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般如果是在小區的話一般都是有物業管理的,以保證小區的安全問題,而且小區是要收取一定的物業費的,那么對于2024年烏海物業費收取標準是怎樣的呢?烏海物業費包括哪些收費項目?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相關數據。供市民朋友朋友參考。
一、2024年烏海物業費收費標準
2024年的最新物業收費標準暫未公布,以下仍是沿用往年的標準,僅供參考。
為規范我市住宅小區空置房物業服務收費行為,維護業主、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市物業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烏海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現就我市住宅小區空置房物業服務收費等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指的住宅小區空置房是房屋達到交付條件,但因業主原因延遲辦理交付手續的住宅房屋;業主已辦理房屋交付手續,但房屋不具備居住條件的住宅房屋(毛坯房);房屋已具備居住條件(已裝修),但業主計劃長期不居住的住宅房屋。
二、空置房物業服務收費減免期限最低不少于6個月(含)。
三、已符合房屋交付使用條件,但因業主原因延遲辦理交付手續的,或業主已辦理房屋交付手續,但房屋不具備居住條件的(毛坯房),物業服務費可直接按70%交納。
四、房屋已具備居住條件(已裝修),但業主計劃長期不居住的空置房物業服務收費施行備案制,備案期間物業服務費按全額的70%交納。業主本人攜帶身份證原件前往小區物業辦公室辦理空置房物業服務費備案手續,填寫《烏海市空置房物業服務費減免備案申請表》(見附件),并辦理空置房物業服務交費手續。委托他人辦理的,應當出具委托書和業主身份證復印件,或經物業工作人員與業主電話溝通確認后即可辦理。
五、業主計劃備案期滿后繼續空置房屋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續簽《烏海市空置房物業服務費減免備案申請表》。
六、備案期間業主應當保證空置房屋每月所使用的水量小于1立方米,電量小于10度,并且無人居住。
七、業主在恢復房屋使用時應當提前7天前往物業辦公室辦理物業服務費減免終止手續,如水電用量中任何一項超過前款界定標準的,或物業服務企業提供該房屋在備案期間有人居住的有效證據,該房屋將視為已經使用,業主應當向物業服務企業全額補交減免的物業服務費。
二、烏海物業費包括哪些項目
1、物業的維護與保養:建筑物管理包含房屋建筑進行定期的保養和計劃性維修,使之保持良好的使用狀態,延長其使用年限。設備管理包含供水、供電、天然氣、公共照明、電梯、通訊等。設施的管理包含道路、路燈、供水設施、供電管網、排水管道、二次加壓設施、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園區景觀設施等。
2、物業的專項管理:治安管理的區域范圍內的安全防范,外來人員詢問登記,夜間巡邏,公共秩序的維護。清潔管理的區域范圍內的垃圾、各種廢棄物、污水、雨水等進行定時定點的清除。綠化管理的區域范圍內的各種花草樹木的剪枝修葉、鋤草消殺,灌溉排澇等。
3、消防管理包含建立兼職消防隊伍,配備消防器械,并對消防設備設施進行管理。
4、車輛交通管理包含車輛的停放、通道的清理、車輛進出小區發卡管理,保持轄區內交通道路的暢通。
5、突發事件的處理包含電梯困人的應急預案、停電和電力故障應急預案、盜竊匪警應急預案。
6、社區文化建設,節日文藝聯歡會、各種趣味比賽、旅游等。
7、特色服務:特約服務、便民服務。
三、烏海回遷房有沒有物業費
對于回遷房,如果存在物業管理的,應當按合同約定及相關法律規定支付物業費。
法律規定業主應當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交納物業服務費用。業主與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從其約定,業主負連帶交納責任。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給物業買受人的物業,物業服務費用由建設單位交納。
四、烏海的簡單介紹
烏海市成立于1976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轄海勃灣、烏達、海南3個縣級行政區,總面積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02萬人,城鎮化率95.88%,是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國綠色交通城市、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烏海是一座基礎雄厚的產業之城。礦產資源富集,工業基礎厚實,要素配套齊全,是全國重要的煤焦化工、氯堿化工生產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兩大產業基地起勢成勢,可降解塑料、有機硅、光伏全產業鏈等特色產業集群提速突破,氫能產業加快布局,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烏海是一座兼容并蓄的開放之城。建市之初,四面八方的建設者扎根創業,漢、蒙、回、滿等43個民族守望相助、團結奮斗,鑄就了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城市特質。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航北上廣深等17個城市,是華北通往西北的重要樞紐。
烏海是一座風景獨特的魅力之城。黃河穿城而過,被譽為“黃河明珠”,118平方公里烏海湖與烏蘭布和沙漠相連,形成“山、海、沙、城”獨特景觀。擁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四合木和桌子山巖畫、秦長城等歷史遺跡。水土光熱條件得天獨厚,是“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賽”永久舉辦地,被譽為“葡萄之鄉”。
烏海是一座翰墨飄香的文化之城。書法文化底蘊深厚,現有中國書協會員45人、自治區書協會員165人,書法愛好者數萬人,被命名為首個“中國書法城”“中國賞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