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風雨等自然現象一樣,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預報的。當地殼的應力應變在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就會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一些關于都江堰地震的信息,包含地震帶分布,歷史上都江堰地震記錄,以及地震逃生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都江堰歷史上地震數據記錄
2008年5月25日14時11分,四川省都江堰和彭州交界處(北緯31.1度,東經103.7度)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持續了大約10秒鐘。成都、綿陽、汶川、青川、北川等地均有強烈震感。
我查了一下資料,有明確文字記載、震級在七級或超過七級以上的地震有過14次之多次:
1.唐憲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公元814年4月6日),發生在四川西昌一帶;
2.南宋寧宗嘉定九年二月辛亥(公元1216年3月24日),發生在四川馬湖一帶;
3.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536年3月29日),發生在四川西昌北;
4.清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公元1725年8月1日),發生在四川康定一帶;
5.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戊申(公元 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再次發生大地震,不過,震中南移;
6.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公元1786年6月10日),發生在四川瀘定一帶;
7.清嘉慶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公元 1816年12月8日),發生在四川爐霍一帶;
8.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公元1850年9月12日)。發生在四川西昌、普格間,被砸死的有20652人;
9.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公元1870年4月11日),發生在四川巴塘一帶;
10.清光緒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公元1893年8月29日),發生在四川道孚乾寧一帶;
11.清光緒三十年七月二十日(1904年8月30日),發生在四川道孚一帶;
12.1933年8月25日迭溪地震,7.5級,二萬多人死亡,發生在茂汶縣迭溪。
13.1976年8月16日和23日松潘地震,7.2級,發生在茂縣和平武之間,有兩次。
14.2008年5月21日汶川地震,8.0級,震中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與漩口鎮交界處。
二、都江堰地震帶分布圖
三、地震逃生注意事項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千方百計保護自己,相信會有人來救援。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
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
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要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
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并節約使用。
震后,外界救災隊伍不可能立即趕到救災現場,在這種情況下,為使更多被埋壓在廢墟下的人員,獲得寶貴的生命,災區群眾積極投入互救,是減輕人員傷亡最及時、最有效的辦法,也體現了"救人于危難之中"的崇高美德。據有關資料顯示,震后20分鐘獲救的救活率達98%以上,震后一小時獲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時還無法獲救的人員中,窒息死亡人數占死亡人數的58%。他們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時救助,是完全可以獲得生命的。在施救時,要先將被埋壓人員的頭部,從廢墟中暴露出來,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以保證其呼吸暢通,對于傷害嚴重,不能自行離開埋壓處的人員,應該設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圍的埋壓物,再將被埋壓人員抬出廢墟,切忌強拉硬拖。對饑渴、受傷、窒息較嚴重,埋壓時間又較長的人員,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強光刺激,對傷者,根據受傷輕重,采取包扎或送醫療點搶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