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寧夏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山東農業大學在寧夏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寧夏考生上山東農業大學的分數在397至514分,位次為16044至354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寧夏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97至514區間才能上山東農業大學。
一、寧夏考多少分能上山東農業大學
1、2022年寧夏考生上山東農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760名;
2、2021年寧夏考生上山東農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708名;
3、2020年寧夏考生上山東農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44名;
4、2022年寧夏考生上山東農業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59名;
5、2021年寧夏考生上山東農業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47名;
6、2020年寧夏考生上山東農業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34名;
二、山東農業大學在寧夏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山東農業大學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401 | 15760 | 省政府 |
2022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480 | 3959 | 省政府 |
2、2021年山東農業大學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97 | 15708 | 省政府 |
2021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504 | 3547 | 省政府 |
3、2020年山東農業大學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414 | 16044 | 省政府 |
2020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514 | 3934 | 省政府 |
財經大學推薦院校
1.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是我國最好的財經大學,分數極高,超過了大多數985院校,雖然它只是211大學。而且上財位于上海,區位極佳,在全國的認可度和影響力都非常高。
2.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位于北京,也是頂級財經名校,與上財貿大合稱“兩財一貿”。
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貿大在財經大學屆和浙大在全國的地位差不多,前三的水平和實力。
4.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坐落于錦官城,四川成都。西財在西南地區的影響力首屈一指,也是一所頂尖的財經大學。
5.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大位于湖北武漢,與西財不分上下。
第一志愿退檔影不影響第二志愿
在第一志愿被退檔的情況下,將會進入第二志愿的錄取程序,依次類推。若在填報志愿時選擇服從調劑,仍有機會被錄取;如果沒有服從調劑就會有落榜的風險。所以第一志愿退檔不會影響第二志愿。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分配”,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須按調配入學的義務,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校或專業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要有心理準備。
第一志愿填了服從就會按服從在缺額的招生計劃中優先調配比較好的學校或專業。服從調配者一旦被錄取,就必須到錄取你的院校就讀,否則,會影響國家招生計劃的完成。因此,對于這一欄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表態具體明確。
三、山東農業大學最新介紹
山東農業大學坐落在雄偉壯麗的泰山腳下,前身是1906年創辦于濟南的山東高等農業學堂。后幾經變遷,1952年經全國院系調整,成立山東農學院。1958年由濟南遷至泰安,1983年更名為山東農業大學。1999年7月,原山東農業大學、山東水利專科學校合并,同時山東省林業學校并入,組建新的山東農業大學。目前,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色,融農、理、工、管、經、文、法、藝術學等于一體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是農業農村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是山東省首批五所應用基礎型特色名校之一,是山東省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是首屆全國文明校園。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質量位居省屬高校前列,深造率平均在38%以上,榮獲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 學校現有在校生34591人,其中本科生2993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655人,繼續教育類學生18592人。現有教職工2483人,教師中有教授、副教授112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1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7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青年*2人,國家*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優青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泰山系列工程專家59人,其中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領軍人才1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5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21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14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專家18人。 學校擁有1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農業農村部重點學科,2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高峰學科”,4個省“優勢特色學科”,1個省培育學科;1個省一流學科“高峰計劃”建設學科,4個省一流及培育學科,農林學科連續5年入選QS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400強,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農業農村部綜合性重點實驗室,2個農業農村部專業性(區域性)重點實驗室,2個農業農村部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1個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1個國家小麥改良分中心,1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1個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1個科技部、教育部新農村發展研究院,1個國家小麥育種栽培技術創新基地,1個黃淮海區域玉米技術創新中心,1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定位觀測研究站,1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技術創新中心,5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1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省級國際合作研究中心,2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省級新型智庫,1個省級科教基地,1個省級培訓示范基地,1個省級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1個省級科協科普教育基地。學校有96個本科專業,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4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全國高校實踐育人暨創新創業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5422.72畝,建筑面積115.3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9.76億元,圖書館藏書284萬冊,電子圖書179萬冊。 學校設有齊魯學堂、農學院、植物保護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林學院、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國際交流學院、體育學院、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21個學院。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在內的國家級科技成果獎31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400多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85項。建校以來,培養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印象初、朱兆良,中國工程院院士束懷瑞、山侖、于振文、李玉、李培武,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唐克麗,歐洲科學院院士時玉舫,4位“*”,12位國家杰青等為杰出代表的各類優秀人才26萬余人。 在百余年辦學歷程中,學校不斷傳承和弘揚優良文化傳統和崇高精神品質,提出了“學用結合、學以實為貴,育人為本、學術至上”的辦學理念,形成了“登高必自”的校訓,凝練了以“樹人、求真、包容、開放”的大學文化,鑄就了“愛國愛校、質樸厚德、求真創新、實干奮進”元素的農大精神。 學校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肯塔基大學、佐治亞大學、愛達荷大學、普渡大學、佛羅里達大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英國皇家農業大學、切斯特大學,德國埃森經濟管理應用技術大學,荷蘭應用科技大學,比利時列日大學,希臘雅典農業大學,立陶宛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大學,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馬里博爾大學,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新西蘭林肯大學,多哥洛美大學,日本千葉大學,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興大學、義守大學等70余所國(境)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截至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