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安慶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82至282分,位次為134334至13311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82至282區間才能上安慶職業技術學院。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安慶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云南考生上安慶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4334名;
2、2022年云南考生上安慶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3114名;
二、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372 | 134334 | 省政府 |
2022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282 | 133114 | 省政府 |
提前批和普通批有什么區別
一、錄取時間以及錄取院校不同
提前批的錄取時間要比普通批的錄取時間要長。提前批是在正常的錄取之前被錄取的,而且提前批的錄取院校一般都是一些藝體類的院校,也就是適合特長生錄取的院校。當然,提前批也可以填正常錄取的院校。
二、志愿個數不同
一般來說,提前批只有一個志愿可以填,而普通批有十二個志愿可以填。多填一個志愿,就意味著自己多了一份希望。
三、沒有被錄取的影響不同
提前批如果沒有被錄取的話,是直接可以將學生的檔案錄入普通批的志愿的,而普通批如果沒有被錄取的話,就是滑檔,滑檔之后就有一些學校已經不招人了,也就是說滑檔之后的選擇性更少了。
高考志愿錄取了還能復讀嗎
高考每年的招生都是有計劃。也就是說名額是固定的,如果考生填了這個志愿被錄取了,然后不去就讀,選擇復讀,這就是浪費了招生的一個名額。所以如果考生選擇復讀,那么就盡量選擇不要填報志愿。
但是很多考生和家長都存在這樣一種心理。就是先填報了再說,看錄取結果再決定是否復讀。只能說非常不提倡這種行為,不僅是占據名額,對于考生的誠信也有一定的影響。目前一些省市針對這種情況,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將一些被錄取后不去大學報到的學生的這種不誠信的行為,記錄在檔案中。
三、安慶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安慶職業技術學院是安慶市唯一一所綜合性全日制公辦職業高等院校,是國家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國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是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優秀學校、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典型示范校、安徽省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是第十一屆、十二屆安徽省文明單位,獲評安徽省文明單位創建十佳品牌。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校園占地面積744畝,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現有實習實訓基地200余個,其中生產型實訓基地15個,央財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17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個、省級校企合作教育實踐基地7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4個。 學校堅持圍繞地方產業優化專業結構,現有機械制造、汽車工程、電子信息、建筑工程、文化旅游、紡織服裝、財經物流、農林園藝等服務安慶支柱產業發展的8大專業群38個在招專業,央財支持重點專業2個、教育部認定的骨干專業3個、省級高水平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10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形成了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遞進的重點專業建設體系,專業群全面覆蓋安慶市首位產業和支柱產業。 學校現有專兼職教師700余人,其中在職在崗教師有正、副教授以上職稱100余人,博士、碩士200余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5人、省級教壇新秀23人。聘請行業專家和學科領軍人物30余人擔任客座教授,聘請企事業單位專家學者和能工巧匠200余人兼職兼課。先后承擔省部級以上研究項目160余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12項、實用型和外觀設計專利70項,獲得國家和省級教學成果獎40余項,建有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學校堅持合作辦學、創新發展。作為安慶職教集團龍頭單位,學校與安慶市各縣區政府開展全面合作,與安慶經開區等12家國家級、省級經濟開發區開展深度合作辦學;與安慶環新集團、安徽盈創、安慶新能源汽車、申洲針織安徽有限公司等知名大中型企業合作開辦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班、“校中廠”“廠中校”30余個。 學校堅持“實踐與理論并重,技術與人文融通”的人才培養理念,不斷加大實驗實訓條件投入,大力提高實踐教學比例,著力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核心素養。學校堅持“人文導航,技術揚帆”的人才培養特色,全面融合安慶近代工業文化、地方特色歷史文化、行業企業文化和高等職業教育文化,打造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涵育學生的工匠精神和人文素養。 近年來,學生綜合素質與職業技能同步提升,多次斬獲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榮獲安徽省大學生挑戰杯大賽、創新創業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金獎。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供不應求,就業率連續5年高達98%以上。 下一步,學校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緊緊圍繞“地方性、特色化、技能型、高水平”四個核心,堅定不移地按照立足地方、依靠地方、面向地方、融入地方、彰顯地方特色、服務地方發展的辦學思路,持續深化內涵建設、創新發展,積極推進本科專業和本科院校的創建工作,努力建設“區域一流、國內知名”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