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天津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華中師范大學在天津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天津考生上華中師范大學的分數在641至658分,位次為6444至330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天津高考考生需要考在641至658區間才能上華中師范大學。
一、天津考多少分能上華中師范大學
1、2022年天津考生上華中師范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57名;
2、2022年天津考生上華中師范大學:綜合(生 或 史 或 政)最低分需要6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45名;
3、2022年天津考生上華中師范大學:綜合(化)最低分需要6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61名;
4、2021年天津考生上華中師范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6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30名;
5、2021年天津考生上華中師范大學: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6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02名;
6、2020年天津考生上華中師范大學: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6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79名;
7、2020年天津考生上華中師范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6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19名;
8、2020年天津考生上華中師范大學:綜合(物 或 生)最低分需要6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69名;
二、華中師范大學在天津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華中師范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46 | 5557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生 或 史 或 政 | 本科A | 648 | 5245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48 | 5245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48 | 5245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化 | 本科A | 651 | 4761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政 | 本科A | 653 | 4459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史 或 地 | 本科A | 657 | 3891 | 教育部 |
2、2021年華中師范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42 | 5483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43 | 5330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44 | 5202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史 或 政 或 生 | 本科A | 646 | 4914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化 | 本科A | 647 | 4777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生 | 本科A | 648 | 4641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政 | 本科A | 652 | 4151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史 或 地 | 本科A | 659 | 3301 | 教育部 |
3、2020年華中師范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41 | 6444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47 | 5479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48 | 5319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化 | 本科A | 649 | 5135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史 和 政 | 本科A | 650 | 4977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史 或 政 或 生 | 本科A | 651 | 4822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政 | 本科A | 652 | 4691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生 | 本科A | 654 | 4369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史 和 地 | 本科A | 658 | 3787 | 教育部 |
高考報考軍校的流程
一、報名:年齡有硬性要求,一般不超過20周歲,且只招收高中應屆畢業生。報名從當年5月開始。
二、高考:參加全國統一高考,一般軍校錄取分數較高,所以考生文化課基礎一定要好。
三、填報志愿:軍校招生報考是采取的提前單獨的方法,意思就是如果報考了軍校,即使沒有被錄取,其他院校也可以錄取,實際就是無形的增加了一次進入大學的機會,報考軍校不會影響你在其后選擇其他地方院校。對于報考哪一類的軍校要按照你的想法來,一定要謹慎,因為這是影響到你一生選擇,還有一點要值得注意,報考軍校一定要放在第一志愿,否則被錄取的機會相當小。
四、政審:參加政治審查的考生數量,由各省高校招生辦從第一志愿報考的同一所軍校,且分數在第二批本科線以上的人員中按照從高分到低分,依照招生數的三至四倍確定。如果你名列其中,你所在的縣(市、區)人民武裝部將會同當地招生部門到你所在中學和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調查了解你在校表現、家庭及社會關系情況,并做出結論。
五、面試:如果你通過了政審,而且獲得面試的資格,你一定要按照通知參加面試,面試是由省軍區負責的,但是會有你報考的那個軍校的相關負責人一起進行面試,面試的內容包括你的入伍動機、語言表達能力、形象氣質、心理素質、邏輯思維能力、行為反應能力等方面來衡量,最后確定是“指揮類合格”還是“非指揮類合格”。
錄取通知書寄來不在家怎么辦
錄取通知書送過來自己本人不在家也是沒關系的,只要自己的家人或親戚朋友等,代收也是可以的,只要電話保持暢通就可以,自己家里有人就可以,可以讓家人帶著身份證去取就可以了。還有鄰居、親戚、朋友等代收。
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
根據教育部規定,錄取通知書需在本批次錄取結束后一周寄發,一般7月是提前批和本科批次的發放、接收時間。
對于錄取通知書下發的時間,具體郵寄時間視兩地距離而定,原則上按比較遠的地方先發,一般寄出后10天內可到。
若考生半個月后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可聯系高校招辦,最遲都會在上學前一兩周發到考生手中或考生原來所在的學校。
三、華中師范大學最新介紹
華中師范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濱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積120余萬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教師教育“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首批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是在1903年創辦的文華書院大學部(始于1871年創辦的文華書院,1924年改名為華中大學)、1912年創辦的中華大學、1949年創辦的中原大學教育學院的基礎上,1951年組建公立華中大學,1952年改制為華中高等師范學校,1953年定名為華中師范學院,1985年更名為華中師范大學,并由中原大學創始人之一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校名。1993年江澤民同志為學校九十周年校慶題詞:“發展師范教育事業,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學校在百余年的發展中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又汲取了外來文化的養分,更弘揚了革命文化教育的傳統,形成了“忠誠博雅、樸實剛毅”的華師精神,為國家培養了30多萬優秀人才。 學校下設28個教學科研單位,79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具備從本科生到碩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體系。目前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5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國際學生1100余人。現有教職工3500余人,專任教師19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7人,博士生導師352人,現有專兼職院士、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海外高層次人才工程入選者、“*”入選者、“國家教學名師”、“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人才65人。 學校擁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22個。中國語言文學和物理學等18個專業設有博士后流動站,2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8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7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8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 學校現有各類科研機構、實驗室、研究院(所、中心)67個,其中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其他省部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5個。此外,學校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其他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重點研究基地15個。定期公開出版專業刊物26種。 學校努力體現“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創新型”的現代人才培養思想,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有機結合。學校現有國家文理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歷史學、物理學),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6門,湖北省品牌專業17個,是國家教師發展協同創新實驗基地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高校和教育部信息化試點高校。畢業生以過硬的思想素質、良好的業務素質以及全面的綜合素質贏得了用人單位的青睞,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學校入選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2013年,教育部對學校進行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辦學方向和辦學質量得到充分肯定。2018年,“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重構與探索實踐”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多年來,學校形成了“博學、博愛、博雅”的“三博”校園文化,近120個學生社團活躍其中,“創新杯科學文化節”“樹人杯藝術文化節”“博雅大講堂”“一二·九詩歌散文大賽”“桂苑之歌”等成為我校傳統的校園文化活動,在武漢乃至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廣闊舞臺。學校實現了校園無線網絡及學生宿舍空調全覆蓋,圖書館館藏面積46857平方米,藏書300余萬冊,并具有先進的“校園文獻網絡化管理與服務系統”,為學生學習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學術、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與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法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學術聯系,大批外籍專家和教師在校任教講學。出國(境)研修、參加國際會議、開展合作科研的教師人數持續攀升。與國外大學共建四所孔子學院,積極選派漢語教師及志愿者赴國外開展漢語教學,傳播中國語言與文化。大力推動學生的國際雙向流動,每年選派大批學生赴國(境)外交流學習,在校長短期的國際學生來自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全體華中師大人正以昂揚的斗志,為早日將華中師范大學建成教師教育領先的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 (2020年12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