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浙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三亞理工職業學院在浙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浙江考生上三亞理工職業學院的分數在304至304分,位次為265849至26584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浙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04至304區間才能上三亞理工職業學院。
一、浙江考多少分能上三亞理工職業學院
1、2022年浙江考生上三亞理工職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2、2022年浙江考生上三亞理工職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3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5849名;
二、三亞理工職業學院在浙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三亞理工職業學院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 | - | 省教育廳 |
2022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304 | 265849 | 省教育廳 |
專業調配和定向調配什么意思
什么是定向調配
報考定向就業招生學校且愿定向的考生,應填報該校定向專業志愿或勾選該校的“定向調配”欄。錄取時,若填報定向專業志愿考生的生源不足,學校可調配錄取勾選了“定向調配”欄的考生到定向專業。
各批次只在第一志愿中設置定向志愿(平行志愿為A志愿)。報考定向就業招生學校且愿定向的考生,應填報該校定向專業志愿或選擇該校的“定向調配”欄。錄取時,若填報定向專業志愿生源不足,學校可調配錄取選擇了“定向調配”欄的考生到定向專業。國家專項計劃、省屬院校定向培養免費師范生、免費醫學定向和定向培養直招士官志愿不受院校志愿序號和專業“定向調配”志愿的限制。
什么是專業調配
專業調配是指如果你報的那個學校沒錄取你填的志愿專業,但看好你是個人才,想留下你,如果你在專業調配打鉤就可以把你分配到其他專業,不打鉤就可能錄取不到你,打鉤就意味錄取的幾率大些,不打鉤可能因分數不夠而落榜,打鉤就可能調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專業調配和定向調配有什么不同
簡單來說,專業調配是在分數滿足所報院校最低要求時,優先考慮該院校其他專業;而定向調配則是分數滿足所報專業的其他院校的分數線時,優先考慮其他院校的同一專業。
(1)專業調配和定向調配如果你都勾選的話,被錄取的機會比較大。
(2)但是如果都勾選,意味著你會被任何一個專業錄取,畢業后也可能會被安排到定向單位(一般條件相對艱苦一些)工作。你心理要提前有準備。
軍校體檢的視力標準
軍校對視力的要求分為指揮類專業和技術類專業的要求。
1、報考軍校的指揮、潛艇、水面艦艇、坦克、測繪、雷達專業的考生,每一眼裸限遠視力要求必須在4.9(0.8)以上。
2、報考軍校技術專業考生,每一眼裸眼遠視力要求須在4.8(0.6)以上;或一眼裸限遠視力在4.7(0.5)以上、另一眼裸眼遠視力在4.9(0.8)以上;或每一眼裸眼遠視力在4.6(0.4)以上,矯正視力每一眼在4.9(0.8)以上為合格。
3、考生有紅綠色弱、色盲和隱斜視超過15度者也為不合格。
4、眼球突出,眼球震顫,眼肌疾病,運動障礙,顯性斜視,不合格。內隱斜超過10,外隱斜超過5,上隱斜超過2,除指揮、水面艦艇、潛艇、空降、裝甲、測繪、雷達軍校專業外合格。
5、角膜、鞏膜、虹膜睫狀體疾病,瞳孔變形、運動障礙,不合格。但是不影響視功能的角膜云翳,角膜緣外非進行性翼狀胬肉,除軍校指揮專業外合格。
6、晶狀體、玻璃體、脈絡膜、視網膜、視神經疾病,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不合格。
如果你的專業是飛行員,那么軍校要求你的裸眼視力必須在5.0以上。而且這種視力是天然的,通過手術矯正的也會被淘汰掉。軍校其他專業有著不同的視力要求,雖然要求很高,但其他專業還可以矯正視力,唯獨這種駕駛類專業不行。
三、三亞理工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三亞理工職業學院始建于2009年,是經海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普通高等職業學校,由世界500強企業吉利控股集團出資舉辦。學校堅持黨的領導,堅定*辦學方向,自覺依法合規、矢志非營利辦學,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悉心關懷和大力支持下,秉承“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的辦學使命,踐行“以學生為中心,以進取者為標榜,以教育情懷為樂趣”的價值理念,圍繞“辦優秀職業學校,培養優秀職業人才”的辦學目標,堅持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以服務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產教融合為手段,發揮舉辦方吉利集團汽車全產業鏈協同優勢和產業、科技、教育整合優勢,探索出高質量職業技術高校融入區域發展的辦學路徑,深入對接海南自貿港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下設智能汽車與工程學院、旅游與康體產業學院、數字媒體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航空服務產業學院、國際郵輪游艇產業學院、公共基礎教學部7個院部,開設涵蓋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土木建筑、旅游、交通運輸、醫藥衛生等9個專業大類30個專業,形成了以工學為主體,凸顯“數字技術”擔當,以藝術學側重“數字傳播”功能,管理學、經濟學、醫學,偏重“數字消費”領域的學科專業群布局。 學校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理實融合、技術與文化融合、學歷證書與職業證書融合、信息技術與專業教育融合,以校企雙元育人體系建設推動學生就業能力和職業能力提升,累計為社會培養1.4萬余名技術技能人才,畢業生中70%在海南本土就業。 學校經過十二年的發展,形成了以專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為主體,以發展職業培訓、技術服務為兩翼的“一體兩翼”辦學格局。學校擁有全日制專科生7022人,聯合培養車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播音與主持4個本科專業學生214人。學校是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和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擁有教育部骨干專業1個、海南省級骨干專業1個、海南省高職高專校企合作特色專業1個,“1+X”證書制度試點項目13個,參與考核學生通過率為93.97%。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近五年學生榮獲國家級獎項7項,省級及以上獎項141項。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39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教師占比55.08%;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占比30.46%;“雙師型”教師占比51.56%;來自行業、企業的兼職教師占比25.13%。學校目前擁有海南省優秀教師2人,海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師1人,南海系列人才4人,其它高層次人才53人,建設校級技能大師工作室8個。教師獲國家級獎項1項,省部級獎項23項。 新的時期,新的發展機遇,學校將充分發揮三亞市獨特的區位優勢,借助自身多年的高職教育優勢積淀,搭乘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快車,大膽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用國際化視野打造現代職業教育,以堅定的辦學信念、堅實的辦學步伐、進取的辦學姿態、科學的辦學舉措,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創新中不斷發展,在前進中不斷書寫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