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池州學院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池州學院的分數在481至484分,位次為63095至1521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81至484區間才能上池州學院。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池州學院
1、2022年福建考生上池州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9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164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池州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215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池州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3095名;
4、2021年福建考生上池州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1231名;
二、池州學院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池州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96 | 20164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81 | 63095 | 省政府 |
2、2021年池州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13 | 15215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84 | 61231 | 省政府 |
最低多少分能上本科大學
2022年多數省市本科分數線都在450分上下,部分省份設置省市分數線根據經濟差異和高考的報名比例甚至更低,2022年文理科分數線中間有將近50分的差距,2022年的文科錄取分數要比理科更高。
傳統高考省份二本錄取分數線預測都在400分-430分左右,高考人數較少的省份,二本錄取線較低,預計在380分左右,高考人數眾多的省份,想要上本科,預計需要450分左右。
新高考有14個省份,實施的是“3+3”模式和“3+1+2”模式,其中上海總分660分,海南總分900分,其它省份滿分都是750分。考生大概需要考到450分以上,才有希望進入本科院校,但保險起見,考到500分以上報考本科希望更大。
提前批次和普通批次可以同時報嗎
可以。
高考填報志愿批次大致分為:本科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專科批等招生批次,每一次批次都有對應的填報時間,而且每個省每個批次的時間也不一樣。
雖然提前批次是在本科批前面填報,但在本科批填報時間開始時,填報了提前批次的考生仍然可以填寫本科批志愿,因為在本科批志愿開始填報時,提前批次的錄取工作可能還未結束,為了避免沒被提前批次錄取而錯過本科批次填報,考生最好認真對待每一批次的志愿填報。
如果你被提前批次的學校給錄取了,那么考試院系統將不再繼續檢索你填寫在本科一批的檔案;但是如果你沒有被提前批次的學校給錄取,考試院就將繼續檢索你本科一批的志愿。
三、池州學院最新介紹
池州學院坐落在“千載詩人地”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安徽省池州市,是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始建于1977年,初為安徽勞動大學池州地區專科班,1980年定名為池州師范專科學校,1999年原池州工業學校并入,2002年原安徽省經貿學校并入,2007年升格為池州學院,,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學校現占地1959畝,校舍面積36.7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453.87萬元,紙質圖書137.19萬冊,電子圖書80.45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近2000種。建有安徽省高校唯一的開路電視臺。專任教師698人,其中正高職稱66人、副高職稱163人,博士、碩士學位611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省級教學名師12人,省級教壇新秀18人。全日制在校生15815人。 學校現有13個教學科研單位。其中,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被教育部確定為“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首批項目建設院校。學校堅持“以生為本,以用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能力導向、素養為基、專長分流、合作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為發展方向,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現有本科專業57個,近年來招生專業穩定在45個左右,初步形成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專業群落,建成了一批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4個。與安徽工業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7名教師成為該校兼職碩士生導師。2019年我校成為安徽省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機制。秉承“以孔子為師,以行知為友”的校訓精神,大力推進實踐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三位一體”融入人才培養過程。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4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10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6個、省級應用型教師教學能力發展中心1個。近三年,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410項,其中,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45項。學校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近三年,學生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等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中獲獎2028項。學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1篇。成功孵化8家初創企業,其中6家目前年營業額超過千萬元,畢業生就業率在安徽省就業工作動態監測系統中位居全省前列。 學校堅持“以特色科研打造科研特色”。現有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池州學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校企共建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建有博士后流動站點1個。近三年,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據安徽省社科規劃辦統計,2015-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省內同類院校排名第一。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25項,獲市廳級以上科研獎勵29項,2019年,獲得安徽省社會科學成果(著作類)一等獎1項,在同類院校中處于領先。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65篇,其中被SCI、EI收錄68篇,CSSCI、CSCD收錄96篇;出版著作(教材)38部;獲批國家專利56項。 學校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與池州市委聯合制定《池州市與池州學院聯席會議制度》,開創了省屬高校與屬地政府聯合議事機制的先河。作為池州市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學校扮演著“地方智庫”的作用,成為校地合作“六個人”,即:攜手池州的共建人,生態池州的規劃人,旅游池州的設計人,文化池州的發掘人,經濟池州的助力人,服務池州的行動人。組建“鄉村振興學院”,著力打造集鄉村振興理論研究、實踐指導及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的綜合性繼續教育新平臺。成立“半導體學院”,著力打造安徽省半導體產業一流人才培養基地,努力成為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學校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依托地方家風文化資源建成池州學院家風文化館,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化、個性化、本土化,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落地生根,家風文化館成為我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基地。規劃建設千米“校友大道”,宣傳校友事跡、匯聚榜樣力量。持續不斷地以優秀傳統文化浸潤、滋養校園文化,積極打造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涌現出王玉、吳凱龍等先進道德模范。設置“教學節”,推行青年教師入職宣誓、拜師和“最美教師”評選等活動,在校內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后與韓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和臺灣地區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關系,其中,與臺灣實踐大學、龍華科技大學等高校簽署合作辦學框架協議;與加拿大里賈納大學簽訂校際合作辦學協議。積極與“一帶一路”國家高校建立合作與交流,申報“一帶一路”“雙百”計劃項目,與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簽訂交流合作協議。組織4名學生赴毛里求斯、丹麥參加漢語國際志愿者項目。遴選推薦22名學生參加國(境)外交流學習,組織社團學生赴韓國參加國際禪茶大會。先后選派55人教師赴加拿大、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進修、訪學。 (備注:以上數據截至2019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