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后,山陰縣干部群眾團結一心,齊心戰“疫”。在街道、廣場、社區等防控一線,眾多的新時代社會實踐志愿者們,他們以學習雷鋒為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新時代奉獻的篇章,成為山陰縣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
在山陰政府廣場,活躍著一群新時代社會實踐青年志愿者,疫情發生以后,他們主動報名,加入到疫情防控中。志愿者們提醒著過往行人,現在還是疫情防控二級響應,要按照防控要求,注意個人防護。
山陰縣新時代社會實踐志愿者 劉澤峰:我們主要是勸阻行人,佩戴好口罩。這幾天天氣好了,很多家長帶著小孩子進到政府廣場里邊玩耍。我們會進行勸返,盡快回家,因為當前的疫情還沒有解除。
為奮力譜寫新時代*山陰篇章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推動山陰創新實施“2361”工作思路,建設群眾身邊的志愿隊伍,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山陰縣掛牌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由中心統一設計制作發放志愿者服裝。新時代社會實踐志愿者們也用實際行動,來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和關切,也詮釋著當代青年們的責任與擔當。
山陰縣新時代社會實踐志愿者 盧澤云:參加這次活動,我感受到的是榮幸、責任與擔當。很榮幸能夠獲得這次機會,成為青年志愿者,為家鄉的防疫行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志愿者中,有群眾,有黨員,他們活躍在街道、社區、鄉村。據了解,疫情防控期間,山陰縣共有1125名新時代社會實踐志愿者參加防控,其中黨員志愿者900人,群眾志愿者225人。山陰到還力爭到2020年底,使各類志愿服務組織達到200個,注冊志愿者超過1萬人,進一步擴大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影響力,營造全民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良好氛圍。
(二)
3月5日,湖南雷鋒紀念館塑像廣場,長沙市望城區10位“學雷鋒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受到表彰。當天,該區舉行2020年“3?5學雷鋒紀念日”活動。活動現場,學雷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受到表彰,并發布了《關于加強學雷鋒志愿服務,建設“志愿者之城”的實施方案》。該方案旨在健全長效機制,致力建設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志愿者之城”。
(三)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溫泉社區向轄區志愿者發出號召,積極行動起來,投身疫情防控,得到了積極響應。社區組織了10余名青年志愿者,成立了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助力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他們跟隨社區工作人員,深入各居民小組,為各卡點發放物資、入戶和駐點測量體溫、排查返鄉及流動人員以及宣傳等工作 社區團總支書記曾光明說,疫情當前,青年放棄休假,自告奮勇,主動請纓,投入疫情防控阻擊站。
他們勇敢“逆行”感動了我們。于是,成立了青年突擊隊,凝聚青春力量,奮力阻擊疫情,體現新時代的青年擔當,讓團旗在抗擊疫情的前線飄揚,讓青春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閃光。
(四)
搬運物資、代購食物、接送醫生、緊急救助……在抗擊疫情中,不僅有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等群體的艱苦付出,還有身穿“紅馬甲”志愿者的默默奉獻。在湖北省黃岡市,就有這么一群志愿者,他們主動服務、不計得失、不慕名利,繪就了疫情防控中一抹亮麗的“志愿紅”。
緊鄰武漢的黃岡市總人口750萬,是湖北省僅次于武漢的第二人口大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黃岡市確診病例數量曾一度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武漢。
面對發熱患者增多、就診排隊過長、留觀床位緊張等問題,黃岡市1月24日晚緊急決定,將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改造為黃岡版“小湯山醫院”,作為發熱患者集中收治點。1月27日晚,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轉入首批新冠肺炎病人。
這所專門醫院之所以可在3天內緊急改造完成投入使用,與無數志愿者的主動奉獻密不可分。
1月26日上午,黃岡市民葉寶在朋友圈發文“大別山醫院需要人卸貨”。他的朋友張飛看到后,帶上手套、手電筒、口罩以及消毒液等物資,開車從團風縣老家驅車半小時趕來,戴上紅袖章,成為一名志愿者。
與張飛一樣,越來越多的志愿者自發加入進來。到當天午夜,已有近2000名志愿者自帶工具集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他們晝夜接力,搬運物資、打掃衛生、卸載安裝病床,在48小時內將1.5萬平方米院房全部清掃干凈,1000多張病床和2000個垃圾桶全部安裝到位。“黃岡小湯山醫院”實現了以最短時間、最快速度投入使用。
徐普查父子就是這些志愿者中的兩位。他們第一時間給醫院送去救援物質。3月2日,他們還收到一份特殊的證明,黃岡市中心醫院第五次為他們開具的《捐贈證明》。
他們還是一對特殊的“父子兵”。父親徐普查是一名退伍軍人,兒子徐世超是一名現役軍人。這對“父子兵”一個多月來,先后為黃岡8家醫院、17個鄉鎮、12個社區,募集到捐贈救援物資合計121萬余元,共收到19份《捐贈證明》。
不僅在城市,在鄉村也同樣活躍著一支志愿者隊伍。今年26歲的游和霖,是蘄春縣彭思鎮財政所一名工作人員。
2月6日,從網上看到招募志愿者信息后,游和霖第一時間報名。幾天后,漕河鎮防疫指揮部給游和霖打來電話表示,鎮里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點正缺人做后勤保障服務,看到他的志愿者申請后,認為他年輕能干,比較適合。“但有一點要說明,在這里當志愿者被感染的風險相對較高,你要考慮好。”
游和霖略加思索后,迅速回答:“我一直在等這個機會!”掛上電話,他立馬收拾行裝趕往隔離點。
接下的一個多月來,游和霖每天穿梭于超市、藥房、隔離點之間,為隔離人員代購生活需求品,送去飯菜。無論代購商品大小、多少,他都有求必應;哪怕是一支牙膏、兩盒藥、幾斤水果,他都會盡量滿足隔離人員的要求。
除了提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志愿者們還發揮所長,提供更多技術性志愿服務,黃岡市還組建了心理疏導和、家庭矛盾調解、教育教學、農業生產技術指導、農產品供需對接和“志愿匯”平臺推廣等6支志愿服務隊伍。
截至目前,黃岡市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的17余萬名志愿者身披“紅馬甲”,有序參與志愿服務,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支“生力軍”。
(五)
3月17日,余慶縣中心血站內,余慶縣公安局、余慶縣教育局、路政執法大隊及青年志愿者排起長隊,填表登記、血壓測量、抽血化驗、排隊領號,伸出愛心之手,挽袖捐漿奉獻熱血。
此次獻血活動由共青團余慶縣委組織,獻血活動以“聚愛積善之家、獻血有我參與”為主題,當天60余人志愿者積極參與,以濃濃熱血為抗擊疫情助力。
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青年志愿者們全程佩戴口罩,有序登記、體檢、采血,獻血現場井然有序。大家擼起袖子,奉獻愛心,充分展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彰顯了余慶青年熱心公益、擔當有為的風采。
“能夠參加這次活動,我感到非常榮幸,希望自己的這個舉動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正在獻血的一名志愿者堅定地說。
據悉,此次活動共采血14400毫升,自團縣委發出獻血倡議以來,余慶各行業青年積極響應,他們主動而堅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挺身挽袖獻出愛心,用無言的大愛托舉一個個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