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天津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臨沂大學在天津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天津考生上臨沂大學的分數在521至570分,位次為30959至1894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天津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21至570區間才能上臨沂大學。
一、天津考多少分能上臨沂大學
1、2022年天津考生上臨沂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622名;
2、2022年天津考生上臨沂大學:綜合(物 或 化)最低分需要5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215名;
3、2022年天津考生上臨沂大學:綜合(政)最低分需要5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940名;
4、2021年天津考生上臨沂大學:綜合(物 或 化)最低分需要5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765名;
5、2021年天津考生上臨沂大學:綜合(地 或 物 或 化)最低分需要5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765名;
6、2020年天津考生上臨沂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5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959名;
7、2020年天津考生上臨沂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978名;
8、2020年天津考生上臨沂大學:綜合(地 或 物 或 化)最低分需要5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760名;
二、臨沂大學在天津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臨沂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530 | 28824 | 省政府 |
2022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531 | 28622 | 省政府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 本科A | 547 | 25215 | 省政府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地 | 本科A | 571 | 20233 | 省政府 |
2022 | 天津 | 綜合 | 政 | 本科A | 577 | 18940 | 省政府 |
2、2021年臨沂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521 | 28990 | 省政府 |
2021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527 | 27637 | 省政府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 本科A | 545 | 23765 | 省政府 |
2021 | 天津 | 綜合 | 地 或 物 或 化 | 本科A | 559 | 20765 | 省政府 |
2021 | 天津 | 綜合 | 政 | 本科A | 567 | 19122 | 省政府 |
3、2020年臨沂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524 | 30959 | 省政府 |
2020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542 | 26978 | 省政府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 本科A | 545 | 26361 | 省政府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地 或 物 或 化 | 本科A | 570 | 20760 | 省政府 |
2020 | 天津 | 綜合 | 政 | 本科A | 570 | 20760 | 省政府 |
高考填報志愿服從調劑的意思
高考填志愿服從調劑的意思:指高考分數達到所填報學校的投檔線,但未達到所報專業錄取分數線,同時該校仍有專業未錄滿可以錄取你,因為你服從專業調劑了便會被未錄滿的專業錄取,若不服從調劑該學校便不能錄取你,于是就會被退檔。簡而言之,服從調劑就是從所填報院校中滿足的專業隨機挑選一個專業。
服從院校調劑是你在你報的志愿中的學校都未能錄取你才會有效,一般這種概率是很低的,因為一般高校不會接收未填報本校志愿的學生,所以很少發生院校調劑的情況除非發生特殊情況。所以不必擔心你錄取了你報的院校而調劑到其他院校。總體說,服從調劑是減輕了考生填報志愿的壓力。
高考志愿報考的注意事項
1、按時提交志愿逾期無法補報。
考生志愿是錄取的重要依據。考生務必要按時完成志愿填報并提交信息。志愿填報一經截止,任何人不得更改。逾期不予補報。
2、志愿填報結束只能看不能改。
考生通過系統可查看本人的統考本科或者單考單招志愿填報信息。統考本科志愿和單考單招志愿填報之后,考生須按報名單位的要求進行志愿信息的確認。志愿填報截止后,考生只可查,不能再對志愿信息做更改。
三、臨沂大學最新介紹
臨沂大學是一所理、工、文、經、管、醫、法、藝、教等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學校是山東省特色名校、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支持高校、國家發改委“產教融合”項目重點建設高校,被教育部評估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學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商貿物流之都、濱水生態之城、紅色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山東省臨沂市。學校前身是1941年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支持建設的抗大式學校,后多次遷徙合并,校名幾度更迭,歷經濱海建國學院、臨沂第一師范、臨沂教師進修學校、臨沂教育學院、臨沂師專、臨沂師范學院等發展階段,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臨沂大學,2018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權,2021年成立臨沂大學醫學院。建校80年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培育臨大特質,為黨和國家培養了36萬余名優秀畢業生,熔鑄形成了濃厚紅色基因和鮮明辦學特色,學校事業發展不斷譜寫新篇章。 學校是沂蒙革命老區唯一的綜合性大學,占地約6000畝,在沂水、費縣設分校區,校舍面積114余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8.56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36億元,為山東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山東省節水型高校,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稱號。2021年,學校綜合實力居中國大學排行榜253位,居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排名1863位。 設有24個學院、5個校級研究機構、5個教輔機構和5個直屬機構。在招79個本科專業,涵蓋11大學科門類,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8個,2個工程類專業和2個師范專業通過認證。現有國家級一流課程5門、省級一流課程4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省級思政課“金課”2門。建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山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獲批山東省教學改革項目25項、高校思政教改項目4項。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0項;獲得省級以上講課比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7項;獲得山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成果獎5項;獲得深化高考改革提升育人質量優秀成果獎1項。獲評省級優秀教材1部。獲批山東省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教育部卓越小學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院校。 設有4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化學學科入選山東省高水平學科培育學科。建有1個省協同創新中心、5個省重點學科、2個省重點實驗室、2個省工程實驗室、4個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理論工程重點研究基地。獲批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柳琴戲)傳承基地。在沂蒙文化、教師教育、腫瘤診療、智慧物流、資源環境與現代農業、新能源新材料、古生物學等學科領域形成了比較優勢和鮮明特色。在《Nature》《Science》發表中生代恐龍演化和鳥類起源研究論文5篇,“自然指數”曾兩度躍居全國高校前十。 面向全國招生,全日制在校生420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400余人、本科生30800余人、國際生120余人。現有教職工2694人,其中專任教師203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職工750余人。現有省部級以上人才54人次,其中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杰青2人,中科院*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山東省高等學校首席專家2人,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省屬高校優秀青年人才聯合基金計劃7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1人,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1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4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人,第五批齊魯文化英才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6人,遼寧省首屆十百千高端引進人才入選1人,天山學者1人,楚天學者1人。有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3人,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3人。有博士生導師54人、碩士生導師243人。獲批省級“黃大年式教學團隊”2個;現有省部級以上學科帶頭人組建團隊30個,建有山東省首批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工作室、山東省高校優勢學科人才團隊、山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首批教學名師工作室和山東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支持計劃。 牢固樹立校地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融入臨沂、依靠臨沂、服務臨沂、貢獻臨沂,打造了“水乳交融、共生共榮”的校地關系。對接山東省八大發展戰略和臨沂市主導產業,集中打造12個應用型專業(群),獲批5個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與市委市政府聯合推進城校融合發展,參與臨沂市“才聚沂蒙”行動,校地聯合成立山東商貿物流研究院、山東沂蒙文化研究院等10余個應用型協同性研究院所,校地聯合成立全省高校首個實體建制的鄉村振興學院。成立校院兩級理事會,理事單位達到1500余家。 強化開放辦學,與25個國家和地區的80余所高校建立校際合作關系,是中國——中東歐高校聯合會、中俄(山東)國際教育合作聯盟會員單位。在幾內亞與科納克里大學建立孔子學院。彰顯革命老區大學辦學優勢,獲批首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基地、山東省沂蒙精神研究基地、山東省高等學校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山東省大中小學紅色文化傳承研究指導中心,承辦全國高校黨建組織員、山東省“第一書記”和全省大學生選調生等培訓工作,發起成立“三山一坡”高校聯盟,“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進行了重頭報道。 立足新發展階段,學校將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明義、銳思、弘毅、致遠”的校訓和“實”的校風,按照“一二三五六”的總體思路,即樹立“一個奮斗目標”,遵循“兩高兩有”工作方針,實施“三大辦學戰略”,采取“五大行動”和推進“五大工程”,堅持“六大原則”和實現“六個轉變”,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聚焦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朝著建設“區域一流、省內一流的高水平綜合性應用型大學”的奮斗目標邁進。 (數據截至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