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它主要的風俗和文化包括這樣幾個內容。
1、建筑風俗
布依族民居有樓房、半樓房和平房數種。半樓房通常采取后半部是平房,前半部是樓房,或左半部是平房,右半部是樓房的建筑格局。樓房和半樓房建筑是布依族傳統建筑形式。
2、飲食風俗
布依族人民以大米為主食,兼食玉米、小麥、紅稗、蕎麥等。尤喜糯食,并有多種制作方法,如制成糍粑、圓糖粑、耳塊粑、枕頭粽和三角粽等。逢年過節,必食糯米飯,并以糯米粑贈送親友。
3、服飾風俗
布依族服飾多為青、藍、白等色為主。男子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及長褲。老人多著長衫。20世紀70年代后男子服飾與漢裝無異。婦女服飾式樣頗多,鎮寧、關嶺、普定、六盤水一帶仍保存布依族較古老的服飾。
4、家庭地位風俗
布依族家庭實行父系家長制。家長有支配家中經濟和指揮成員的權力。男性長輩皆受尊敬,為人正直者更有威望。婦女的地位低于男子,寡婦可以繼承財產,如再嫁則不能繼承。
布依族服飾特點:
布依族男女多喜歡穿藍、青、黑、白等色布衣服。青壯年男子多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衣)和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對襟短衣或長衫。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藍黑色百褶長裙,有的喜歡在衣服上繡花,有的喜歡用白毛巾包頭,帶銀質手鐲、耳環、項圈等飾物。
一、特點:
惠水、長順一帶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長褲,系繡花圍兜,頭裹家織格子布包帕。花溪一帶少女衣褲上飾有“欄干”,系圍腰,戴頭帕,辮子盤壓頭帕上。鎮寧扁擔山一帶的婦女的上裝為大襟短衣,下裝百褶大筒裙,上衣的領口、盤肩、衣袖都鑲有“欄干”(即花邊),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藍花的蠟染布,她們習慣一次套穿幾條裙子,系一條黑色鑲花邊的圍腰帶。婚前頭盤發辮,戴結花頭巾;婚后則改戴“假殼”,用青布和筍殼做成。在羅甸、望謨等地的布依族婦女,都穿大襟寬袖的短上衣和長褲。晴隆、花溪等地的婦女穿長到膝部的大襟短上衣和長褲,衣襟、領口、褲腳鑲有花邊,系繡有花卉圖案的圍腰,她們頭上大多纏有青色花格頭巾,有的腳上還穿細尖尖而朝上翹的繡花鞋,也有的穿細耳草鞋。都勻、獨山、安龍等縣部分地區布依族婦女的服裝和漢族婦女基本相同。布依族婦女喜戴銀手鐲或骨手鐲,戒指、銀簪、項圈等飾品。一些布依族老年婦女仍保留傳統服飾,頭纏籃色包布,身穿青色無領對襟短衣,身大袖寬,衣縫、下角分別鑲繡花邊及滾邊。下身多穿藍黑色百褶長裙,有的系青布圍腰或繡花圍裙,腳穿精美翹鼻子滿繡花鞋,整套服裝集紡織、印染、挑花、刺繡于一體。中年婦女的包頭有的已用白毛巾代替,上衣已改穿有領大襟衣,并在沿左衽前下方鑲嵌兩三道帶色布邊,領前結扣處喜用銀泡紐扣作裝飾,袖口仍保留傳統的古老風格,下身已改穿長褲,腳上滿花鞋變成了半爿型或鞋尖處繡小花,改裝后顯得潔凈淡雅,古樸端莊。未婚女青年服飾大體與中年婦女相似,但喜歡在包頭布末端鑲繡鮮艷花紋圖案,埋露在頭頂上方與護發頭簪之間。每逢節日、宴會,婦女喜佩戴各式各樣耳環、戒指、項圈、發墜和手鐲等銀飾。
二、服飾內涵:
布依族服飾也反映了其傳統文化心態及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每逢節日,布依族人民就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服飾展示出來,作為美的競賽。男女青年在表示愛慕時,姑娘們常用自織的布匹和衣服、手帕、鞋等
一、世界各個國家的元旦風俗有哪些
1、日本日本在元旦的時候,會送一條有自己名字的圍巾,給覺得重要的人留作紀念。2、朝鮮元旦這天,朝鮮家家戶戶都會吃糯米加松子、棗泥、蜂蜜煮成的甜飯,象征新的.一年過得甜蜜、萬事如意。3、伊朗元旦的前一天,伊朗的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干柴,到了晚上,全家人把干柴點燃,然后家人依次從火上跳過去,表示來年可免除疾病之害,給全家人帶來幸福。4、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在元旦這天,大家都會穿上新衣服拜訪親友,以此懺悔...查看更多
二、關于元旦的傳統風俗文化
韓國:韓國人在元旦這一天,全家除了團聚飯宴外,還要進行祭祀祈禱等活動。男孩子多半去放風箏,女孩子則跳跳板。美國:美國的除夕之夜,人們在外開篝火晚會。夜十二點,大家一起把舊物扔進火里燒掉,并圍火歌舞,狂歡至黎明。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慶祝的主要節日之一。但在美國,新年遠不如感恩節或圣誕節那樣熱鬧。美國人過新年。最熱鬧的是除夕晚上。是夜,各地教堂都舉行隆重的禮拜活動。人們聚集在教堂、街頭或廣場,唱詩、祈禱...查看更多
三、簡單介紹元旦由來及各國的的風俗習慣
【元旦簡介】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即1月1日)。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后,元旦一詞便專用于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由來】一、中國元旦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查看更多
四、一般春節期間有什么風俗活動
1、掃塵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年前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春節的...查看更多
五、春節有什么風俗 一般傳統吃什么
一、新春掃塵據《呂氏春秋》記載,早在堯舜時代,我國就已經有春節掃塵的習俗。因為“塵”與“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就賦予了新的含義,有“除陳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地出門。二、貼對聯、福字、門神春節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們會踩著凳子,拿著糨糊和刷子,往門上貼對聯,然后讓下面的大人看看貼的是否端正。有的還橫批,貼于門楣的橫頭上,對聯貼在門的左右兩邊。還有的在屋門、墻壁、門楣上貼福字,寄托人...查看更多
六、中國傳統春節有什么風俗和禁忌
春節習俗:貼春聯:俗稱門對子。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春聯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郁壘”二神名,以驅鬼避邪。每逢春節,人們總要用新桃符替換舊挑符。王安石“千門萬戶除舊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說的就是這件事。放鞭炮: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們...查看更多
七、小學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600字精選
家鄉的民風民俗六年級作文600字一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我家紹興的民風和民俗吧。紹興是水鄉,魚米之鄉,我們紹興有許多風俗和特產,都是很好玩、很有趣的。這里的風俗是相當有趣的。正月十五的時候要鬧元宵的所謂鬧元宵就是看花燈、猜燈謎。在四月一日是我們的愚人節,在這一天里,就是要開開心心得過,無論怎樣也不能生氣,尤其是上當受騙是,比如別人約你吃飯,到了相約的時間,別人還沒來,你只...查看更多
八、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優秀范文推薦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春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定是會做一大桌子好菜的。對于我來說,安徽的美食是我記憶中最為深刻的家鄉風俗。在這眾多美食之中,最符合我口味的當是白白胖胖的米粑了。它的做法我略知一二,也和奶奶實踐過幾回。第一步不消說,用水與面粉充分糅合成鼓鼓囊囊的大面團子,那外形跟吃撐了的“年畫娃娃”有得一比。第二步便是捏皮了。跟“隔壁”那餃子不同,米粑的皮像是放大了幾十倍,并且要靠人工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查看更多
九、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精彩的開頭結尾
家鄉的風俗開頭和結尾摘抄素材一深秋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一群群大雁飛向溫暖的南方,果園里的果子被摘光了,樹上光禿禿的,地上鋪滿了落葉,田野里的稻子收割了,原本金黃的海洋變得只剩下了灰色的泥土。但是,在我的家鄉里,確實另一番景象。農家院子里卻非常熱鬧,因為我看到人們正忙著曬秋天的果實呢!家家戶戶的水泥曬場上鋪滿了金黃的稻子,粒粒飽滿的稻谷享受著陽光的溫暖,人們每過三十分鐘用曬谷板給它們翻個面,這樣每...查看更多
十、我知道的風俗普通話三分鐘精彩的演講
第一篇:我知道的風俗普通話三分鐘演講稿大家好!春節是所有節日中規模最 大,禮儀最 隆重的節日,過春節又叫“過節”。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人,都會盡量趕回來跟家人團聚,過一個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快樂年。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把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整理得整整齊齊,是我國人民素有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