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呂梁學院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呂梁學院的分數在382至488分,位次為64051至1596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82至488區間才能上呂梁學院。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呂梁學院
1、2022年甘肅考生上呂梁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3610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呂梁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4051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呂梁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3062名;
4、2022年甘肅考生上呂梁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250名;
5、2021年甘肅考生上呂梁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65名;
6、2020年甘肅考生上呂梁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966名;
二、呂梁學院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呂梁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85 | 63610 | 省政府 |
2022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42 | 20250 | 省政府 |
2、2021年呂梁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82 | 64051 | 省政府 |
2021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68 | 16065 | 省政府 |
3、2020年呂梁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09 | 63062 | 省政府 |
2020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88 | 15966 | 省政府 |
一本和二本的區別
1、畢業證的含金量是不同的
本來一本就比二本的學歷要值錢,大家將來找份工作的話,一本的學歷要比二本更有優勢,企業也是會更看重一本的學生。因為一本學生在一開始上學錄取的時候,分數就要比二本的學生高。要等一本把學生錄取完以后,二本才有機會去錄取學生。
2、學校的教學質量還是有所不同的
一本的學校本身就要比二本的學校好,因此不管是在教師的資源還是學校的設施上,也都要比二本要好很多。畢竟兩個學校在招老師的時候要求還是有所不同的,一本學校的老師要比二本學校的老師學歷更高,能力更。因此從這個師資上來說,一本學校更有優勢。
3、在考研方面也是有所區別的
一般在一本院校獲得保研資格的學生人數比較多,機會也更大一些。你所處的學校如果是一本的話,名額會更多一些。相比較二本那些名額會少,這樣的話保研的幾率不同的,因此說一本學校更有優勢。導師也會更偏向于一本的學生,認為他們會更加優秀。
4、他們接觸的平臺也是不一樣的
大家知道在招聘一般分為校招和社招,那么校招就是學校和企業簽訂了合同。等學生畢業以后,企業來學校進行招聘,這樣的話一本和二本的區別就出來了。一本院校接觸到的企業,遠比二本學校接觸到的企業知名度更高。
高考志愿填報考生要做哪些準備
第一步:熟悉政策�?忌议L對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
第二步:收集信息�?忌议L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有: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當地考試院及高校官網、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高考高招類報紙、廣播電視節目等。
第三步:準確定位。填報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據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學校、區甚至整個省市所處的位置。
第四步:知己知彼。“知彼”的過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規之外,還有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
第五步:初選志愿。“初選志愿”是結合自己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院校。
第六步:模擬填報。高考志愿都是在網上填報,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逾期不予補報,所以提前模擬有備無患。
三、呂梁學院最新介紹
呂梁學院坐落在呂梁市區。呂梁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東征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后委機關所在地,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孕育了呂梁精神、胡蘭精神等紅色文化。一部《呂梁英雄傳》,就是革命戰爭年代呂梁人民不畏犧牲、前赴后繼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全市人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譜寫了脫貧攻堅、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2017年6月,**到山西考察時首先來到呂梁,特別強調:“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學校創辦于1978年,始稱山西師范學院呂梁專科班,1984年成立呂梁師范�?茖W校,1989年與籌建中的呂梁理工專科學校合并成立呂梁高等�?茖W校。2001年,學校與太原師范學院聯合舉辦本科教育。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占地面積111.0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6.53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總面積31.21萬平方米。運動場館總面積13.4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8.59億元,其中儀器設備總值2.11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23.6萬冊、電子圖書251萬冊、紙質期刊456種、電子期刊214977冊。 學校設有16個教學單位,建有1個綜合實習實訓基地(交口分院),另有2個師范專科分�!,F有45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法學、農學、管理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萬余人,招生范圍涵蓋全國30個�。▍^、市)。建有山西省“1331工程”優勢特色學科、重點研究中心、重點創新團隊、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協同創新中心,省級“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建設計劃”項目、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6個省級科研平臺,擁有省級一流專業7個、省級一流課程立項21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實驗室(中心)3個、呂梁市重點實驗室5個。 學�,F有教職工1231人,專任教師890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39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725人。現有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教育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三晉學者”特聘教授、省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三晉英才”、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優秀教師、“1331工程”立德樹人“好老師”課程建設計劃支持人選、省級師德標兵、省級師德楷模、省級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等國家省部級優秀人才30余人。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等知名高校專家41人為兼職、客座教授,聘任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山西大學等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等15名知名專家擔任學術院長。 學校與交口縣合作共建了體系完備、設施先進的實習實訓基地,與山西智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及相關企業合作共建了呂梁智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與山西大學、中北大學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于2018年開始招生,現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9名。 學校積極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建設,建有煤礦機械裝備故障診斷與健康管理技術省級重點創新團隊,建有呂梁林果植物化學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山西省特色植物功能成分工程省級重點研究中心、呂梁智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呂梁精神研究中心、黃河文化研究中心、晉綏研究中心、于成龍廉政文化研究傳播中心、呂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中心、鄉村振興研究院等一批研究機構,連續舉辦了五屆“呂梁論壇”及一系列大型學術會議。 學校在*新時代**思想指引下,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辦學方向,堅持立足呂梁辦高等教育,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擔當四個服務重要使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經過40多年的辦學積淀,學校形成了“弘毅行知”的校訓、“鑄呂架梁、開物達用”的辦學理念和“以呂梁精神立德、以大實踐體系強技”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2015年加入應用技術大學聯盟,2017年被省教育廳列為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候補高校,2017年成為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百千萬工程)”首批試點院校、山西省第一所省市共建高校,2018年被推薦為全國文明校園建設先進學校,2019年經山西省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培育建設單位并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21年被省教育廳列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2021年被山西省教育廳、中共山西省委政法委、山西省應急廳、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表彰為2020年度山西省創建“平安校園”工作先進單位。 (數字截止2021年11月)