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浙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浙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浙江考生上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466至466分,位次為185127至15633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浙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66至466區間才能上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一、浙江考多少分能上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浙江考生上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0295名;
2、2022年浙江考生上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9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0812名;
3、2021年浙江考生上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7277名;
4、2021年浙江考生上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8805名;
5、2020年浙江考生上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6、2020年浙江考生上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6333名;
7、2020年浙江考生上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5127名;
二、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浙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497 | 170295 | 省政府 |
2022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496 | 170812 | 省政府 |
2、2021年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498 | 157277 | 省政府 |
2021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486 | 168805 | 省政府 |
3、2020年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 | - | 省政府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498 | 156333 | 省政府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3段 | 466 | 185127 | 省政府 |
志愿填報專業能不能多選
可以,一個學校是可以填報多個專業的志愿的。錄取時,學校會根據考生所填專業按順序錄取,不會對錄取有影響。
在填報志愿時,志愿填多少不重要,錄取才重要。盡量把靠近自己分數的專業放在最前面,這樣錄取時才會盡可能地獲取到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另外,除提前批次外,批次越靠后,錄取控制線會逐步降低,前一批次若不能錄取,后續批次還有錄取的機會。
免費師范生分數線多少
一般免費師范生分為部屬師范生和省屬師范生。部屬公費師范生是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大學的免費師范生,分別是陜西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教育部六所免費師范大學的師范類專業是在全國范圍內分批提前錄取的,所以考生必須達到省里指定的本科線(一本線)才能報考。教育部直屬公費師范生的分數要求很高,一般都在600分以上。
除了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免費師范大學,每個省的一些高校都會招收免費師范生,比如山東省。根據《山東省2022年公費師范生和委托師范生招生通知》,公費師范生培養任務由山東師范大學、青島大學、濟南大學、山東理工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聊城大學、魯東大學、臨沂大學、齊魯師范學院、山東女子學院、濰坊學院、泰山學院、濱州大學等承擔。
三、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湖南省唯一的電力類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隸屬于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教育業務由湖南省教育廳管理,與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技術技能培訓中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模式。 學院始建于1956年,原名為湖南省電力技工學校,長沙電力學校,2005年升格為高職院校。學院座落于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校園占地面積400余畝,建筑面積12.67余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62億元。辦學65年來,共為電力行業及社會輸送了5萬多名各類技術技能和管理人才。 學院堅持“立足電網、服務公司、奉獻社會”的辦學定位,以培育“電力工匠”為己任,按照“依法治校、質量興校、人才強校、文化立校、品牌亮�!钡乃悸罚怀鰞群l展、特色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借助行業辦學優勢,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轉型現代職業教育。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F有教職工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10人,“雙師型”教師115人。近年來,學院依托企業辦學優勢,持續開展校企人才“雙掛”工作,組織優秀年輕教師、企業班組長進行雙向交流,師資隊伍能力素質顯著增強,20余名教師榮獲湖南省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競賽獎項,1支團隊代表湖南省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競賽一等獎。同時,學院常年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工程專家、高校知名教授、教育專家為兼職教師。 學院專業特色突出。先后開設電力類、動力類、經管類和計算機類等30多個專業。目前,學院核心專業包括發電廠及電力系統、供用電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輸配電工程技術、熱能動力工程技術、發電運行技術、分布式發電與智能微電網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以此為基礎構建的能源電力專業群為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一流特色專業群。其中,輸配電工程技術、供用電技術分別排名全國第一、第三(金平果中國科教評價網)。 學院設施設備齊全。建有與生產現場同步、覆蓋電能生產到消費全部環節的汽輪機檢修、火(水)電仿真、輸電運檢、輸電帶電作業、變電檢修、配電線路(室外、室內)、電力電纜、配電帶電作業、裝表接電、“互聯網+”營業廳、電力安全等實訓場地90余個,擁有智慧教室及多媒體教室80余間,設有國網公司輸電帶電作業基地,中電聯電力電纜附件安裝基地、中電聯調度評價基地。同時,擁有標準化田徑運動場、體育館,風雨籃球場,現代化學生餐廳、學生公寓、學生活動中心,校園環境優雅,是青年學子理想的求學深造場所。 學院人才培養一流。積極采用“三入三對接”模式(規程規范標準入課標、入教材、入課堂,教學情景對接生產現場、項目對接生產崗位、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和“師帶徒”模式(為每名學生安排企業導師),構建起學院與用人單位“雙主體”、專業標準與崗位標準“雙面向”、課堂教學與一線實習“雙場所”、學歷證書與職業證書“雙認證”的“四個雙元”培養模式。近年來我院學子在國家級、省級各項競賽中表現突出、成績優異,展現了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專業技能。學生代表隊先后榮獲“挑戰杯”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特等獎、全國高職院校智能供配電系統安裝與調試競賽團體一等獎、中國電力教育協會供用電專委會電能計量裝置安裝與調試競賽一等獎第一名、全國電力行業大型火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一等獎第一名、第13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三等獎、湖南省黃炎培創新大賽三等獎。同時,學院設有經國家批準的職業技能鑒定站,承擔了所有電力行業特有工種和部分社會通用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學院就業前景廣闊。設有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全院學生的就業指導和畢業生就業推薦工作,全過程進行就業指導,多方位拓寬就業渠道,建立了廣泛的畢業生就業網絡。近幾年,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方陣(保持95%以上),學院對口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高(對口就業率達80%以上),畢業生大多推薦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中國大唐集團、中國華能集團、深圳能源集團、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湘潭鋼鐵集團、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各省(市)電力建設公司、華潤湖南電力有限公司、長沙軌道運營公司(長沙地鐵)、湖南永清環保集團公司等大型國有骨干企業,以及各類新能源技術和新興行業企業,就業單位遍布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2021年,104人考入國網公司序列,392人考入湖南省各市州湘能農電服務公司,占畢業生總人數的59%。 2018年以來,學院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續為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定向培養供電服務職工,面向全省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定向招錄,幫助930余名貧困家庭學子實現“職教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學生畢業后能夠直接到屬地鄉鎮供電所工作,將直接帶動貧困家庭脫貧出列,也為偏遠貧困地區培養出一支“會干活,留得住”的供電服務隊伍�!敖逃�+就業”扶貧工作獲得省委烏蘭副書記批示肯定,被評為中國電力教育協會2020年產教融合“十佳”案例,湖南日報、中國電力報、新華網、人民網、湖南衛視、湖南經視等主流媒體都進行了專題報道,獲得社會各界認可。 近年來,學院先后獲得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級單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全國電力行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教育部全國優秀教育機構、團中央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以及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優秀高校、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就業創業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優秀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平安高校”等榮譽稱號。 學院堅持走“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鑄品牌”的內涵發展之路,在新的征程上,正朝著高水平職業院校的目標奮勇前行! (2021年6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