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最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是多少,東營醫療保險怎么報銷,需要哪些材料等問題一直受到大家關注,本文大風車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東營醫療保險的相關知識,住院保障方面,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到80%,門診保障方面,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普遍開展了門診慢性病(特殊疾病)保障,居民醫保還普遍開展了門診費用統籌。一起來看看東營醫療保險報銷的相關知識。
1、2020年東營最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多少錢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邀請省醫保局、省財政廳負責同志介紹全省醫療保障及居民醫保政策有關情況。記者在會上獲悉,山東全面取消居民醫保個人賬戶,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
為什么要取消居民醫保個人賬戶?
省醫保局副局長仇冰玉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這里要取消的個人賬戶是指的居民醫保個人賬戶,不是職工醫保個人賬戶。
2003年,原新農合制度在建立大病統籌基金的同時,建立了居民個人賬戶制度,主要用于支付門診小額費用。
個人賬戶建立初期,在提高農村居民參保積極性,擴大人群覆蓋面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居民醫保籌資標準提高和保障能力增強,其弊端也逐步顯現:
一是額度小,難以滿足門診保障需要。
二是共濟能力差,僅限于個人或家庭使用,削弱統籌基金整體保障能力。
三是易誘發濫用,達不到有效保障的目標。為此,國家要求取消個人賬戶,全面實行門診統籌。
取消后將帶來哪些變化?
取消居民個人賬戶,主要帶來兩方面變化:
一是提高了門診保障水平。
實行個人賬戶時,相當于個人承擔全部門診醫療費,醫保不報銷。過渡到門診統籌后,門診保障水平更高、更充分。諸如感冒、發燒等門診小額費用都可以納入醫保報銷,報銷比例能達到50%以上。
二是提高了基金統籌能力。
將原個人賬戶資金統籌在全體參保人員中使用,實現了醫保基金互助共濟,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和抗風險能力,符合醫療保險風險共擔基本原則,有利于更好的滿足參保人員醫療保障需求,增進參保人員健康福祉。
除此之外
還有這些新變化
重點提高大病保險的報銷比例
最低段提高至60%
降低并統一了居民大病保險起付線。
之前,我省大病保險起付線由各市根據基金收支情況確定,從1.2萬元-1.8萬元不等,平均1.4萬元。本次政策統一要求,大病保險起付線原則上按各市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確定,低于該比例的可不做調整,高于該比例的要予以降低,其中有五個市平均降低3000元左右。起付線降低后,將有更多患者享受到大病保險報銷待遇。
提高了大病保險報銷比例。
之前,我省大病保險規定:個人負擔合規醫療費用起付線以上-10萬元的給予50%補償,10萬元(含)?20萬元的給予60%補償,20萬元(含)?30萬元的給予70%補償,30萬元(含)?40萬元的給予75%補償。
新政策重點提高了最低段和10-20萬元段報銷比例,提高后這兩段的報銷比例分別達到60%、65%。由于大病保險醫療費用呈正三角形分布,報銷費用人群主要集中在20萬元以下,約占大病保險報銷總人數的98%以上。據初步測算,本次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將增加醫保基金支出8.4億元,約有67.5萬人在這次政策調整中受益。
針對貧困人口
進一步加大了保障力度
降低了大病保險起付線,由6000元降低到5000元;
調整并提高了分段報銷比例,由原來的四段改為三段報銷,每段報銷比例提高了10個百分點,最高段報銷比例達到85%;
取消了原50萬元封頂線,極大減輕了患者個人費用負擔。
據測算,政策調整后,合規醫療花費40萬元的貧困患者,經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后,個人支付約1.16萬元,僅占總費用的2.9%。
籌資標準提高
每人不低于770元
2019年我省居民醫保籌資標準進一步提高,達到每人不低于770元,其中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不低于520元,個人繳費250元。2019年居民大病保險籌資標準達到人均81元,全部從居民基本醫保基金劃撥,個人不繳費。
相關新聞
全省居民基本醫保報銷比例已達到70%左右;
居民大病保險最高報銷比例由制度建立之初的65%提高到2018的75%,封頂線由30萬元提高到40萬元,大病保險累計賠付1120.6萬人次、301.91萬人,報銷費用197.58億元;
貧困人口大病保險最高報銷比例由實施傾斜政策之初的70%提高到2018年的80%,封頂線由40萬元提高到50萬元。
醫療救助資金從的7.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6.09億元,年均增長21.9%,四年累計救助1390萬人次,支付醫療救助資金53.88億元。
納入醫保報銷的藥品達到2836種,農村參保居民可報銷的藥品數量較制度整合前增長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