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蘇州職業大學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蘇州職業大學的分數在385至432分,位次為101602至3700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85至432區間才能上蘇州職業大學。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蘇州職業大學
1、2022年福建考生上蘇州職業大學: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蘇州職業大學: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007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蘇州職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1年福建考生上蘇州職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3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1602名;
5、2020年福建考生上蘇州職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4318名;
6、2020年福建考生上蘇州職業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272名;
二、蘇州職業大學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蘇州職業大學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2021年蘇州職業大學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專科 | 445 | 37007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專科 | 385 | 101602 | 省政府 |
3、2020年蘇州職業大學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專科 | 386 | 94318 | 省政府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專科 | 432 | 37272 | 省政府 |
最厲害的醫學院校排行榜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排名 |
35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7★ |
64 | 海軍軍醫大學 | 6★ |
65 | 首都醫科大學 | 5★ |
72 | 空軍軍醫大學 | 6★ |
99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6★ |
104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5★ |
105 | 中國藥科大學 | 5★ |
107 | 陸軍軍醫大學 | 5★ |
110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6★ |
110 | 中國醫科大學 | 4★ |
111 | 南方醫科大學 | 4★ |
114 | 南京醫科大學 | 4★ |
115 | 天津醫科大學 | 4★ |
122 | 重慶醫科大學 | 4★ |
126 | 河北醫科大學 | 4★ |
129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5★ |
129 | 溫州醫科大學 | 4★ |
133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5★ |
142 | 山西醫科大學 | 4★ |
144 | 廣州醫科大學 | 4★ |
153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5★ |
160 | 大連醫科大學 | 3★ |
167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4★ |
175 | 安徽醫科大學 | 3★ |
181 | 新疆醫科大學 | 3★ |
202 | 昆明醫科大學 | 3★ |
209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4★ |
209 | 沈陽藥科大學 | 4★ |
211 | 廣西醫科大學 | 3★ |
211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3★ |
216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3★ |
224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3★ |
230 | 寧夏醫科大學 | 2★ |
237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3★ |
246 | 福建醫科大學 | 3★ |
250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3★ |
高考免費模擬志愿填報網站有什么
高考志愿填報ai網站--高考志愿助手志愿
高考志愿助手志愿可以推薦適合的大學,結合學生分數推薦沖刺、穩妥,保底等不同梯度院校,分析高校歷年錄取,高考助手網志愿能提供各校優勢學科、歷年招生數據、高校碩博點等情況。
高考志愿填報ai網站--高考升學網志愿
高考升學網志愿可查詢全國3730所院校的詳細信息,歷年分數線、招生計劃、開設專業、就業情況、學費信息、創建時間、重點學科、隸屬機構、學校類型、學校規模、博士點數量等介紹,幫助考生填報志愿。
三、蘇州職業大學最新介紹
蘇州市職業大學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由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高職院校,前身為創辦于1911年的蘇州工業專科學校。自1981年成立以來,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訓,贏得了顯著的社會聲譽,成為區域品牌院校。學校牢牢把握*辦學方向,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努力成就教師、成就學生。堅持質量為先,堅定精準發展,大力培養“高品德、高技能、高適應”的人才隊伍,推動學校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協同創新、融合共贏,積極建設全國一流品質院校。 學校現有石湖、干將路、潭山和吏舍弄四個校區,占地面積1262余畝,校舍建筑面積近50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70余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3.9億元。設有12個學院(部),現有涵蓋理工、文史、藝術、師范、體育等科類共53個招生專業,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萬余名。專任教師808名,其中正高職稱80名,副高以上職稱396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80%;有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3人,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19人,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43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3個。 學校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為己任,圍繞地方產業發展重點和社會對緊缺人才的需求,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打造人才培養特色。現有教育部重點專業和教改試點專業3個,省高等職業院校高水平專業群2個,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A類項目1個,省高水平骨干專業3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9個。省級優秀/精品課程8門次,省級優秀課程群1個,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9部,省重點教材17部,入選“十三 五”規劃教材7部,教師主參編各類教材400余部。 學校大力拓展校地校企合作,建有集教學、培訓、服務于一體的校內綜合實訓基地90個,其中教育部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實訓基地4個;積極與地方政府和部門開展人才培養、技術服務、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與上海華夏經濟發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濟人工智能蘇州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合作8個項目;牽頭成立蘇州市現代裝備制造、現代光電、人工智能3個職業教育集團,與蘇州一批著名企業和行業組織建有企業(行業)學院21個,校外實訓基地495個。全方位、全領域、全過程校地合作、產教融合,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學校致力技術技能的積累與服務,堅持將科技創新與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緊密結合,堅持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社會服務協同推進。學校建有3個省級工程中心、6個省級研究所(基地)、10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平臺)。“十三五”期間,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77項,其中承擔或合作承擔國家級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21項;獲省市兩級科研成果獎92項,其中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2項,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授權發明專利301項。 學校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有大運河文化品牌研究中心、吳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石湖智庫等研究院所,在多個領域為地方經濟建設、政府決策和行業企業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并承擔課題研究,為吳地文化傳承保護、絲綢工藝傳承與創新、蘇州古城墻恢復重建、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模具特色小鎮創新發展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注重國際合作與交流,主動融入國家教育對外開放和江蘇經濟國際化戰略,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積極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圍繞地方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積極引進境外優質資源,與澳大利亞啟思蒙學院、英國博爾頓大學、新西蘭奧塔哥理工學院等國外高校,在共建專業、課程合作、教師交流、學生交換、學分互認等方面開展有效合作。與澳大利亞啟思蒙學院合作舉辦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項目、會計專業項目獲評“江蘇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范性建設工程項目”。與巴基斯坦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區教育廳成立中巴經濟走廊文化交流中心,開展兩國教育與文化交流合作。 在馬來西亞建立“一帶一路”產業學院,開設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學歷國際學生項目。與南非高等教育與培訓部工業與制造業培訓署和文化藝術旅游體育培訓署合作,為中國制造業和工程相關領域在南非的外駐機構培養技能和管理人才。“先進制造技術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入選江蘇省外國留學生優才計劃高技能人才項目。學校為東南亞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理事長單位,中國—南非職業教育合作聯盟中方副理事長單位。 學校先后榮獲江蘇省文明單位、首批江蘇省文明校園、首批江蘇省平安校園建設示范高校、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模范教工之家、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校檔案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先進集體、蘇州市職業教育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先進學校等稱號,連續獲評中國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資源50強、中國職業院校智慧校園50強。 (相關數據統計截止至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