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起點,是做好黨的事業的必然要求。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對照黨章黨規找差距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在主題教育中對照黨章黨規,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逐一對照、全面查找各種違背初心和使命的問題,真刀真槍解決問題。作為一名新共產黨員,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創造性地做好本職工作。
一是繼續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新的黨章,嚴格以黨章和系列重要講話要求自己,不忘入黨誓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加強業務學習、刻苦工作,立足行政復議工作實際,辦好行政復議案件,暢通糾紛解決渠道,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群眾,服務群眾。
二是認真學習黨章。堅定共產主義目標,認清形勢,我們的路程“道阻且長”,我們的黨是一個具有遠大理想的黨。強化黨章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初心不忘,領會黨章精神要義,捕捉現實中體現的黨章精神,信仰的光芒。用一個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激勵我們牢記初心,堅定信仰,把腳下的路一代一代地走下去。
三做合格黨員。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在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有差不多了,該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見好就收的想法。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各種危險
(篇二)
近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確保主題教育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的新聞稿。這篇新聞稿報道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通覽全文,我感到“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這12個字是當前和以后每一個志存高遠的國人都應該身體力行的指針,是我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行為準則。
“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在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中,我們平凡普通,但是,我們也是火熱時代的建設者、參與者。我們的堅持、我們的努力也是時代大潮滾滾向前的推動力。只要我們努力了、付出了,我們就可以無怨無悔。
“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于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保持斗爭精神,敢于直面風險挑戰,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我承擔的個人責任很小,承受的壓力也很小,但是在20多年的工作履歷中,我也經歷了很多,看著從事的事業得到社會的重視,看到培養的學生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梁,我有一種深深的自豪感。回顧過去的工作經歷,我覺得,我克服了、戰勝了無數的困難,這些困難曾經是那么艱巨,可是,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還會遇到似乎是不可戰勝的困難,我相信,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只要我牢記肩負的使命,我一定能夠戰勝這些困難,創造屬于我的英雄業績。
“找差距,就是要對照*和*決策部署,對照黨章黨規,對照人民群眾新期待,對照先進典型、身邊榜樣,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有的放矢進行整改。”有人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也有人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壓力。我是否優秀需要比較,我們一定要志存高遠,要把自己置身于這個偉大的時代,把先進人物作為我們學習的榜樣。也許,同他們相比,我們顯得渺小,但是,我們前進的方向一致,追求的目標一致,我們其實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我們有差距,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就會不斷縮小差距,我們就可以在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中更好地展示個人的魅力,為社會做出更多更好的貢獻。
“抓落實,就是要把*轉化為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的實際行動,把初心使命變成黨員干部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自覺行動,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生根,推動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的方向是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個人的努力也是要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個人的努力與社會的要求是一致的。年屆不惑,社會留給我們的時間彌足珍貴,我們一定要保持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我們一定要自覺地埋頭苦干、真抓實干,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上級領導交付的其他工作,用實干精神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做好注解
(篇三)
中關村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中國的硅谷”,陳希同志這次到中關村調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可謂恰逢其時,意義重大。
陳希同志這次在中關村主要考察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引進、發揮作用情況,這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謀而合,也是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支撐。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這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研選擇在中關村,就是肯定創新與人才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作用、深刻影響。
堅定信念守初心。陳希同志強調要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通起來,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而對一名基層干部來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是“假大空”,就體現在敢于破除形式主義,身體力行辦實事、說實話的工作作風中,更體現在堅決克服官僚主義,積極踐行“為民、清廉”的底線思維中。只有俯下身子,才能筑牢信念、守住初心。
主動作為擔使命。調研中陳希同志強調要以全球視野深化和推動科技創新,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創新是第一生產力,發展是第一要義,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唯有牢記使命敢擔當,針對問題找出路,發現困難要方法,主動作為才能大有可為。
對標先進找差距。陳希同志強調要以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可否認,我們同先進國家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差距,然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消除這些差距,補齊我們的短板,在國際上爭取更大的話語權。作為基層干部,同樣需要對標先進,學習先進的工作方法,學習科學的工作流程,學習優秀的管理經驗,對標先進找差距,全力以赴補短板。
撲下身子抓落實。猶記得當初培訓時,一位基層黨委書記說過,基層最大的創新就是落實。作為一名基層一線干部,創新需要落實支撐,落實應為創新服務,正如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八個字如何付諸實踐、生根發芽,就是要撲下身子抓落實。使命重在擔當,實干筑就輝煌,唯有強基固本,務實創新,狠抓落實,方能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培根鑄魂,砥礪前進!
(篇四)
一、堅守初心不忘本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深刻闡明“守初心”的核心,對全黨如何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根植人民、服務人民,提出了明確要求,指明了前進方向。
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建黨98年來,我們黨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矢志不渝為人民謀幸福。樹高千尺不忘根,人行萬里不忘本,共產黨人的根與本,就是人民群眾。黨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才能做到安如泰山、堅如磐石,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繼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筑牢黨長期執政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和群眾根基。
“欲事立,須是心立。”堅守初心、不忘人民,最根本的是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的信念,自覺堅守人民立場,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做到始終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馬克思主義。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黨的各級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務員,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要學深悟透*,深入*關于群眾路線的系列重要論述,保持敬民、憂民、愛民的赤子之心,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堅守初心、不忘人民,關鍵是落實到行動上,扎扎實實為民服務解難題。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業、教育、收入、醫療、養老、居住、環境等問題,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團結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是全黨扎根人民、造福人民的新起點。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產黨人的初心必將歷久彌新,黨和人民的事業必將更加蓬勃興旺。
二、勇擔使命敢作為
使命呼喚擔當,擔當成就未來。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于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保持斗爭精神,敢于直面風險挑戰”。*的諄諄教誨、殷切期待,為廣大黨員干部勇擔使命、奮發有為注入強大動力。
敢于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從誕生之日起,我們黨就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書寫了矢志不渝的歷史擔當。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奪取*新勝利,更加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牢記責任使命、勇于擔當盡責,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砥礪奮進。
勇擔使命、敢于作為,必須有強烈的擔當精神。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家之所以越來越富強、人民之所以越來越幸福,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無數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履職盡責,帶領人民群眾一起開拓進取、勇往直前。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黨員干部要有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創造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新業績。
勇擔使命、敢于作為,必須有頑強的斗爭精神。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實現中國夢的征途上,少不了風風雨雨、溝溝坎坎,什么時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鑼打鼓、順順當當實現奮斗目標。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上,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越是形勢復雜、挑戰嚴峻,我們越要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投入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對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劍,面對問題矛盾要迎難而上,面對風險危機要挺身而出,面對逆境挫折要愈戰愈勇,錘煉難題、化解風險等斗爭本領,用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詮釋使命擔當,把責任擔當體現到每一件任務、每一項職責、每一個崗位上,匯聚起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取得民族復興“接力跑”中我們這一棒的優異成績。
三、找準差距抓整改
差距不找不明,問題不攻不破。“找差距,就是要對照*和*決策部署,對照黨章黨規,對照人民群眾新期待,對照先進典型、身邊榜樣,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有的放矢進行整改。”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四個對照”的明確要求,為廣大黨員干部找準差距、抓好整改指明了方向,為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注入了動力。
“備預不虞,為國常道。”我們黨是生于憂患、成長于憂患、壯大于憂患的政黨。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更加復雜嚴峻,肩負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艱巨繁重。打鐵必須自身硬,千錘百煉始成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強調找差距、抓整改,就是要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發揚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同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問題作堅決斗爭,努力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找準差距抓整改,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如何履職用權,如何做人處世,學習抓得怎么樣,工作干得怎么樣,要聚焦“四個對照”自覺對表對標,真正發現短板、找到不足。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時常檢視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看看對*是不是學深悟透了,對*決策部署是不是落實到位了,距離黨章黨規的要求還有哪些不足,距離群眾期待和典型榜樣還有多大差距。要不斷立根鑄魂、見賢思齊、奮發進取,撣去思想上的灰塵,糾正行動上的偏差,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發揮好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找準差距抓整改,要突出針對性、實效性。廣大黨員干部要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開展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搞清楚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拿出難題的實招、硬招。要深入了解民情、掌握實情,通過廣泛聽取意見,認真檢視反思,把問題找實、把根源挖深、把群眾期待摸準,明確努力方向和改進舉措。
找準差距抓整改,要把“改”字貫穿始終。改什么,怎么改,應圍繞解決實際問題來謀劃和實施。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放矢進行整改,能夠當下改的,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明確時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時解決不了的,要盯住不放,通過不斷深化認識、增強自覺,明確階段目標,持續整改。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在深入查找差距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列出需要整治的突出問題,一項一項進行專項整治,對整治中發現的違紀違法問題,要嚴肅查處、一抓到底,做到除弊治病、扶正祛邪。
(篇五)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學習貫徹*、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偉大夢想共同奮斗的根本任務。“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樹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守初心需要行動來實踐,而每一位中國共產黨員就肩負起這一神圣的任務,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服務大局、直面風險挑戰,從中找差距。找到了差距,我們要補短板,首先就要認真學。其次,把黨的紀律規矩作為無條件遵守的行為準則,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再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有了目標,就要銳意進取抓落實,要埋頭苦干、真抓實干,全心全意為國家、為人民服務,也為實現第一個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