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作風,核心在情感上。焦裕祿當縣委書記僅一年多時間,但是群眾對他的感情、他在群眾心中的地位是很多黨員干部十年甚至是幾十年都無法達到或超越的,這源于他對老百姓的真情實意和真心付出。文體工作者就是要學習焦裕祿對群眾、對工作的那份感情,一方面把服務群眾和增進與群眾的感情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體現文體惠民的本質屬性;另一方面深入群眾、依靠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汲取文藝創作的靈感和源泉,以更多的優秀作品回報群眾、回饋社會。
轉作風,根子在思想上。教育實踐活動強調觸及思想、觸及靈魂,只有在思想上把各類模糊認識厘清了、把各種偏差校正了,才能在行動上有方向和目標、在作風上有改進和完善、在靈魂深處有信仰和堅持。在帶著三個問題反思學習的過程中,我經常思考,文體事業應該如何發展?文體事業發展究竟為了誰?文體事業的公益性怎樣才能堅持?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
我們已經建起州博物館、州文化館和大劇院,又將啟動圖書館新館建設,有了《嗯嘎女兒會》《女兒寨》等很多在全省、全國有影響并多次獲獎的優秀劇目,有了9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我們的咸豐唐崖土司城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取得重大進展……這些閃光點見證了我們在文體惠民上所做的努力和文體事業的發展。但是,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我們還有130萬貧困人口,怎么保障他們同等享受文化服務的權益,怎樣建設點多面廣的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切實落實群眾文化、群眾體育的思路和普適性公共文化服務,就是我們文體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轉作風,關鍵在行動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教育是手段和方式,走進群眾、為了群眾是目的和關鍵。活動有時限,但文體系統踐行群眾路線,為民、惠民永無“休止符”。我們需要更多的行動、更多的執行來贏得群眾滿意度。鄉鎮文化站的體制機制去年已進一步理順,如何給基層群眾更多的文化盛宴和精神套餐是我們文化工作者必須努力的重要方向。我們要文藝創作的“陽春白”,也要切近群眾和生活的“下里巴人”。我們各類文體中心、廣場建設好了,但需要更多有力措施讓老社區、貧困人口聚集區、邊遠山區的群眾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
黨的干部,為民是宗旨和信念,務實是職業操守和行動準則,清廉是思想底線、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要求,爭當焦裕祿式好干部、好黨員是我們不懈的追求,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黨的群眾線路教育實踐活動,是一次黨性黨風的洗禮,也是一次深進的精神洗禮。依照上級部署,緊密結合稅收實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突出重點,著力創新,扎實推動。集中教育實踐活動的結束,也是構成踐行群眾線路新常態的開始,我們將始終保持作風建設“永久在路上”的精神狀態,做好稅務工作,促推區域發展。
1、作風代表實際行動,作風好壞決定精神狀態。
從一定意義上講,一個單位的形象,好在作風,壞也在作風;對一個干部的印象,優在作風,劣也在作風。好的作風像一面旗幟,能夠激起創造力、凝聚向心力、提升戰爭力。好作風是“抓”出來的,就是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視,嚴明賞罰。針對個別黨員干部“庸怠惰”等現象,我們堅持早防范、早提示、早糾正,防微杜漸,讓好作風在“嚴”字中養成。局黨辦、監察室及時展開督查活動,自我“挑刺”。監視內容包括上班時間有無遲到早退、玩游戲、網購等與工作無關的現象,堅持每季度展開一次反腐倡廉工作風險排查,深進查找黨員干部和重點崗位職員履責、律己等方面存在的風險點。讓全局黨員干部切實感遭到作風建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2、行動是無聲的語言,好作風是“帶”出來的。
所謂帶,就是傳幫帶,核心是領導做榜樣,先進典型當標桿。局黨組一班人自覺做到“四個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心,不起貪欲;管住自己的手,穩定批條子亂要東西;管住自己的嘴,不接受他人吃喝宴請;管住自己的腿,不到不該往的地方往。堅持用身邊典型“正衣冠”。往年我局對優秀黨支部、黨員示范崗、優秀共*產*黨員進行表彰,建立了先進典型。這些典型的先進事跡,看上往熟習、聽上往親切、學起來輕易,在全局構成了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激起了大家比成績、拼干勁、爭一流的熱情。
3、好作風是“做”出來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作風是思想政治素養的外在表現,加強作風建設不能喊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關鍵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工作爭創一流,服務讓群眾滿意,才是真實的好作風。我們通過展開大走訪活動,從群眾最關心的熱門、難點題目中確定實事,公然承諾重點解決;實施領導干部坐班帶班、為每名干部職工建立健康檔案;展開多種情勢的學習培訓活動,重獎學習能手、崗位能手。
重視以溫馨關懷鼓舞人、激起人,努力培養全局良好作風。發展是硬道理,作風是硬條件。我們將用好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果,切實錘煉好作風,著力打造審批程序簡單、辦理速度快捷、服務質量良好的稅務單位,努力首創岳陽樓區國稅事業發展新局面。
所有的結束,都是新征程的開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活動收尾絕不是作風建設收場”“全黨要以此為起點,在從嚴治黨上繼續探索、不斷前進”。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了教育實踐活動的成功經驗,對新形勢下堅持從嚴治黨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我們在新的起點上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作出了全面部署。
變化是最扎實的答卷,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通過一年多的教育實踐活動,廣大黨員、干部精神上補了“鈣”,“四風”得到有力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癥結難點得到突破,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徑,以轉作風改作風為重點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這些實實在在的成績,使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進一步樹立,黨心民心進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黨的形象和威望、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僅直接關系黨的命運,而且直接關系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命運、民族的命運。我們這樣一個擁有8600多萬黨員的大黨,在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必須堅持從嚴治黨,才能使黨始終成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堅強領導核心。從嚴治黨必須具體而不是抽象、認真而不是敷衍地落實到位,這是這次活動給我們提供的最深刻的啟示。這些啟示和經驗,其重大意義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顯現出來。
在充分肯定這次活動取得的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全黨改進作風有了一個良好開端,但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基礎還不穩固。作風有所好轉,“四風”問題有所收斂,但樹倒根存。現在,廣大干部群眾最擔心的是問題反彈、雨過地皮濕、活動一陣風,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態化、常抓不懈、保持長效。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使作風建設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部隊紀律作風整頓的個人心得體會 | 村干部工作作風整頓心得體會 | 高校教師工作作風整頓心得體會 | 基層干部黨風廉政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
黨風廉政建設學習心得體會優秀范文五篇 | 黨員干部學習黨風廉政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 天宮課堂第一課的簡短心得體會 | 最新的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個人心得體會 |
2021年度法治人物事跡個人心得體會 | 團員重溫入團宣誓主題教育心得體會3篇 |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這次總結大會上,*就新形勢下如何開展黨內集中教育活動,總結了“六個必須”的經驗;就新形勢下堅持從嚴治黨,提出了八個方面的要求。這是我們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加強黨的建設的行動指南。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領會*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講話精神落到實處,才能開創黨的作風全面純潔的新局面,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斷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