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上海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四川輕化工大學在上海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上海考生上四川輕化工大學的分數在400至437分,位次為36413至2976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上海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00至437區間才能上四川輕化工大學。
一、上海考多少分能上四川輕化工大學
1、2022年上海考生上四川輕化工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413名;
2、2022年上海考生上四川輕化工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115名;
3、2022年上海考生上四川輕化工大學:綜合(生 或 史 或 政)最低分需要4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768名;
4、2021年上海考生上四川輕化工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547名;
5、2021年上海考生上四川輕化工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871名;
6、2020年上海考生上四川輕化工大學(03):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287名;
7、2020年上海考生上四川輕化工大學(01):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075名;
8、2020年上海考生上四川輕化工大學(02):綜合(史 或 政 或 生)最低分需要4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881名;
二、四川輕化工大學在上海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四川輕化工大學在上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上海 | 綜合 | 物 | 本科 | 400 | 36413 | 省政府 |
2022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02 | 36115 | 省政府 |
2022 | 上海 | 綜合 | 生 或 史 或 政 | 本科 | 441 | 29768 | 省政府 |
2、2021年四川輕化工大學在上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上海 | 綜合 | 物 | 本科 | 425 | 31547 | 省政府 |
2021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34 | 29871 | 省政府 |
3、2020年四川輕化工大學在上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上海 | 綜合 | 物 | 本科 | 407 | 35287 | 省政府 |
2020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31 | 31075 | 省政府 |
2020 | 上海 | 綜合 | 史 或 政 或 生 | 本科 | 437 | 29881 | 省政府 |
高考平行志愿如何錄取
1、分數優先:每一批次每一階段院校錄取時,高考總分高的考生先于總分較低的考生投檔。
例:甲考生600分,志愿1北京大學、志愿2清華大學、志愿3中國人民大學;乙考生598分,志愿1中國人民大學、志愿2復旦大學,由于甲考生分數高于乙考生,所以甲考生先投檔。
如果甲考生不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但夠中國人民大學分數線,雖然其填在志愿3,甲也是先被投進中國人民大學;雖然乙考生志愿1是中國人民大學,依然在后面投檔,這就是分數高優先投檔。
2、遵循志愿:每個考生所填的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計算機投檔時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順序依次進行檢索。
說明:新高考省份通常有96~100多個志愿,投檔時按照志愿1、志愿2、志愿3、志愿4...順序投檔,直到滿足就投出,都不滿足就掉檔了。所以要把分數最高、最想上的學校專業填在最前面。
3、一次投檔,不再補檔:省考試院在正式投檔前一般會進行多次模擬投檔,看是否有問題,以及和各院校溝通是否需要調整招生計劃等。模擬沒有問題后,會正式投檔,投檔后不再補充投檔,只有在院校沒有錄滿的情況下會組織征集志愿填報。
專科提前批有哪些類型院校
第一類:軍事院校、軍事院校無軍籍學員計劃、國防生計劃(專科);比如∶解放軍電子工程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等。
第二類:公安、政法院校或專業(專科);比如: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等。
第三類:航海院校或專業(專科);比如:青島遠洋船員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航海學院等。
第四類:師范院校或專業(專科);比如:東北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等。
第五類:體育類提前錄取公辦專科院校、體育類提前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專科院校;比如:武漢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
第六類:藝術類提前錄取公辦專科院校、藝術類提前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專科院校;比如: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
第七類:其他院校(專科),包括國際關系學院(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技術)、外交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上海海關學院等。
三、四川輕化工大學最新介紹
四川輕化工大學是一所工學、理學、管理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法學、經濟學等九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具有五十余年本科、近二十年研究生教育歷程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學校坐落在兩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貢市和宜賓市,擁有李白河、匯東、宜賓三個校區。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教育傳統優秀,連續兩次獲得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四川省首批創新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示范科研單位、中國酒業協會授牌與五糧液集團共建的“中國白酒學院”。 歷史沿革:學校是一所“三線建設”西遷的本科高校,于1965年響應毛澤東主席號召、周恩來總理批示,將原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的部分保密專業西遷至四川自貢市,從上海總部抽調精干力量,從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借調部分科研人員,組建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對外稱之為“652”工程。1979年學校更名為四川化工學院,1983年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學院,2003年四校合并組建為四川理工學院,2018年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大學。 回眸過去,篳路藍縷,勵精圖治,玉汝于成。經過56年的辦學歷程,學校“立足四川、服務西南、面向全國、胸懷世界,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定位明確,提出了建設“創新大學、開放大學、智慧大學、和諧大學”的目標任務,確立了“研學結合、產教融合、特色發展”的發展戰略,提出了“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敢于擔當、追求卓越,跨越發展”的發展理念,凝練出了“胸懷天下之家國情懷,舍我其誰之使命擔當,自強不息之開拓奮進”的“652”精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辦學思想體系。 基礎建設:學校環境優美,風景如畫,是學生奠基人生夢想、教師實現學術抱負的理想之地。美輪美奐的宜賓校區被譽為“宜賓旅游打卡圣地”,宏偉現代的自貢李白河校區被稱為“別人家的大學”。學校占地面積4600余畝,建筑面積160多萬平方米,國有資產總值近百億元。目前圖書紙質文獻總量290余萬冊,中外文獻數據庫76個,電子資源本地鏡像50T,折合電子資源500余萬冊。 師資隊伍:學校擁有一支業務精湛、奮發有為、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2322人,其中,專任教師1763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近4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比80.2%;現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等省部級以上專家80人次;聘請特聘教授、兼職教授、客座教授1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3人,國家重點人才計劃特聘專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 學科建設: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擁有化學工藝、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發酵工程等3個四川省重點學科;現有化學工程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數學等7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涵蓋34個二級學科;有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機械、材料與化工、法律碩士、教育碩士、藝術碩士、會計碩士、農業碩士等9個專業學位類別,涵蓋18個專業學位領域。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了基礎寬厚、文理交融、突出應用與創新的辦學特色。以省級重點學科發酵工程,形成了優勢突出的食品與輕工學科群,被業界譽為“中國白酒人才培養的搖籃”“中國白酒高端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以化學工程與技術,構建起以化工、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環境與安全、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支撐化學工業發展的學科群。創新成果“有機氟單體及高性能氟聚合物產業化新技術開發”獲得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以控制科學與工程,構建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支撐智能檢測、智能信息處理和智能控制的學科群;以藝術學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設計”學科方向,引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彩燈文化產業的傳承與發展,已成為支撐“自貢彩燈”文化品牌和產業不斷做大做強的重要人力資源保障。 人才培養:求知在川輕化,成才在川輕化。學校現有24個學院,77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留學生等4.2萬人。 學校現有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1個省級一流專業,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9個省級“卓越計劃”教育培養專業,4個省級應用型示范專業;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3個省級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門省級應用型示范課程,1門國家一流課程,19門省級一流課程,9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6門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范課程。 學校從嚴施教,推行本科教學質量“11258”量化指標考核,整體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系統推進中國白酒學院、彩燈學院、鹽幫美食學院等特色產業學院建設,打造校企協同育人共同體,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社會適應性強、基礎扎實、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近年來,在校學生參加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各類競賽活動,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3000余項。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5%,得到社會高度認可,是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 半個世紀來,學校共培養了20余萬畢業生,涌現出如中科院院士顏德岳、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良等一大批在科學界、企業界、教育界成就斐然的杰出校友。 科學研究:四川輕化工大學科研實力雄厚,成績斐然。學校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10余項、省部級科研項目近1100項。到位科研經費從2015年的2000萬元增長到2018、2019連續兩年穩居“億元俱樂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3項、市廳級科技成果獎251項;出版學術著作260余部,獲得授權專利821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408項),發表學術論文9304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543篇)。 學校擁有國家級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創新中心、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擁有釀酒生物技術及應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人工智能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材料腐蝕與防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中國鹽文化研究中心、川酒發展研究中心等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民俗燈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四川省創新團隊5個;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四川省工程實驗室2個;四川省產業技術研究院2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四川省旅游科研重點基地1個;四川省知識產權教育培訓基地1個;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4個;四川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8個。 近年來,學校積極建設新型特色研究機構和智庫,獲批了國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創新中心”“四川省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大數據可視分析技術工程實驗室”“高技術產業融合發展研究院”,省市廳共建“川南加速器應用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印巴研究中心”,密切技術、人才、資本的合作,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急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社會服務:學校始終堅持“學科支撐產業、專業服務行業”的理念,凝智聚力,積極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學校先后與省內外10余個市級人民政府,與五糧液、瀘州老窖、中昊集團晨光化工研究院、華西能源等100多家知名企業簽訂了全面戰略協議和產學研合作協議,全面開展人才培養與科技攻關合作,以建設特色產業學院、研究機構、成立產業聯盟等形式,與行業企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高水平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近年來,承擔橫向項目2100余項,解決了一大批企業技術難題,如與中昊晨光合作的研究成果“有機氟單體及高性能氟聚合物產業化新技術開發”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解決四川久大制鹽有限責任公司真空制鹽關鍵設備腐蝕問題的成果,獲“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與自貢長城硬面材料、自貢硬質合金合作的研究成果“面向綠色再制造的鎢基表面材料開發及產業化”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學校科技轉移轉化成果有力支撐了地方經濟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合作交流:學校秉承開放辦學理念,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活動,與世界上20多個國家50余所國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