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高考政策在不斷的變化,但是學生應該放平心態,認真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實力,這樣才能順利通過越來越高的門檻,實現自己的大學夢。2022年陜西高考復讀政策尚未更新,下面是往年整理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一、陜西高考復讀政策
目前陜西省沒有出臺關于高考不能復讀的政策,所以同學們不用過度擔心,還是可以選擇復讀。復讀學校也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公辦高中,私立高中,補習學校都是可以的。當然較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陜西省秦學教育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伊頓教育補習學校,高率,嚴格管理,助力學生圓夢大學!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學校。
那么新高考下復讀的政策都有哪些呢?
1.目前頒布的通知中,只是指出不允許公辦學校招收復讀生,而不是不允許學生復讀。
2.而自2001年起,教育部就取消了普通高考年齡和次數的限制,所以我們可以經常看見高齡老人多次參加高考的新聞。這就意味著想復讀的學生完全不用擔心不滿足高考條件。
3.值得注意的是,明年起復讀生就不能跨市借考了,從2021年起,廣東省戶籍的往屆生一律都要回戶籍所在地報考。
復讀需要重考學考
答:考試院近日在互動交流中回應:如果高三生復讀,他以前的學考成績還可以使用,但他需要根據新高考模式選科并確定要參加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科目。
假設某同學今年是理科生(已有政史地學考等級,沒有物化生學考等級),明年復讀的選考科目是理化生,那么根據參加選擇性考試其對應的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科目要合格的原則,那么這位學生還需參加理化生科目的學考考試;如果他選擇的是物理、生物學和地理,那么,他還需要參加物理和生物學的學考考試。以此類推。
政策考試科目改革:語、數、外三科考試;物理、歷史二選一;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選二。
政策給應屆高考生提供了更多選擇,對往屆生來說,理科就選語數外理化生,文科就選語數外史地政,這既能保持前期一年的復習優勢,又能避開的競爭壓力,是有利且可行的一面。
新高考教材的要求素養未變,考試大范圍、大方向未變,更注重基礎回歸。科目難度變化主要體現在數學上。數學不分文理科,考試范圍在原理科基礎上刪除算法框圖、三視圖、命題、選講內容。因此,對于理科生來說,新高考數學考試范圍變小,難度也可能降低。文科數學在原來基礎上增加了空間向量,排列組合,概率與統計,貌似在原文科數學基礎上增加了內容,競爭難度略有加大。
在大學招生方面,新舊高考相比,各大學向傳統文、理科招生的有增無減,而選擇原理科(選考理化生)、原文科(選考政史地)學科人數將在程度上減少。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開始,北大、清華、人大等36所“雙大學”實施“強基計劃”�!皬娀唷睍诟呖忌暇考生中劃取錄取人數的3倍以上進行“校測”,較終確定錄取名單,這樣就會降低上線分數。如果你2020年高考分數與“雙大學”要求的差距不是太大,你可以在復讀時鞏固原有的知識,比應屆生抽出更多的時間針對“強基計劃”進行準備,你完全有可能通過“強基計劃”進入心儀已久的高校。
二、復讀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一、要注意調整心態
對高考復讀生來說,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一半。根據多年對復讀生的觀察和研究,復讀生首先必須盡快走出高考失敗的陰影。如果長時間沉浸于自己沒有考好的沮喪中,經常悶悶不樂,勢必對復讀成功造成巨大的傷害。其次,應考慮選擇復讀的直接成本。家庭所付的學費和自己一年的青春,回報則是一次新的前途和命運的選擇機會。
二、要善于總結反思
高考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的原因。考生選擇復讀前,一定要好好地總結一下這幾年高中學習的經驗與教訓。對當年各學科考試失誤的知識點進行分析,找準復讀期間重點攻克的方向。
三、要學會科學規劃
首先,要確立合理的奮斗目標。根據我們多年對復讀生的研究,復讀一年考生提分的平均幅度在40至80分之間。應屆生復讀一年平均提分在70分左右,往屆生重讀一年平均提分在50分左右。因此,復讀生在確定成績提升目標時,切忌過于樂觀,而忽視客觀規律。其次,要將目標具體到每個學科。系統地分析各學科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可能提高的空間落實到單元和章節,確定努力學習的重點。
四、要掌握學習方法
學法不當是高考失利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記憶質量,就要及時復習。當然,學習方法也要因人而異,不能一刀切。在學習中,還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要根據學校的作息,合理地規劃。
五、要注重持之以恒
有的復讀生認為自己沒考好是沒有發揮好,并非知識掌握不牢,寄希望于考試時臨場發揮。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復讀生與應屆生不同,所有的考試內容都似曾相識,好像都懂,其實不然。所以選擇復讀的學生,都要有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
六、要用心選好學校
考生和家長在選取擇復讀學校時,要做到“三看一比較”。一看學校品牌,二看師資水平,三看學校管理,還要比較一下哪所學校更適合你的學習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