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武漢工商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武漢工商學院的分數在236至357分,位次為276506至4679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36至357區間才能上武漢工商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武漢工商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武漢工商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7030名;
2、2021年四川考生上武漢工商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2824名;
3、2020年四川考生上武漢工商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4397名;
4、2022年四川考生上武漢工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553名;
5、2022年四川考生上武漢工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1594名;
6、2021年四川考生上武漢工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7499名;
7、2020年四川考生上武漢工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6791名;
8、2020年四川考生上武漢工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4762名;
二、武漢工商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武漢工商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33 | 177030 | 省教育廳 |
2022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236 | 276506 | 省教育廳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487 | 55553 | 省教育廳 |
2022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347 | 161594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武漢工商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34 | 172824 | 省教育廳 |
2021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270 | 247367 | 省教育廳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486 | 57499 | 省教育廳 |
2021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381 | 132884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武漢工商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69 | 144397 | 省教育廳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318 | 239260 | 省教育廳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482 | 46791 | 省教育廳 |
2020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357 | 144762 | 省教育廳 |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種新的投檔錄取模式,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對同一科類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即所有考生排一個隊列,高分者優先投檔。每個考生投檔時,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
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與單個志愿的投檔規則不一樣,目前各省大都是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檔,即誰的分數高,在平行志愿投檔時就占有優勢,優先投檔。
投檔時,計算機投檔系統將嚴格按照考生的特征成績分數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到低順序逐個檢索、投檔。
二本最好的大學有哪些
二本最好的大學有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于1999年6月由北京輕工業學院、北京商學院、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有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檢測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科技部中國-加拿大聯合實驗室;農業科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
最好的二本大學有溫州醫科大學
溫州醫科大學創辦于1912年,是浙江省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在眼科疾病方面的研究與實力非常拔尖,擁有眼科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人才培養能力一流。
各省吃香的二本大學
黑龍江省二本: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
湖南省二本:湘潭大學
吉林省二本:長春理工大學、東北電力大學
山東省二本:山東農業大學、青島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青島科技大學
福建省二本:福建師范大學、華僑大學
山西省二本:山西大學
江蘇省二本: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
遼寧二本:中國醫科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沈陽藥科大學
河北二本:燕山大學、河北大學
廣東省二本:深圳大學、廣東外貿、廣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
河南省二本: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
云南省二本:昆明理工大學
北京二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帶大學)
陜西省二本: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延安大學
湖北二本:湖北大學
三、武漢工商學院最新介紹
武漢工商學院創建于2002年,是經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經過十余年建設,躋身國內同類高校前列,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和“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成為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中國集訓基地、AACSB國際商學院協會會員、湖北省首批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單位、湖北省轉型發展試點本科高校、湖北省首家轉設后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的民辦高校、湖北省文明校園等。 一、辦學條件 學校位于武漢市黃家湖大學城,毗鄰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武漢市重點開發的科研教育、生態體驗、休閑旅游區域,具有不可多得的交通、環境和產學研一體化優勢。學校設置有10院1部,45個本科專業,在校生1.6萬余人;占地面積82.7萬㎡,校舍面積32.9萬㎡,校園環境優美,設施先進,智慧校園信息化程度高;教學基礎設施優良,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座位數、教學用計算機臺數等位居國內同類高校前列;建有一流的大型綜合實驗中心和圖書館,館藏圖書244.2萬余冊;公寓式學生宿舍均配備有空調和24小時熱水系統。 二、辦學思想 學校高舉**偉大旗幟,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轉型發展為契機,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開放活校。秉承應用型、信息化、國際化、高質量的辦學理念,堅持內涵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應用技術研究水平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就業有實力、“雙創”有能力、發展有潛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國內高水平應用型工商大學。 三、學科專業 學校學科結構以新工科、經濟、管理為主,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打造了現代商務服務、信息工程、文化創意、環境與生物工程、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等應用型專業集群。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人才集訓基地,2門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湖北省高校改革試點學院,2個“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學科群,5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2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個省級重點培育本科專業,1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9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省級高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4門省級精品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個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2個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省級實習實訓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1個湖北高校碩士研究生聯合學位計劃項目,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個校企共建院士專家工作站。其中: 1個國家級人才集訓基地: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貨運代理項目中國集訓基地。 2門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集裝箱鐵水聯運港口作業計劃方案設計”、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攝影基礎”。 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攝影基礎》。 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污水處理工藝虛擬仿真實驗。 1個湖北省高校改革試點學院:電子商務學院。 2個“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學科群:數字商務與管理、資源環境與智能化工程 5個省級教學團隊:程序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智慧物流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團隊、人力資源綜合實訓系列課程團隊、數字商務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品牌設計數字創新實踐教學團隊。 7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旅游管理系、生物制藥教研室、企業法律實務教研室、智慧物流教研室、跨境電商教研室、視覺傳達設計教研室、廣告學專業教研室。 2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工商管理、新聞傳播學。 2個省級重點培育本科專業:電子商務、新聞學。 1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藥劑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礦山景觀化生態修復設計”、線下課程“品牌形象設計”、線下課程“視頻拍攝與編輯”、線下課程“計算機基礎”、虛擬仿真實驗課程“基于掙值法的項目動態成本與進度管理虛擬仿真實驗”、線下課程“合同法案例專項實訓”、線下課程“信號與系統”、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環境監測”、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中國文化概論”、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大學英語(2)”、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物流管理概論”。 9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新聞學、環境工程、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視覺傳達設計、廣告學、物聯網工程、會計學、電子商務 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新聞學、電子商務、旅游管理、物流管理。 5個省級高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環境工程、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 4門省級精品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絡營銷、計算機基礎、品牌形象設計、物流管理概論。 2個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荊楚卓越工程師(環境工程專業)、荊楚卓越工程師(物聯網工程專業)。 2個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環境與生物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3個省級實習實訓基地:家事易現代物流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長聯制藥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實習實訓基地。 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 2個校企共建院士專家工作站:李圭白院士專家工作站、魏復盛院士專家工作站。 四、教學特色 學校牢固樹立教學的中心地位,營造了政策引導教學、領導重視教學、制度規范教學、經費保障教學、全員服務教學的良好氛圍。近三年,主持完成2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25項省級教改項目;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個人發展需求為導向,制定了特色鮮明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強化核心課程建設,構建“基礎層次、綜合層次、創新層次”循序漸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了“平臺+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污水處理工藝虛擬仿真實驗”被認定為2018年度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4項教學成果榮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 學校以特色實驗班為示范引領,驅動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打造人才培養特色。設立了品牌設計創新實驗班、互聯網金融創新實驗班、現代數據處理技術創新實驗班、會計精英創新實驗班、數字新聞傳播創新實驗班、電子商務IPM創新實驗班、環境監測創新實驗班、“互聯網+”物流創新實驗班等。這些實驗班以培養拔尖人才為目標,實施“通識教育+跨學科(專業)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學生夢想助力。特色實驗班人才培養成果頻現,如電子商務IPM創新實驗班學生近3年在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挑戰賽中榮獲國家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省級獎30多項;現代數據處理技術創新實驗班近3年在“藍橋杯”大賽中榮獲國際級獎項2項,省級獎項20多項。 五、創新創業 學校創新創業成果突出。構建了雙創教育新模式,營造了良好雙創生態,實施三維驅動,即以專業集群及創新實驗班為示范,驅動雙創教育普及化,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以科研創新平臺為載體,驅動雙創教育成果化,促進應用技術研究與創新;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驅動雙創成果產業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開展“五化”改革,即系統化開設雙創課程;常態化開辦雙創講座;模塊化設置雙創項目;普及化開展雙創比賽;多樣化開展學業評價。 學校專設創新創業教育學院,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設立專項創新創業基金,資助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設立創新學分,認可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建有校內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對比較成熟的項目進行孵化。擁有90個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0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學校獲“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實訓基地建設獎”“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和“武漢市大學生創業特區”等榮譽稱號。 六、師資隊伍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推行高層次人才引培計劃、應用型和雙師型教師培養工程,現擁有一支由資深教授專家領軍、拔尖人才擔當學術帶頭人、優秀人才擔任學術骨干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2名、湖北青年崗位能手3人、省荊楚好教師1人。學校還聘請了武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