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數量的變化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比如青海有多少人口?青海多少外來人員及流動人口?以下是小編收集的人口的相關數據,僅供參考。
一、青海總共有多少人口
2022年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還沒有公布,以下是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相關數據。
青海全省常住人口共5923957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增加297235人,增長5.28%,年平均增長率0.52%。2010-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家庭戶規模縮小。全省共有家庭戶1965893戶,家庭戶人口為5493942人;集體戶113382戶,集體戶人口為430015人。比2010年,家庭戶戶數增加436853戶,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減少0.67人。
少數民族人口占比上升。全省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2993534人,占50.53%;各少數民族人口2930423人,占49.47%。與2010年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0018人,增長0.34%,占比下降2.49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287217人,增長10.87%,占比上升2.49個百分點。
城鎮人口比重上升。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559363人,占60.0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364594人,占39.92%。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1043105人,鄉村人口減少745870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5.36個百分點。
人口性別結構持續改善。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033846人,占51.21%;女性人口為2890111人,占48.7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4.97,比2010年下降2.43。
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全省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232956人,占20.81%;15-59歲人口為3971599人,占67.04%;60歲及以上人口為719402人,占12.15%(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514093人,占8.68%)。與2010年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0.11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2.59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70個百分點。
受教育狀況不斷改善。全省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881494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626038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1442149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1938626人。與2010年相比,每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62人上升為1488人,1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文盲率下降2.29個百分點。
流動人口規模不斷增大。全省常住人口中,人戶分離人口2070660人。與2010年相比,人戶分離人口增加929706人,增長81.48%;流動人口增加613092人,增長61.74%。
二、青海的簡單介紹
青海省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全省均屬青藏高原范圍內。因境內有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省會西寧。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江河源頭”,又稱“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青海北部和東部同甘肅省相接,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南部和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毗連,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是連接西藏、新疆與內地的紐帶。
青海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山脈縱橫,層巒疊嶂,湖泊眾多,峽谷、盆地遍布。祁連山、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脈橫亙境內。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柴達木盆地以“聚寶盆”著稱于世。全省地貌復雜多樣,是農業區和牧區的分水嶺,兼具了青藏高原、內陸干旱盆地和黃土高原的三種地形地貌。
青海匯聚了大陸季風性氣候、內陸干旱氣候和青藏高原氣候的三種氣候形態。這里既有高原的博大、大漠的廣袤,也有河谷的富庶和水鄉的旖旎。地區間差異大,垂直變化明顯。其氣候特征是: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冬季漫長、夏季涼爽;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降水量少,地域差異大,東部雨水較多,西部干燥多風,缺氧、寒冷。青海省境內各地區年平均氣溫-5.1℃~9.0℃,降水量15~750毫米,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