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中學校: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北京市第五中學分校、北京市國子監中學、北京市文匯中學、北京市前門外國語學校、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分校、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分校、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分校、北京市三帆中學、北京市呼家樓中學。
一、北京各區初中學校排名前十的名單
序號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1 | 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 | 東城區 |
2 | 北京市第五中學分校 | 東城區 |
3 | 北京市國子監中學 | 東城區 |
4 | 北京市文匯中學 | 東城區 |
5 | 北京市前門外國語學校 | 東城區 |
6 |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分校 | 東城區 |
7 |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分校 | 西城區 |
8 |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分校 | 西城區 |
9 | 北京市三帆中學 | 西城區 |
10 | 北京市呼家樓中學 | 朝陽區 |
此數據來自于網絡,僅供參考。
二、北京部分初中學校簡介
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以下簡稱:二中分校)坐落于首都功能核心區,是一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享有良好社會聲譽的學校,培養了各領域的杰出人才。學校最早記載為1724年清朝左翼宗學,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1998年北京二中實行初、高中部分離,初中部被命名為“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
目前,二中分校共有兩個校區:(1)本校區(地址:東城區朝陽門內南竹桿胡同81號),占地面積9045平方米,建筑面積13719平方米;(2)北校區(地址:東城區和平里南口民旺園33號),占地面積6541.24平方米,建筑面積10881.81平方米。學校共有46個教學班,教職工230余人,學生1900余人。
北京市第十六中學是一所有著62年歷史的首都老校。她成立于1951年,當時叫中學班。起初學校辦學條件十分艱苦,沒有固定校舍。1952年在鎮政府的支持和關懷下,利用拆除舊廟所得的磚瓦木料,修建了一批教室(選址公主墳)。直至此時,北京市第十六中學才成為一所正規學校。那時學校地域寬闊,西部毗鄰一片松林,環境清新優雅。1954年第一屆畢業生從十六中畢業,共兩個班,學生近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