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寧夏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塔里木大學在寧夏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寧夏考生上塔里木大學的分數在383至504分,位次為18269至476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寧夏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83至504區間才能上塔里木大學。
一、寧夏考多少分能上塔里木大學
1、2022年寧夏考生上塔里木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269名;
2、2021年寧夏考生上塔里木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082名;
3、2020年寧夏考生上塔里木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594名;
4、2020年寧夏考生上塔里木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63名;
二、塔里木大學在寧夏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塔里木大學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88 | 18269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
2、2021年塔里木大學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83 | 18082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
3、2020年塔里木大學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405 | 17594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
2020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504 | 4763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
高考想要上本科分數線一般多少
目前我國主要有新高考和舊高考兩種高考模式,雖然新高考已沒有一本和二本之分,合并為了本科批次,不過從近幾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來看,新高考省份的本科線和普通高考省份的二本線相差不大。
本科線:從近幾年各省的本科/二本錄取分數線來看,大致呈現兩種態勢:在高考人數較多或經濟相對發達的省份,理科/物理類的本科線在435分左右,而在人數較少或經濟相對落后的省份,文科/歷史類的本科線在460分左右;而一本線的話,這15個普通高考省份的一本線來看,理科的分數線主要有兩個趨勢,高一點的在510分左右,低一點的在460分左右;而文科的話,基本都在520分左右。
填報高考志愿的時間什么時候
高考本科和專科的志愿填報時間有所不同,本科志愿的填報時間在考后20天左右,也就是本科志愿的填報時間大約在六月底,專科志愿的填報時間在七月份左右,志愿填報的時間從開始到結束大約持續三四天左右。
合理估分,理性定位
分數永遠是志愿填報的關鍵因素。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省模考、校排名等,尤其高考后要通過高考估分,知曉自己所處的報考批次和大體上在全省的位次,制定自己的升學路徑。
高考分數的本質是全省排名,即考生位次,位次是平行志愿規則下投檔的核心依據。高考分數決定考生在全省排名,決定在哪個批次填報志愿,也就是可以進入哪個層次的大學就讀,同樣決定考生在某個批次中挑選大學和選專業的優先權。
查看計劃,篩選大學
在估分和合理定位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確定的專業類別,提前查閱上年度招生計劃,如考生處于一本線上,就可以篩選出上年度在省市招錄有自己喜歡專業的一本高校,然后初步排除那些顯然不想去和顯然去不了的大學,形成自己志愿填報的大學備選庫。
三、塔里木大學最新介紹
塔里木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1958年10月,為了適應國家屯墾戍邊事業和開發塔里木墾區對各類人才的需要,在時任農墾部部長王震將軍的倡導和關懷下創辦,他生前一直任名譽校長。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本科院校,200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塔里木大學,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2017年成為“教育部創新創業示范高校”,2018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19年進入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原為農業部直屬高校,現隸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60年來,學校的名稱幾經改易,學校的干部師生幾經流動更迭,但胡楊精神一直未變,興疆固邊的初心和宏愿也一直未變,始終傳承南泥灣優良傳統,發揚“抗大”作風,以國家利益為至高利益,忠誠履行屯墾戍邊職責使命,形成了“艱苦創業、民族團結、求真務實、勵志圖強”的優良校風,培育出以“艱苦奮斗、扎根邊疆、自強不息、甘于奉獻”為主要內涵的胡楊精神,確立了“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理念,明確了“做塔里木文章、創區域性優勢、建綜合性大學”的發展思路,形成了“環塔里木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研究特色,彰顯了“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的鮮明辦學特色,走出了一條有特色、可持續的學校振興與發展之路,為新疆尤其是南疆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教育戰線上的一支奇兵”,傳承了“共和國的偉大創舉”,續寫了“共產黨人的偉大杰作”,創造了“人間奇跡”。 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農為優勢,以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文、管、法、經、教育、藝術、歷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校園占地面積2613畝,校舍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面向全國31個省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學生15000余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占27%。有11個學院(植物科學學院、動物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機械電氣化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人文學院、歷史與哲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58個本科專業。4個自治區重點學科(生物學、園藝學、作物學、獸醫學),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生物學),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作物學、園藝學、生物學、農業工程、畜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工程與技術、農林經濟管理),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農業、獸醫、新聞與傳播、教育、工程),2個國家級教學示范中心/基地(國家級動物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塔里木大學合作基地),2個省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動物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園藝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基地(兵團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兵團大學生工科創新實驗室),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兵團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南疆特色果樹高效優質栽培與深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人文社科基地(兵團塔里木畜牧科技重點實驗室、南疆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兵團重點實驗室、塔里木盆地生態系統保護與生物資源利用國際合作基地、現代農業工程重點實驗室、非傳統安全與邊疆民族發展研究院、西域文化研究院),3個省級(工程)實驗室(南疆特色果樹生產工程實驗室、新疆兵團南疆化工資源利用工程實驗室、新疆兵團塔里木動物疫病診斷與防控工程實驗室),3個農業部試驗站(農業部西北區域農業微生物資源利用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阿拉爾作物有害生物科學觀測試驗站、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試驗站)。 學校秉承紅色傳統,不忘初心,以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應用型人才為歷史責任。建校以來,培養輸送了近7萬名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0年排在自治區高校前列,畢業生中85%扎根新疆,68.5%植根南疆,52%內地生源留疆工作。他們為新疆特別是南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維穩戍邊等作出了突出貢獻。用人單位普遍評價塔大畢業生具有政治可靠、吃苦耐勞、實踐能力強的優良品質,在“穩疆興疆、富民固邊”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已成為新疆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南疆干部的搖籃。 學校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和學術交流。2010年教育部啟動團隊式對口支援工作,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東華大學團隊式對口支援學校取得顯著實效,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東北農業大學、蘭州大學、武漢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與中國農科院“十一所一院”建立了全方位實質性合作關系。與20余所國(境)外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與新疆各地州、縣和兵團各師、農牧團場緊密聯系,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積極開展科技服務扶貧,“百名科技特派員、千名學生下基層”團隊和20多個科技服務專家團隊常年活躍在南疆基層,為農牧民脫貧增收發揮了特殊作用。每年組織“萬名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長期為南疆中小學教師和基層干部開展雙語培訓。 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將站在新起點,勇擔新使命,謀劃新發展,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導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兵團特點、南疆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大力培養愛國愛疆、擔當奉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