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內蒙古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安康學院在內蒙古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內蒙古考生上安康學院的分數在348至469分,位次為47212至1241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內蒙古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48至469區間才能上安康學院。
一、內蒙古考多少分能上安康學院
1、2022年內蒙古考生上安康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0891名;
2、2021年內蒙古考生上安康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212名;
3、2020年內蒙古考生上安康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238名;
4、2022年內蒙古考生上安康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811名;
5、2021年內蒙古考生上安康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414名;
6、2020年內蒙古考生上安康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926名;
二、安康學院在內蒙古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安康學院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388 | 40891 | 省政府 |
2022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409 | 13811 | 省政府 |
2、2021年安康學院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348 | 47212 | 省政府 |
2021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447 | 12414 | 省政府 |
3、2020年安康學院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416 | 36238 | 省政府 |
2020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469 | 13926 | 省政府 |
每年高考填報志愿時間
1、每年高考填報志愿時間大概在高考成績公布后的3天后開始,就是考試結束后約20天左右的時間,具體每個省份可能相差幾天,考生要實時關注小編哦。
2、高考志愿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不同的填報時間的,所以考生要時刻關注本省高考志愿填報時間,以免因為時間的原因,而耽誤志愿的報考。
3、另外,高考志愿是分批次錄取的,本科和專科的填報時間不同,甚至不同的本科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報時間。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批次錄取結束后才開始進行下一個錄取批次。所以考生一定要時刻關注高考志愿填報時間。
4、從每年的志愿填報時間上來看,一般高考結束后二十天左右成績就會公布,而成績公布幾天后就會開始填報高考志愿了。去年大部分的省市的提前批和本科填報志愿時間都是從6月25號左右開始的,而專科志愿填報時間則是比較晚,可能會在7月末8月初,也可能會在7月份,主要還是要看各省市的安排。
5、高考志愿填報時間每年都會根據高考錄取工作的實際情況來作出一些調整和變化,但是變化不會很大,考生想知道高考后多久填報志愿,也可以去本省市的考試院,參考一下去年的志愿填報時間。
智能志愿填報網站-高考助手網志愿
高考助手網志愿擁有自己的開發團隊,實時為數據更新和技術做工作,區別于市面上其他的產品外包式的開發,一旦有數據更新或者網站使用問題不能及時進行處理。高考助手網志愿網站包含教育部公布的所有大學的信息和1800多種本專科專業信息,以及我國職業分類大典內1838種職業信息。
高考助手網志愿除提供各類報考功能外,還可以在輸入高考分數后,自動測算在本省的位次,通過極差函數圖標的方式展示給用戶,同時標注了該分數在本省的排名百分比,便于同學和家長更清晰的認知自己的所屬排名。
高考助手網志愿符合考生所在省份填報規則的模擬填報系統,讓預熱填報更加方便和精準。高考助手網志愿防撞車功能實時監控各院校備選情況,讓填報更放心,讓考生與喜愛的大學更近一步。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選擇高考志愿時,需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要想學有所成,最好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不然學起都沒有意思,也容易荒廢學習。
很多學子在選擇高考志愿時,還必須要考慮這個專業的未來前景,是否好就業,是否是熱門,未來是否有市場等等,只有把這些問題進行綜合考慮后,才有可能選出最合適的專業。
考生在選擇高考志愿時,也必須要考慮畢業后的就業問題哦,畢竟大家都希望在學成后,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所有填報高考志愿時還是要綜合考慮未來的就業意愿。
三、安康學院最新介紹
安康學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公辦本科院校,以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其前身是創建于1958年的安康大學,1963年因國家經濟困難停辦,1978年8月恢復辦學,1984年6月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安康師范專科學校,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改建為安康學院。 安康市位于陜西省南部,居秦巴之間,漢水之濱,與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鄰,處關中、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區的幾何中心,依山傍水,氣候宜人,資源豐富,交通便捷,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樣態在此交融生輝,是宜居宜學的理想之地。 學校確立了“服務基礎教育、服務‘三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方向,堅定走地方化、應用型、開放式的辦學道路,實施特色發展,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強化教學中心地位,積極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辦學質量,辦學聲譽和社會滿意度顯著提升。累計培養了8萬余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是陜西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高校、教育部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應用型建設高校。 學校現有江南、江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813畝,校舍建筑面積34.3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26.8萬冊、電子圖書100.4萬冊、中外文報刊403種,校園網出口帶寬為電信聯通雙千兆,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1.1億元。現有全日制本科學生12000余人,學科涵蓋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醫學等十個門類,設有13個二級學院,開設41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茶葉、魔芋、生豬養殖、富硒食品為特色的秦巴現代農業學科方向,以師范為特色的教師教育學科方向,以陜南民間文化為特色的人文社會學科方向,以陜南生態經濟、生態旅游、漢江水資源為特色的秦巴資源保護利用學科方向。學校獲批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1項,國家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各1個,省級一流專業9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1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創新創業課程及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8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4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省級創新創業試點學院1個,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高校。 學校現有教職工871人,其中專任教師612人,高級職稱教師26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571人,“雙師型”及行業工程背景教師178人,聘有包括院士、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行業企業管理技術人員在內的176人為學科首席專家、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受聘為外校博導、碩導教師37人。學校現有省級教學名師8人,國內知名作家1人,陜西省優秀教師、三五人才、先進工作者、“四個一批”人才、青年科技新星、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師德先進個人18人,4名教師入選陜西省“特支計劃”,100余名教師被省市政府主管部門聘為科技特派員、首席專家、三區人才。 學校建有陜西省茶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陜西富硒循環農業發展研究院、陜西省茶葉省市共建重點實驗室、陜南鄉村振興研究中心、陜西省蠶桑重點實驗室、陜南民間文化研究中心、陜南生態經濟研究中心、“漢調二黃”陜西省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等13個省級科研平臺、6個市級科研平臺和8個校級研究中心,組建科技創新團隊14個。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聯合建設陜西省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工作站3個。截至目前,教師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775項;出版著作、教材401部;發表學術論文6737篇;取得國家專利231項;獲得各級科學技術獎、哲學社會科學獎等400余項。《安康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全國地方高校精品期刊,“陜南民間文化研究”欄目被評為“全國地方高校學報特色欄目”。 學校秉承“篤學、尚行、礪志、創新”的校訓,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升本以來,學校承擔國家級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項,省部級教改項目27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90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22項,省級優秀教材6部,建有國家級、省級職業技能鑒定平臺27個。近三年,獲批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31項。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數學建模等各類學科專業競賽、創新與技能競賽和文體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244項、省部級獎849項;學生發表論文、作品346篇。學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多次獲得國家及省級表彰。學校面向23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被陜西省教育廳授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陜西省示范性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機構。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園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備案眾創空間”。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服務地方,與區域經濟、社會互動發展,積極探索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開展了多種模式的產學研合作教育,先后與省市政府簽訂共建協議,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陜西科技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云南農業大學等省內外高校建立了合作辦學友好關系,與多家企事業單位簽訂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共建協議,為企業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產教融合。與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波蘭、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臺灣地區的40余所高校開展人才聯合培養、訪學研修、教學科研合作等工作。已有300余人次師生通過我校對外合作渠道出國、出境學習深造,每年聘請多名境外優秀教師來我校講學并開展教科研合作。目前有來自11個國家的103名留學生在我校學習。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十四五期間,學校將緊緊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奮力實現辦學層次提升的總任務,秉持“艱苦創業、團結奉獻;守正創新、追求卓越”的安康學院精神,為把學校建成有特色、高品質、國內一流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更新時間: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