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那場不能忘卻的歷史
9月3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日子。75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以3500多萬同胞傷亡的慘痛代價,換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如今,硝煙散去,和平安寧,然而那段血淚寫就的過去未曾忘記,那場不屈不撓的抗爭未曾忘記,中華兒女用鮮血和生命筑就的偉大抗戰精神也不敢忘記。
*強調:“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眰ゴ笫聵I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托舉偉大夢想。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波詭云譎,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需從抗戰精神中汲取養分,凝聚奮力前進的磅礴力量。
銘記歷史,繼承“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斗爭精神。正如*指出的那樣,“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新時代下的斗爭形式多樣復雜,既有軍事上的、有形的、看得見的斗爭,但更多的是沒有硝煙的、無形的、隱蔽的斗爭。這就要求年輕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識地強化斗爭意識和勇氣,提高斗爭本領,練就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秋的見微知著能力,對日常工作中潛在的風險要有科學的預判能力,知道風險將要出現在哪里,有什么樣的表現形式,未來的發展趨勢會怎樣,該出手就出手,要敢于斗爭、不怕斗爭。要堅決克服精神萎靡、安逸享樂、知難而退的消極情緒,到重大斗爭一線中去真刀真槍磨礪自己,以“踏平坎坷成大道,都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難關。
銘記歷史,傳承“從來治國者,寧不忘漁樵”的民主精神。中國之所以能打敗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于發動了群眾、依靠了群眾,發揚了民主精神。毛澤東曾經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蔽覀凕h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從根本上說都來自于人民群眾。人民群眾的擁護,是黨執政最牢靠的政治基礎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離開人民群眾的支持,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新時代下,我們依然要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共命運,保持天然的魚水關系和血肉聯系,因為謀劃發展,最了解實際情況的,是人民群眾;推動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依然是人民群眾�;鶎邮亲畲蟮恼n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生活最深刻,群眾最智慧。推動國家治理,只有親身征詢于田野,虛心問計于百姓,才能真正把握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
銘記歷史,弘揚“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的擔當精神。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勇于擔當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是我們黨在干事創業過程中一直秉持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舉世矚目偉大成就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們正處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關鍵歷史節點上,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見。在這關鍵時刻,每一個共產黨員務必保持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以鐵的肩膀擔當起該擔當的歷史使命和責任,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帶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勇于直面矛盾,積極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辦法,真正帶領人民群眾戰風險、渡難關,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歲月長河,歷史足跡不容磨滅。時代變遷,英雄精神傳承千年,憶往昔,崢嶸歲月化為鼓點�?唇癯陚ニ{圖召喚前行。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銘記歷史、賡續精神、銳意進取、共同圓夢,是對歷史的最好紀念,也是對未來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