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本科大學排名前十的名單: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具體內容見下表。以下小編整理的四川本科大學排名,供想要報考廣大考生參考填報。
1、四川公辦本科大學排名一覽表
校友會2023四川省大學排名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 | 辦學層次 |
18 | 四川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30 | 電子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2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5 | 西南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09 | 四川農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2 | 西南石油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1 | 四川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56 | 成都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59 | 西南民族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15 | 西南科技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29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60 | 西華師范大學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63 | 西華大學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9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328 | 四川輕化工大學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30 | 西南醫科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335 | 成都大學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42 | 成都工業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51 | 成都體育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1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367 | 西昌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80 | 樂山師范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93 | 成都師范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93 | 綿陽師范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93 | 四川警察學院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402 | 川北醫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17 | 成都醫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26 | 內江師范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26 | 四川音樂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26 | 宜賓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34 | 攀枝花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72 | 四川民族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483 | 四川文理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92 | 四川旅游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505 | 阿壩師范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2、四川民辦本科大學排名一覽表
校友會2023四川省民辦大學排名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 | 辦學層次 |
3 |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大學 |
10 | 吉利學院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大學 |
15 |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大學 |
21 | 四川工商學院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大學 |
23 |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大學 |
27 | 四川傳媒學院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大學 |
37 | 成都錦城學院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大學 |
45 | 綿陽城市學院 | 3★ | 區域一流應用型大學 |
45 |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65 | 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 | 3★ | 區域一流應用型大學 |
67 | 成都文理學院 | 3★ | 區域一流應用型大學 |
68 |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69 |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 3★ | 區域一流應用型大學 |
103 |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 3★ | 區域一流應用型大學 |
107 | 成都東軟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115 |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130 |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 | 1★ | 區域知名應用型大學 |
3、本科高考志愿怎么填報比較穩妥
注重信息收集:在填報志愿前,需要對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職業規劃等方面進行評估,并充分了解各大學和專業的招生政策、錄取標準、教學質量、就業率等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選擇。
確定目標:通過復盤自己的高考成績和預估排名,確定自己可以報考的院校和專業范圍,以及設定優先選擇的學校和專業。
備選方案:為了降低風險,還可以提前制定一個不同于主要目標的備選方案,以應對低于預期的錄取結果。備選方案需要與主要目標方案保持一定的差異,包括批次、學科類別、院校等。
綜合分析:一旦確定志愿的備選名單之后,需要進行整體比較和分析,以確定是否有更合適的選擇,避免在提交志愿時發現疏漏或糾錯難度太大。
填寫順序:根據當前市場環境、自己的成績和備選計劃,適當調整志愿的提交順序和組合,并盡量填報一些熱門專業的冷門院校。
人脈資源:借助各類高考交流平臺、同學、教師等人脈資源,多向志愿填報有經驗的老師或學長求助。
時間管理:在高考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注意時間規劃,合理分配時間和任務的優先級,并預留足夠的時間和余地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