有新人”;黨和*李克強、王兆國、劉延東、李建國、陳宗興、周強等先后來校視察,對學校改革、建設與發展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近70年來,學院始終緊扣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主題,從單純的團干部教育培訓發展為目前以團干部培訓、管理服務類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特色的高等職業院校。2010年順利通過教育部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當前,按照新的規劃和戰略思路,全體師生正為創建省內一流高等職業院校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