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數量的變化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比如徐州有多少人口?徐州多少外來人員及流動人口?以下是小編收集的人口的相關數據,僅供參考。
一、徐州總共有多少人口
2022年徐州市最新人口數量統計,常住人口為902.85萬,戶籍人口1035.29萬,在江蘇省位居第三,在全國排在第31位。
二、徐州的簡單介紹
徐州古稱彭城,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和2600多年的建城史。全市總面積117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2.85萬,現轄2市(新沂、邳州)、3縣(豐縣、沛縣、睢寧縣)、5區(云龍、鼓樓、泉山、銅山、賈汪)、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近年來,徐州先后躋身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安全城市,成功摘得聯合國人居獎殊榮,三次躋身“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徐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徐州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勝跡浩繁,是“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享有“兩漢文化看徐州”的美譽。以漢墓、漢畫像石、漢兵馬俑為代表的“漢代三絕”名揚海內外。徐州出土了數量眾多的漢兵馬俑,與秦俑寫實的風格相對應,徐州的漢兵馬俑用寫意的手法,將漢代兵士的神態、表情,甚至是內心活動都惟妙惟肖的刻畫出來。數以千計生動傳神的漢兵馬俑,宛如一支威武雄壯的漢代軍陣穿越了歷史的時空,展現在世人面前。除兩漢文化勝跡之外,項羽“戲馬臺”、劉邦“大風歌碑”、蘇軾“放鶴亭”、北魏“大石佛”、唐代“燕子樓”,以及明清“城下城”遺址等歷史勝跡遍布全市,使徐州這座古城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和獨特魅力。
徐州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徐州地處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擁有承東接西、溝通南北、雙向開放、梯度推進的戰略區位優勢,是江蘇省重點規劃建設的四個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發達,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已構建形成鐵路、航空、公路、水運、管道“五通匯流”的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全國高速鐵路和普通鐵路在徐州呈“雙十字交叉”,當前正在形成“米字型”高鐵樞紐,乘高鐵到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城市僅需3個小時左右。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航空口岸,開通了直飛日本、韓國、泰國、香港、臺灣等30多條境內外航線。
徐州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淮海經濟區是中國最早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之一,涉及蘇魯豫皖4省10市。國務院2018年印發的《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確定了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省委省政府將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作為全省“1+3”重點功能區戰略中的獨立板塊,研究出臺了專項支持政策意見。2018年底,淮海經濟區十個城市的主要領導再聚徐州,簽定協同發展宣言,提出攜手走出整體轉型振興的新路。
徐州是快速發展的成長型城市。徐州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速期,未來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指標增幅居全省前列,在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位列第一等次。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徐州緊緊圍繞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和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全力推進產業、城市、生態、社會四大轉型,整體面貌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初步走出一條有徐州特色的振興轉型之路。
三、徐州人口相關文章
(一)、2022年徐州有多少人口,徐州總人口有多少
一、徐州有多少人口882.56萬(2019年常住人口)截至2019年底,徐州常住人口882.5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36萬人,增長0.3%。 主體民族漢族,少數民族47個,常住人口20268 人,占全市總人口的0.02%。縣(市、區)面積(平方千米)常駐人口(萬人)郵政編碼政府駐地泉山區10073.23221006金山街道鼓樓區6639.21221007牌樓街道云龍區12044.662...查看更多
(二)、2020年最新徐州人口數據,徐州人口數量最新比例數據【準確】
一是常住人口止降回升。末,徐州市常住人口總量達到862.83萬人,比2013年末增加3.73萬人。2012年以前,徐州市作為勞務輸出大市,人口凈流出始終大于凈流入,常住人口逐年減少,二十年間常住人口少于戶籍人口160余萬人。“十二五”以來,隨著經濟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全市常住人口止降回升,總體呈現低速增長態勢,近兩年,全市常住人口年均增加近4萬人。調查數據表明,隨著徐州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作為淮海...查看更多
(三)、徐州市最新人口數量統計,2020年徐州市人口凈流入出來統計表
徐州市常住人口為862.83萬人,出生率為12.40‰,死亡率為7.20‰,自然增長率為5.20‰。從數據結果看,全市常住人口呈現總量微增態勢,出生率和死亡率保持穩定,流動人口數量增大,城鎮化率穩步提高,人口老齡化加快,出生人口性別比得到進一步控制,人口文化素質有了較大提高。徐州人口狀況為全市經濟持續發展和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二、徐州市常住人口狀況的主要特點一是常住人口止降回升。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