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浙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山西師范大學在浙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浙江考生上山西師范大學的分數在558至566分,位次為92859至5375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浙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58至566區間才能上山西師范大學。
一、浙江考多少分能上山西師范大學
1、2022年浙江考生上山西師范大學:綜合最低分需要5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2859名;
2、2021年浙江考生上山西師范大學:綜合最低分需要5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312名;
3、2020年浙江考生上山西師范大學:綜合最低分需要5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756名;
4、2020年浙江考生上山西師范大學:綜合最低分需要5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400名;
二、山西師范大學在浙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山西師范大學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562 | 92859 | 省政府 |
2、2021年山西師范大學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558 | 89312 | 省政府 |
3、2020年山西師范大學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594 | 53756 | 省政府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566 | 84400 | 省政府 |
專業平行志愿與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相比的優勢
(1)考生不再有平行志愿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在專業平行志愿投檔錄取中,按考生的名次先后投檔,遵循志愿進行錄取。
(2)考生不會再被調劑到自己沒有填報的專業里。平行志愿中,為確保學校完成招生計劃,會設專業志愿服從調劑志愿。而在專業平行志愿中,專業調劑志愿被取消,會按照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錄取。
(3)打破院校平行志愿中的高校等級結構。有些高校的強勢、特色專業,在專業平行志愿中會得到考生的青睞,能夠促進高校特色專業的建設。
第一志愿退檔影不影響第二志愿
在第一志愿被退檔的情況下,將會進入第二志愿的錄取程序,依次類推。若在填報志愿時選擇服從調劑,仍有機會被錄取;如果沒有服從調劑就會有落榜的風險。所以第一志愿退檔不會影響第二志愿。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分配”,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須按調配入學的義務,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校或專業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要有心理準備。
第一志愿填了服從就會按服從在缺額的招生計劃中優先調配比較好的學校或專業。服從調配者一旦被錄取,就必須到錄取你的院校就讀,否則,會影響國家招生計劃的完成。因此,對于這一欄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表態具體明確。
三、山西師范大學最新介紹
山西師范大學創建于1958年,坐落于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堯都臨汾市。建校60年來,學校秉承師范教育的優良傳統,不斷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培養體系完備、辦學特色鮮明的省屬師范大學,是培養山西省基礎教育師資的重要基地。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6669人,全日制研究生3550人,非全日制研究生314人;設有22個學院,61個本科專業,23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山西省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2個省級重點學科,21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3個山西省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4個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承擔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承擔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和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項目,有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6個省級優勢專業、10個省級品牌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1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5門省級精品課程(精品共享課程),10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校現有教職工1825人,其中專任教師1284人。有“*”領軍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國家杰青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4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山西省“三晉學者”2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2人,省級教學名師24人,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6人,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34人。 學校高度重視本科教學工作,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開始,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改革。2017年以來,又實施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改造現有大學課堂,全面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努力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大力實施教學改革創新計劃,全面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全面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精英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就業率穩居全省高校前列,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廣泛歡迎和認可。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提升學科和科研水平。“十三五”以來,學校大力推進重點學科建設,按照“一體兩翼、多點協同”的學科整體布局,實施以引進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團隊為突破口的重點學科攀升計劃。目前,已經確立了教師教育、文化創意產業、分子科學等3個學科群,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生物學、數學等4個重點學科,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體育學、產業經濟學、物理學、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自然地理學、美術學等7個重點學科方向。 學校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柔性引進山西省“*”29人;柔性引進特聘教授46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人選3人,“*”14人。 學校主辦有一批國內外影響廣泛的報紙期刊。《中華戲曲》是海內外戲劇戲曲學界有廣泛影響的輯刊之一;《語文報》和《英語周報》享譽海內外,是家喻戶曉的“中國馳名商標”。 學校實施開放辦學,先后與國外40余所大學和學術團體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關系,與國內兄弟院校的校際交往和交流合作日益頻繁,與社會各界的互動合作日益廣泛。 學校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先后榮獲全國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單位、山西省文明和諧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連續多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和團中央的表彰。 當前,全校教職員工正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堅實的步伐,為把山西師范大學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師范大學而努力奮斗! (數據截至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