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東新高考96個平行志愿如何分配
考生可自由搭配學校和專業的組合,新高考不再需要像過去一樣填報同一學校下的幾個專業。而這96個志愿不需要全部填寫,同學們還是需要根據自己的選擇填寫數字。
如果要填寫A校專業1和B校專業2,填寫申請表時需要填寫“專業1+學校A”、《專業2+校B》。也可以同時申請同一所學校的不同專業,比如你要填寫A學校的專業1和A學校的專業2,填寫申請表時需要填寫“專業1+學校A”、《專業2+校A》。
新高考同專業也可報不同學校,比如你要填寫某個專業的不同學校,比如A學校的專業1和B學校的專業1,你需要這樣填寫“專業1+學校A”、《專業1+校B》。
2、高考志愿填報需要考量哪些要素
學校的選擇
現在的高考志愿填報都是出了考試成績之后開始填報志愿,中間時間不會相隔太久,所以首先建議同學們可以在高考完之后就先了解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學校。
那么在知道成績之后,我們如何選擇學校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是根據你自己的分數篩選出你可能上的一些比較好的學校。這時候需要用到的就是在高考之后學校會讓你們買的一本關于志愿填報的書,非常厚一本,里面有所有學校的歷年分數線等等相關信息。
如果說你覺得歷年的分數線可能會差別很大的話,那么還有一個小妙招,就是看省市排名,通常一個學校在一個省市招收的學生的排名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時候,你就可以拿起你的筆,將你所有可能上的比較好的學校都圈出來(只要有可能的都畫出來)。
第二就是把你畫出來的這些學校,都去網上了解一下,途徑主要是:官網、宣講會、學校招生電話、你的高中老師等等。
內容主要包括:學校所在城市的環境,氣候,學校綜合實力,專業設置等方面。然后排除一些你確定以及肯定一定不會去的學校,剩下的就是你的學校選擇大名單了。
地域的選擇
篩選出了一些學校之后,很多家長和同學都會考慮的是一個地域因素,這個不作為決定性因素,但是也對于學校的選擇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像“西交大”、“哈工大”等這一類的學校,在工科上也算得上是很好的學校了,但是一個在西北,一個在東北,氣候都不是那么的宜人,所以很多同學也不愿意去這樣的類似的學校。
其次是關于去“北上廣”的問題,一部分同學比較偏好在家附近的城市上大學,一部分同學則是想去外地上大學。那么如果你的想法是想要出去看看,去外面的地方上大學,那么“北上廣”當然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因為通常在一個地方上學,你可以感受到的并不只是這一個學校帶給你的認知,而是整個城市環境對你的整個世界觀價值觀的影響。
并且如果你畢業之后想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工作,想接觸更好的工作環境、工作伙伴,那么當地學校畢業是具有一定優勢的,因為學校他的認知度都是有一定的輻射范圍的。比如北京有“清北人師”等。
所以!如果想去追尋更廣闊的世界,可以考慮去更發達的城市。
專業的選擇
專業可以一定程度上說決定你今后的人生道路是怎樣的,從事什么樣的行業,有什么樣的工作生活。那么在你選擇好幾所心儀的學校之后,怎么填報專業呢?
首先當然是興趣第一。大學都有一句話就是“只要專業選得好,回回期末勝高考”,所以如果你非常不喜歡這個專業,那可以說是很悲慘了(當然同學們都不太了解這些專業可能也談不上喜歡,但是只要不是非常的抵觸也就行啦),千萬不要因為某些專業熱門,然后就不管不顧的就報了,還是應該結合自身的喜好和學習特點來決定報哪些專業。
專業有了大概的幾個選擇之后,在填報的時候,學姐要提醒同學們同一所學校的不同專業他的錄取分數線也是不同的,所以盡可能的把可能性高的寫在第一志愿。
再者對于服從調劑的問題,如果你不是非這個專業不上,學姐還是建議大家服從調劑,保守地說,即使上不了那個專業,至少還可以上那個學校,進去之后再根據自己的興趣轉專業也是可以的,很多學校換專業還是比較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