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風雨等自然現象一樣,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預報的。當地殼的應力應變在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就會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一些關于巢湖地震的信息,包含地震帶分布,歷史上巢湖地震記錄,以及地震逃生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巢湖歷史上地震數據記錄
本市及鄰縣無為縣是幾組斷裂交匯處。這幾組斷裂是:北北東方向的郯城??廬江深斷裂帶和下揚子斷裂帶;北東方向的滁河斷裂和巢湖市??香泉斷裂;北西方向的橋頭集??東關斷層;北東東方向的高林橋斷層和東西方向的照明山斷層。根據衛星照片分析,橋頭集??東關斷層、高林橋斷層、照明山斷層都是些較新、活動較激烈的斷層。1585年,在高林橋和照明山斷層交匯處附近發生了六級地震;在巢湖市??香泉斷裂上,溫泉頗為發育。
著名的郯城??廬江深斷裂帶,是中國東部年代最老、活動歷史最長、現在還在活動的斷裂帶。對它的地震地質特征,本市尚無研究。1984年9月25日,斷裂中南端??花塘鄉西南三戶梅發生了兩次有感地震。
二、巢湖地震帶分布圖
三、地震逃生注意事項
原則一:因地制宜,正確選擇。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堅固,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你所處的位置離房門遠近,室外是否開闊、安全。
原則二:行動果斷、切忌猶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決不能瞻前顧后,猶豫不決。如住平房避震時,更要行動果斷,或就近躲避,或緊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則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錄》里曾記載:"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說,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跑出室外,而應抓緊求生時間尋找合適的避震場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靜待地震過去,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