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個讓所有家長犯難的問題:教育部門規定,8月31日前年滿6周歲的兒童可以上小學,出生日期晚1天都不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凡是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7周歲入學。但是各個地方的入學政策年齡也有調整,那么濰坊小學入學政策年齡有什么規定呢?濰坊入學政策年齡可以提前嗎?本文大風車網小編整理了關于濰坊小學入學政策年齡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入學政策年齡及方式
★入學政策年齡
年滿六周歲的適齡兒童應當接受義務教育。小學入學政策年齡按照義務教育“以縣為主、屬地管理”的原則,各區根據實際情況統籌確定。完善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制度,切實強化家長和適齡兒童、少年的法律意識。對失學輟學兒童,教育部門及學校做好勸返、登記和書面報告工作。
★全面實行免試入學
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實行免試入學,切實減輕學生課外負擔。小學入學一般采取登記入學,初中入學一般采取登記或對口直升方式入學。任何學校不得組織筆試選拔學生,也不得通過面試、談話、考察等方式變相選拔學生,更不得擅自附加選拔條件,嚴禁把競賽成績、考級證明、校外培訓經歷等作為入學門檻。
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行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各縣市區要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實際因素,采取適宜的劃片方式,穩妥確定每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招生片區。需要對招生片區進行調整的,要按照依法治理的要求,堅持先聽證后決策,聽證會必須有片區內學生家長代表和家長委員會代表參加。
城區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主要面向城區招生;其他縣市區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原則上面向本縣市區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取消面談。
保障各類群體學生入學
“
★當地居民子女
當地居民子女入學,需提供父母(或監護人,下同)的戶口簿、房產證,小學生還需提供接種防疫證明。
★隨遷子女
隨遷子女入學需提供父母的居住證 ,以及戶口簿、房產證(或合法房屋租賃合同)、合法穩定就業證明等材料;小學生還需提供接種防疫證明。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根據學校學位等因素,由相關教育部門統籌就近或相對就近安排到公辦學校就讀。對于有空余學位的公辦熱點學校,可以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收隨遷子女。隨遷子女到民辦學校就讀的,與當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嚴禁舉辦農民工子弟學校或單獨編班。
★孤兒和留守兒童
重點做好無人監護或監護缺失、失學輟學、無戶籍等孤兒、留守兒童的就學保障工作。學校精準掌握孤兒、留守兒童情況,每學期開學兩周內進行普查;縣市區、學校全部落實“特殊需要學生關愛檔案庫”、資助救助、“教師媽媽(爸爸)”等關愛政策。
★殘障兒童
特殊教育學校招生報名工作與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同時進行。通過特殊教育學校(特教班)集中安置、隨班就讀、上門送教等途徑,做到“零拒絕”“全覆蓋”,實現“應學盡學”。
濰坊盲童學校、濰坊聾啞學校分別面向全市招收視障和聽障學生。濰坊廣文中學、濰坊盲童學校、濰坊聾啞學校等市直學校招生服務范圍內有關學生的父母于7月15日上午8:30持適齡兒童殘疾人證、戶口簿,帶子女到濰坊市特殊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地址:濰城區友愛路2219號,濰坊聾啞學校院內;聯系電話:8332833)進行入學鑒定評估。家長(或監護人)根據濰坊市殘疾兒童入學鑒定和咨詢委員會的教育安置建議,送子女到相關學校就讀。
★高層次人才子女等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濰發【2018】10號)精神,對我市引進的高端人才(含經組織部門認定的國際國內頂尖人才,通過我市申報入選或全職引進的國家“*”“*”專家、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泰山學者、鳶都產業領軍人才、鳶都學者)子女入學,在招生報名期間,家長持相關證明材料、戶口簿(小學生還需接種防疫證明),到居住地或工作地所在教育部門報名。相關教育部門本著聽取本人意愿和就近方便原則,優先予以協調解決。到民辦學校就讀的,民辦學校優先接收。
現役軍人子女、烈士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適齡子女,按照有關教育優待政策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