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標準及補貼目錄
上海兩年前成為全國首批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城市,其中嘉定區被指定為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不過,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運營中,上海遭遇了推廣的難題。由于使用氛圍、基礎配套的不完善,上海私人購買新能源車的量還很少,今年免費的“綠色牌照”也只使用了400余張。
上汽榮威e50
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問題是使用不方便。這與充電樁的建設有很大的關系。純電動車的續航能力一共是100公里,因為上海市區很少有充電站,消費者擔心開出去就回不來了。這也導致前期的購買中,基本都有租賃公司或者單位購買,很少有私人消費者自掏腰包購買。而《辦法》出臺后,影響消費者購買的難題也將解決。
上海市《辦法》提到,至2015年
,上海計劃布局6000個以上充電樁,約可滿足1萬輛以上新能源車的充電需求。而截至去年底,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已建成并運行維護全市各類電動汽車充換電站24座,充電樁2020個。覆蓋營業網點、辦公基地、政府機關、居民小區、公共停車場等區域。
根據2013年9月,財政部網站發布的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四部委聯合出臺的《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
2013年至2015年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期限為三年。《通知》采取了逐漸遞減的補貼方案。消費者在2013年內購買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能獲得的補貼額度仍有6萬元,但之后兩年將逐年遞減。
未來上海的新能源補貼不會逐年遞減,而是與之前一樣。新一輪《辦法》仍然延續之前的優惠政策,即購買新能源汽車牌照全免,購買純電動車上海地方政府補貼4萬,購買插電式強混補貼3萬。
而配合《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的推廣應用的車輛中外地品牌數量不得低于30%。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采購外地品牌車輛。上海也在積極落實。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馬靜表示,即將出臺的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規劃中,將以開放的姿態培育市場競爭,到2015年實現1萬輛以上新能源車在上海應用,外地品牌比例不低于30%將寫入上海的地方規劃中。
“上海不會排斥外地車型,都將一視同仁。”上海市政府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開放的心態與新能源汽車在私人市場的推廣也是相輔相成的,只有選擇更多,消費者才更加愿意購買。
這次上海市共公布了五批進入上海目錄的車型,目前已有包括榮威E506、雪佛蘭賽歐Springo等六家企業的八款車型入圍(編者注:目前上海目錄已更新至第六批)。包括江淮的HFC7000AEV、力帆的LF7002EV、LF7002CEV、北汽的E150和比亞迪E6等車型,只要符合政策規定,并通過一套檢測流程,就能享受到上海的全套優惠政策。
相關閱讀
新能源國際合作
中英核能合作英國核能發展居世界領軍水平,是核能企業尋求商務與技術合作的理想伙伴。英國的核能產業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其發展也獲得了政府機構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與此同時,英國核能產業還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經驗以及人才基地;不僅如此,英國核能成套的產業鏈及完備的配套服務體系也為行業發展創造了穩定健康的環境。
在英國2008年通過的《氣候變化法案》中,規定了能源發展的長期目標:到2050年,英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需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80%。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英國正在進行一場巨大的能源重組計劃,即:將傳統發電廠退役,同時啟動包括核能在內的新能源發電項目。英國能源研究合作組織(ERP)、國家核實驗室(NNL)、英國工程與自然研究理事會(EPSRC)、核退役管理局(NDA)和能源技術研究所(ETI)組成的項目聯盟發布了《英國核裂變能技術路線圖:初步報告》。報告指出,英國必須制定一項明確具體的核能產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和路線圖,同時假設:英國若要在2050年之前擁有安全、低碳的能源結構,核電必將發揮更大作用。
倫敦時間2013年10月21日,英國政府正式批準了中國廣核集團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參與投資當地新核電站的計劃,這標志著中國核電企業終于如愿登陸西方發達國家。此前,中英兩國政府在10月15日北京舉行的第五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EFD)之后簽署了《關于加強民用核能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英國財政部商業大臣戴頓勛爵(LordDeighton)作為英方代表參與了此備忘錄的簽訂,這為英國政府正式批準中國核電企業參與欣克利C角的建設作了鋪墊。
英國是民用核電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中國則是民用核電發展最快的國家。這項合作會同時使中英雙方受益。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核電裝備制造能力,同時擁有全球最為充沛的資金,這也正是中國核電企業走向海外的一大動力。
以上是2017年上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標準及補貼目錄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