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專業)專業在河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3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658名;
2、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在遼寧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9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930名;
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866名;
4、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831名;
5、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在江蘇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5631名;
6、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在江蘇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7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8334名;
7、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5200元/年;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專業在安徽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1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921名;
8、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理工類,4年,5200元/年,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在廣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050名;
9、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專業在重慶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645名;
10、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846名;
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5200元,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北京 | 綜合 | 物 | 576 | 1164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5200元,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北京 | 綜合 | 物 | 588 | 1113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19 | 北京 | 理科 | - | 595 | 848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5200元,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22 | 北京 | 綜合 | 物 | 579 | 1184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校本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 631 | 716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 637 | 711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天津 | 理科 | - | 595 | 631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語種:不限)(口試:否)(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校本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 639 | 6734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03 | 1224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637 | 1165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608 | 1324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3 | 1267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70 | 10345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95 | 992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563 | 1055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566 | 834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5200元/年)(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學制四年)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554 | 583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5200元/年)(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562 | 665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581 | 573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校本部)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548 | 5647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01 | 1019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599 | 1009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遼寧 | 理科 | - | 593 | 1093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6 | 1023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536 | 880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574 | 785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575 | 882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543 | 828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550 | 786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587 | 783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585 | 847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535 | 872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6 | 2563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74 | 28334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68 | 2814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84 | 2428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 2021 | 浙江 | 綜合 | 物 | 624 | 2117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628 | 2162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技 | 634 | 18965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 2022 | 浙江 | 綜合 | 物 | 629 | 2054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5200元/年;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96 | 1573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5200元/年;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613 | 1592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82 | 1682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5200元/年;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89 | 1563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592 | 1217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588 | 1233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556 | 1290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586 | 1260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92 | 1096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601 | 1133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84 | 1176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572 | 1262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 589 | 23294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 607 | 2197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96 | 18214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山東 | 綜合 | 物 | 586 | 2344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5200元/年;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610 | 1948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5200元/年;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633 | 18475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92 | 2028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5200元/年;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90 | 2114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9 | 16774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97 | 1695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76 | 18107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77 | 1605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3 | 14727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收費5200元/年)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603 | 1460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75 | 1520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83 | 14295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7 | 2577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專業)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591 | 2476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554 | 2719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含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8 | 2347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理工類,4年,5200元/年,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566 | 1105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理工類,4年,5200元/年,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579 | 1127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579 | 12447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理工類,4年,5200元/年,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566 | 1035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 643 | 4725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 653 | 376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669 | 3525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 658 | 378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05 | 1319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578 | 12645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91 | 1259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72 | 1283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606 | 1746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617 | 1707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630 | 16587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603 | 16905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543 | 1184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568 | 1154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550 | 1297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551 | 9674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93 | 9037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609 | 9475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不限制考生外語語種,但進校后均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605 | 967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86 | 11877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547 | 1467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559 | 1422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教學地點:北京市市轄區昌平區府學路18號校本部)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568 | 1520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550 | 1395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526 | 912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541 | 903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545 | 991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520 | 8775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462 | 352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年收費5200元) | 2020 | 青海 | 理科 | - | 468 | 345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478 | 3794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包含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447 | 402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489 | 401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寧夏 | 理科 | - | 518 | 360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 | 2019 | 寧夏 | 理科 | - | 532 | 3377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496 | 331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514 | 518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534 | 511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544 | 5134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類專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501 | 4544 |
三、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介紹
學校簡介(更新時間:2021年11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一校兩地(北京、克拉瑪依),北京昌平校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軍都山南麓,北京校區校園占地面積700余畝;克拉瑪依校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校園占地面積7000余畝。學校是一所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經過六十八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并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最新數據,學校有6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和環境/生態學,其中工程學進入ESI全球前1‰,環境/生態學于2021年1月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布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新興交叉學科。學校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堅持“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生命線”的理念,為國家培養了二十余萬名優秀專門人才,為國家石油石化工業的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被譽為“石油人才的搖籃”。學校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3437人(其中克拉瑪依校區全日制本科生4696人)、碩士研究生6889人、博士研究生1886人、留學生637人,在校生總數2萬余人。畢業生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普遍歡迎,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高位。學校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759人(其中克拉瑪依校區教職工286人),教授296人,副教授440人。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現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6個,教育部“*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4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6個。2018年,2項成果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學校堅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通過青年拔尖人才計劃選拔、青年教師成長工程兩條快速成長通道,支持優秀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一批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學校堅持把科學研究作為強校之路,按照“搭建大平臺、承擔大項目、凝聚大團隊、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貢獻”的思路,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科研水平。現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分室以及26個省部級各類科研創新平臺和18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