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
三新: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一高: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立足新發展階段,這是解決發展的路徑問題。五中全會的召開,恰逢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在望,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貫徹新發展理念,這是解決發展的思路問題。新發展理念??創新、開放、綠色、協調、共享,雖然不是五中全會的首創,但是《建議》通盤貫徹了新發展理念。
構建新發展格局,這是解決發展的方式問題。《建議》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我國新階段要求、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是發展的要求和目標,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最終要服務于高質量發展。
新發展理念--創新、開放、綠色、協調、共享,雖然不是五中全會的首創,但是《建議》通盤貫徹了新發展理念。
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系正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轉換為現在的更加復雜多變,中國應對的是這樣一個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凸顯的發展格局。討論世界經濟新格局與中國經濟“雙循環”可以從兩個問題入手:
一是怎么認識世界經濟新格局的“五個并存”:全球化放慢與數字全球化加快并存,貿易保護主義和高標準規則并存,世界經濟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相互干擾交織并存,世界經濟的結構性困境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不同步并存。
二是怎么理解雙循環。“三新一高”是指中國經濟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最后立足于高質量發展。“三新”是為了最后這一個“高”,即從原來單一地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轉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經濟發展新格局。
三個問題需要討論:
經濟恢復已經達到了什么程度;目前的恢復性增長主要靠什么;可持續性怎樣。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恢復性增長很明顯,但全球經濟發展仍不平衡,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恢復性增長現在主要依靠的是量化寬松政策、財政刺激政策和刺激消費措施。
恢復性增長的可持續性受通脹預期上升、大中小企業嚴重分化、消費恢復性反彈后勁不足、政府債務等四個因素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